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生內訌,考驗的是創始人的情商與規則。情商關乎妥協,規則關乎商業底線,需雙管齊下,結局或許能皆大歡喜。

——馮侖

3月30日消息,自動駕駛創企Roadstar.ai——星行科技已進入清盤狀態。創始人出走,投資方仲裁清算,辦公室關閉停工,中國第一家無人車公司在暖春中猝死。

寒冬退,春意來。熬過資本寒冬的Roadstar.ai卻在高漲的內訌火焰中葬身。

飛鳥未盡 良弓先藏?

被強制清盤的Roadstar.ai(深圳星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無人專車出行服務,致力於提供無人駕駛全棧解決方案,主打L4 自動駕駛的世界頂尖駕駛公司。

公司憑藉着曾就職於谷歌、蘋果、特斯拉、英偉達、百度等光鮮履歷的全明星創始人陣容,在2017年5月,Roadstar.ai創立之初便獲雲啓資本、鬆禾遠望資本、銀泰資本、耀途資本、貴邦資本等機構千萬美元天使輪投資。一年後,公司宣佈完成由雙湖資本和深創投集團聯合領投,老股東雲啓資本,以及招銀國際、元璟資本跟投的1.28億美元的A輪融資(約合8.12億人民幣),創下行業融資歷史新高。

在後續的日子中,在這個被看好的風口裏,作爲大衆的寵兒,擁有優質資金來源和強大研發團隊的Roadstar.ai,本應一路高歌,昂首向前,然而它卻沒有因產品落地被更多人熟知,卻是在內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19年1月,是Roadstar.ai的內部危機第一次被公之於衆:兩位創始人啓用公司名義發佈罷免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周光的公告。隨後,公司投資人集體站出來否認公告效力,並選擇支持周光。再然後,創始人出走、員工被解僱、資方介入、申請仲裁,一連串的內鬥惹得衆說紛紜。終於,3月30日,RoadStar.ai宣佈強制清盤。

這個一度光耀的明星公司隕落速度快得驚人。

罷免周光,是工程師梯隊搭建完畢以後,卸磨殺驢、鳥盡弓藏的悲情故事?還是野心暴露,還沒來得及黃袍加身就被扼殺的失敗兵變?抑或是利益分配不均,無視規則、相互傾軋的又一場太平天國運動?衆說紛紜,猜測不斷。

仗劍天涯VS拔刀相向

三劍客粉墨登場。

從左到右依次是:周光、佟顯喬、衡量

Roadstar.ai的創始人分別是:佟顯喬、衡量、周光。三位聯合創始人是百度北美研發中心同事,曾供職於Google、 Tesla、Apple、Nvidia、百度美研等公司自動駕駛部門。在百度美研期間,佟顯喬是定位和地圖組的技術負責人,衡量是Sensing組的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周光則負責標定、同步、感知等方面的工作。

交情限於同事,創業始於風口。

2016年是百度無人車動盪的一年,百度北美研發中心供職的程序界大神樓天城和百度無人車首席架構師彭軍均於2016年雙雙離職,成立Level 4自動駕駛項目Pony.ai(小馬智行),在種子輪即引入紅杉中國基金和IDG資本兩大明星機構。

外部資本迅速湧入,無人車創業者融資風生水起,眼見着風口正盛,同在百度美研中心共事不久但均未任職過高級管理崗位的三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決定聯合創業。

被順爲資本以“三人不成熟”爲由拒絕提供融資之後,在通往無人車殿堂的康莊大道之上,沒有過多的前行者指引的Roadstar.ai踽踽獨行,三個聯合創始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貌似黎明前的黑暗中慢慢摸索。最後,三人通過以CEO佟顯喬持有較多股份,CTO衡量和首席科學家周光的股份則保持一致的方案(後經過天使輪和A輪融資,佟顯喬持股16.8%,衡量和周光分別持股10.2%,差距並未拉開,也即,三個創始人沒有一個擁有絕對控制性的股權份額)開始積極尋求融資,開始在無人車的行業裏敲響戰鼓。

人心齊,能斷金。

當履歷光鮮,經驗豐富的三個技術大牛開始湊到一起的時候,他們創造了不少行業奇蹟。三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憑藉着自主研發的HeteroSync異構多傳感器同步技術和DeepFusion數據深度融合技術以及定位於L4級別自動駕駛、貼切實際的商業模式以驚人的速度陸續在美國硅谷和中國深圳完成路測。

很快,在收穫衆多機構的天使輪融資之後,Roadstar.ai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行業內各項大賽中拿下多個世界級技術桂冠並在業界最有效的評估視覺算法“城區場景語義理解”方面的性能數據集CityScape上取得世界第一的成績,一舉成爲國內無人駕駛領域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

