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以前的僵尸电影里没有特效,而是特效运用的很少,在那个特效不发达的年代,使用电脑技术的成本实在是太昂贵,徐克当年拍《新蜀山剑侠》的时候,投资近了2000多万港币,如果抛开演员片酬,和其他制作开支,光特效部分耗资都是十分巨大。

也正因为较少使用特效,所以以前的香港僵尸电影,都尽量以趣味盎然的故事情节,和充满想像力的法术设计来打动观众,像《鬼打鬼》中洪金宝在午夜对抗僵尸那一幕,他就将谐趣杂耍一般的打斗,再融合了易经文化,拍出、演出了十分有趣的效果。刘观伟和林正英合作的僵尸片就更是如此了,比方说不同的僵尸,要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降服;哪一个时辰,几点几分,是化解僵尸攻击最有利的时候,除此之外,不同的符咒,不同的道具,都能对僵尸造成不一样的伤害,其实观众为什么喜欢看僵尸电影,就是因为影片里满是这些充满著奇思妙想的小小细节。

虽然现在特效技术比以前发达许多了,制作成本也相对低廉了,所以特效在影视剧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僵尸片本来就属于玄幻题材类型作品,为能展现出创作者们的想像力,能使画面看起来更具有观赏性,震撼力,加入特效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但特效是不能喧宾夺主的,否则那就不是一部僵尸电影,而是一部特效的展示影片,像彭氏兄弟的《风云2》为什么被人骂得很惨,就因为其中只有炫技,没有什么武侠了。

以前的僵尸电影好看,其实是「歪打正著」形成的,它们不依赖特效,反而能够使故事和人物更加生动。所以,林正英也在这样的前提下,被塑造成为了正义凛然的「英雄人物」。而如今的僵尸电影要能拍好,首要的是做好故事和人物,有了这样的基础再用特效进行表达,就等于是如虎添翼了。


感谢邀请,座位一名广东长大的八零后,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归到影视业的本质,虽然说很多时候恐怖片也好,鬼片也好,僵尸片也好,很多时候从拍摄的导演角度来说,很多人迎合潮流,现在的鬼神片子都是要加入各种五毛钱特效,或者说已经偏离了原剧本要体现的内容,拍不出的一律用电脑合成,甚至为了视觉而去夸大原故事情节,把原先作者想勾画的恐怖场景让观众觉得是在看科幻场景,僵尸恐怖片就变成了科幻片,而且现代导演和90年左右香港僵尸片一个最大本质区别:

1.香港剧组包括投资人,在开拍僵尸片是怀著对鬼神敬畏之心,开拍要选黄道吉日,都要祭拜神灵祈求保佑才开拍,并且老一辈香港僵尸片对拍摄过程的情节都是引用致生活中的真实传统和民间传说去拍,更贴近民众心中的鬼神。

2.现代剧组首先考虑是没开拍之前投资人怎么给钱,我片中噱头给投资人吹的多大,整个场景多宏大,制作团队,演员多牛逼,而失去了剧本和作者考虑的本质。从而拍出来的僵尸片都成为了科幻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