加拿大政府一位消息人士9日证实,加拿大正悄悄的寻求包括德国、瑞典等盟国的协助,希望能化解与沙乌地阿拉伯的外交争议。

因为牵涉外交敏感问题,这名资深官员不愿透露姓名。他表示,加拿大外交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已经分别和德国、瑞典的外长通过话。

在过去,德国和瑞典也曾因为批评人权纪录而成为沙国的目标。加拿大官员指出,方慧兰寻求了解这两国后来如何化解争端,并寻求他们的支持。

此外,加拿大政府也寻求重量级的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和英国协助,这两国与沙国关系密切。

在加拿大致力化解与沙国外交争议的同时,女权倡议者、慈善组织以及民权团体,则是呼吁国际社会加入加拿大的行动,要求沙国尊重女权。他们要求沙国「立即释放」遭拘押的女权运动者,并赞扬方慧兰「对人权不妥协的立场,以及她在全球勇于为女性权利发声」。

这22个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我们加入加拿大的行动,要求沙乌地阿拉伯释放女权运动者巴达威(Samar Badawi)和欧萨达(Nassima al-Sada)。」这些组织包括诺贝尔妇女倡议(Nobel Women's Initiatve)、乐施会(Oxfam)、无国界律师(Lawyers without Borders)等。

在加拿大谴责沙国镇压人权后,沙国在6日以干涉内政为由,宣布驱逐加拿大大使、召回驻加大使、冻结所有新的贸易和投资。两国紧张关系持续升高。

加拿大总理杜鲁道(Justin Trudeau)立场坚定。他在8日表示:「在私人或公开场合,加拿大将永远为人权问题强力发声…不论在国内或国外,只要我们认为有需要。」

杜鲁道也说,方慧兰在7日曾与沙国外长朱贝尔(Adel al-Jubeir)「长谈」,寻求化解争议。他表示:「外交谈判将持续。」

加拿大也对西方强国、包括沙国盟友美国,未能公开支持加拿大,感到失望。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Heather Nauert)8日表示:「双方应共同寻求以外交方式解决。我们无法代劳。他们必须共同化解。」

在2015年3月,由于瑞典外长批评沙国人权,沙国当时宣布召回驻斯德哥尔摩大使。今年初,彭博社报导,由于外交争议,沙国缩减与德国企业的往来。

沙国是在德国外长去年11月表示黎巴嫩是沙乌地阿拉伯的「人质」后,采取这项行动。当时黎巴嫩总理哈里里(Saad Hariri)人在沙国,意外宣布辞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