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提供)

图、文/焦糖绿玫瑰 caramelgreen

身为父母,有时候真的很难界定「关心」与「干涉」的差别。

我从小注重隐私,长大后,虽然常在网路分享生活,但多是讨论育儿经验跟心灵成长,我会讲过去的事情,可不太提现在的个人资讯,除了躲避家暴父亲追逐外,其实,我本性是非常安静、自律,非常需要个人空间的。

有时候,我会笑称自己有「自我净化」功能,可以把糟糕的记忆,借由自省与分析,慢慢转化成前进的力量,这是一段需要冷静跟书写的历程,不巧,我的父亲是个控制狂,他什么都要完全掌握,可能刚好踩到这底线吧,他越霸道,我就越厌恶。

当时,我有用小本子记录心情的习惯,说是日记也没那么勤奋,对学校、对家里有感叹才会写,那时父亲的小三住在家里,我常常在本子里赤裸裸地骂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根本无力撵走她,其他的,就是年少时期的暗恋心情而已。

某天,发现小三偷翻我日记,因为摆位被移动了,那绝对不是我会摆的方位,既然如此,我就更肆无忌惮地写下对她的评论,爱看,来看吧!一个妈妈被逼走的小学生,连写点东西的自由都没有,这个破坏人家家庭的女子,竟然敢侵犯我的隐私?

没几天,这小本子离奇消失,几个月后,我在父亲的后车厢发现小本子,旁边还有几封朋友寄来家里的信件,内容只是讨论小虎队,那时,我心里想著,父亲与小三竟然毫不掩饰地占去私人物品,连有信件都不通知我、直接拆阅,完全漠视我的隐私与权力,根本是偷窃的行为!

明白了吗?当家人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权时,原本的小事会扩张成大事,没什么变成有什么,产生极度厌恶的心理后,小孩开始东防西防,之后想再关心就更难了!

自从生下DAHLIA,母性常促使我多管一点,但从小被干涉的不愉快经验,让我几乎天天都在提醒自己,孩子再小也有自主权,千万不要乱动东西,绝对不能重蹈覆辙,这几年下来,成效还算不错,我归纳出4个重点与大家分享!

1、养成孩子找父母说心事的习惯。

我跟DAHLIA虽然差蛮多岁,但我比较孩子气,常常用朋友的态度跟她相处,长期下来,她的逻辑与表达能力,都比同龄孩子成熟。

上幼稚园后,这长期培养的习惯奏效,不管在学校是高兴还是难过,很多事情她会主动跟我说,能处理的我会处理,即使解决不了,我也会提供意见给她,告诉她:「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样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养成孩子找父母「商量事情」的习惯喔!在小孩的立场,「商量事情」的意思,通常是找爸妈当救兵、擦屁股,介入解决某个烦恼,而「对家长说心事」,有时候就是单纯聊聊天、抒发一下,并不带有什么利用爸妈当挡箭牌的成份(笑)。

2、明白规划孩子的独立空间。

DAHLIA有几个专属她自己的空间,像是书桌啊、玩具柜,这些是我不会介入的区域。孩子嘛,放整齐后没多久就乱了,我们可以嫌乱请他收拾,但不要擅自去动,他们得学会对自己的区域跟物品负责任,有时候DA耍赖,说自己不会收,要妈妈帮她收,我就带著她一起做收纳。

虽然老看不惯DAHLIA把纸屑当宝收著,但我都是叫她自己断舍离,绝对不擅自动孩子的物品,也不把整理孩子私人区域,当成父母亲的责任。

3、可以关心,但必须保持尊重。

孩子上学以后,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都会有自己的小意见跟小秘密,虽然父母一看就知道孩子怪怪的,但沟通时,还是要留给对方隐私空间。

举个例来说,有时候DA回来,那脸臭到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会先问她:「今天学校是不是发生什么事?」DA第一句大部分都是说「没有」,我就顺著接话:「好吧,等妳想说再跟我说!」大概不到5分钟,她就自己跑过来全盘托出。

4、他不想说的,越干涉只是躲越远。

人都有消化情绪的本能,如果不愿意说,逼他是无效的!要让孩子有安全感,知道大人在,大人愿意听、愿意信任自己,这个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若是一味强逼,那对小孩来说,就不是诉苦,而是逼供了。

我们常说要关心孩子,其实,真正的关心叫「尊重」,千万别以「关心」之名,去探测孩子的「隐私」,小孩虽然为我们所生,但他们打娘胎出来后,便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考观点,跟处理问题的方式,大人在这点上,一定要好好控制自己的好奇心与干涉行为,免得伤了自己,也伤了孩子。

★ 我是不婚妈妈「焦糖绿玫瑰」,唱片线记者出身,现职网路专栏作家。从小在传统菁英教育之下成长,心思细腻敏感的我,如何边工作、边教养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儿DAHLIA呢?期待与您分享我的坚持:「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粉丝团「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