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一位消息人士9日證實,加拿大正悄悄的尋求包括德國、瑞典等盟國的協助,希望能化解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外交爭議。

因為牽涉外交敏感問題,這名資深官員不願透露姓名。他表示,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已經分別和德國、瑞典的外長通過話。

在過去,德國和瑞典也曾因為批評人權紀錄而成為沙國的目標。加拿大官員指出,方慧蘭尋求瞭解這兩國後來如何化解爭端,並尋求他們的支持。

此外,加拿大政府也尋求重量級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英國協助,這兩國與沙國關係密切。

在加拿大致力化解與沙國外交爭議的同時,女權倡議者、慈善組織以及民權團體,則是呼籲國際社會加入加拿大的行動,要求沙國尊重女權。他們要求沙國「立即釋放」遭拘押的女權運動者,並讚揚方慧蘭「對人權不妥協的立場,以及她在全球勇於為女性權利發聲」。

這22個非政府組織和個人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我們加入加拿大的行動,要求沙烏地阿拉伯釋放女權運動者巴達威(Samar Badawi)和歐薩達(Nassima al-Sada)。」這些組織包括諾貝爾婦女倡議(Nobel Women's Initiatve)、樂施會(Oxfam)、無國界律師(Lawyers without Borders)等。

在加拿大譴責沙國鎮壓人權後,沙國在6日以干涉內政為由,宣佈驅逐加拿大大使、召回駐加大使、凍結所有新的貿易和投資。兩國緊張關係持續升高。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立場堅定。他在8日表示:「在私人或公開場合,加拿大將永遠為人權問題強力發聲…不論在國內或國外,只要我們認為有需要。」

杜魯道也說,方慧蘭在7日曾與沙國外長朱貝爾(Adel al-Jubeir)「長談」,尋求化解爭議。他表示:「外交談判將持續。」

加拿大也對西方強國、包括沙國盟友美國,未能公開支持加拿大,感到失望。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Heather Nauert)8日表示:「雙方應共同尋求以外交方式解決。我們無法代勞。他們必須共同化解。」

在2015年3月,由於瑞典外長批評沙國人權,沙國當時宣佈召回駐斯德哥爾摩大使。今年初,彭博社報導,由於外交爭議,沙國縮減與德國企業的往來。

沙國是在德國外長去年11月表示黎巴嫩是沙烏地阿拉伯的「人質」後,採取這項行動。當時黎巴嫩總理哈里里(Saad Hariri)人在沙國,意外宣佈辭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