奈何,人心散,潰不成軍。

在歷經幾個月的高光之後,Roadstar.ai的無人車項目就再也沒有取得過任何實質性的進展。接連不斷的管理層動盪讓投資人再也無法看到它的未來,曾經銅牆鐵壁的戰友情在持續發酵的內訌事件中變得千瘡百孔,終於,這座高樓於3月30日的一片譁然中轟然崩盤。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東野圭吾

矛盾公開,始於2019年1月21日。

當日上午,公司其中兩位創始人佟顯喬和衡量,在企業官方公衆號上發佈公司公告,列舉公司創始人周光“三大罪狀”——私開代碼庫、數據造假、收受回扣的違紀行爲,決定罷免周光的一切公司職務並與之解除勞動合同。

Roadstar.ai在公告裏提及:

由於聯合創始人周光多個行爲違法《公司法》及星行科技章程,所以路星決定:罷免周光在本公司的一切職務,終止所有勞動合同,即刻生效。

然而,劇情的反轉總是突如其來。

就在大家因周光“人中奇葩,惡劣人性曠世古今”的揭露震驚不已之時,當日晚間,署名RoadStar.ai全體投資人的資本方發表聲明,認爲“解除周光職務的決定有損公司和股東的核心利益,並且程序上也違反了與投資人的相關協議,並不生效,建議團隊成員充分溝通,消除分歧。“表示該決定並沒有經過投資人的同意,不認可開除周光的決定。這一次,投資人選擇和周光站在一起。

深入瞭解,才更驚訝於Roadstar.ai內部讓人錯愕的操作。

其實,在佟顯喬和衡量聯合發佈公司公告之前,已經經歷過一次任人唯親風波的佟顯喬早已賦閒,而衡量則是繼前任CEO佟顯喬走後剛剛走馬上任的現任CEO。是什麼讓兩個不久前才正面對簿的“敵人”轉而共坐一席,摒棄前嫌?這出復仇者聯盟大戲拉開帷幕。

公開信息顯示,Roadstar.ai公司成立之初,三位創始人的職位劃分是:佟顯喬擔任創始人兼CEO、衡量擔任聯合嘗試人兼CTO,而周光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關鍵人物那小川,可以算是將整個團隊矛盾浮於大衆視野的直接導火索。曾在華興資本從事創投服務的那小川因有融資貢獻加入Roadstar.ai,擔任首席戰略官,有少量股份,但不在聯合創始人之列。2018年被曝在引進融資時隱瞞企業內部矛盾並私自動用融資款項買入P2P產品,造成公司財產損失,危機資產安全的那小川被投資人要求離開公司,系那小川哈工大同學的佟顯喬在極力維護兩人革命友誼的同時也被要求一同出局。原公司CTO衡量接任CEO,首席科學家周光接替衡量成爲CTO。

CEO和首席戰略官被免職,新任CEO和首席科學家走馬上任,一團和氣的衡量和周光開始着手新的研發進程。豈料本應走上正軌,步入產品落地階段的Roadstar.ai再一次上演創始人之間的宮心計。

衡量,這位新任CEO在新的工作中感到危機重重。原來由他和周光一起負責的技術部門,不知何時開始,40多名員工竟開始全部向周光彙報工作,而公司日常運營則由天使輪投資方貴邦資本派來的一名投資人打理。在這個有約60名員工的技術研發型公司裏,新任的CEO僅僅負責着市場方向的工作。不時傳入衡量耳朵關於周光攛掇員工匿名推薦自己爲公司CEO的消息讓這個並不負責核心技術的年輕CEO有些失了分寸。無疑,他隱隱感覺到佟顯喬的覆轍或將在自己身上重蹈。

2018年12月,此前的敵人實現了盟友的轉換。衡量將在美國度假的佟顯喬召回,二人商議之下共同發佈了那則以公司名義的罷免公告。

在這“今日盟友,他朝敵人”的混戰中,資方曾介入協調。更多細節我們尚難得知,現實是投資方對公司放棄,發起仲裁,啓動回購條款。這個被行業看好的新興項目宣佈流產,作鳥獸散。

人心何爲?原本一起仗劍天涯的劍客因爲一個共同的夢想和熱血而聚在一起,又因爲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而崩離。錯綜複雜,讓人唏噓。

流星劃過,扼腕之餘,應該反思什麼?

去年5月還在爲1.28億美元A輪融資而備受鼓舞的明星公司,而今已經成爲“國內首家猝死的無人車企業”,一地雞毛,讓人扼腕。

往日那些因爲團隊內訌而分道揚鑣的例子仍然歷歷在目。從作爲前輩的“萬通六君子”、“新東方三駕馬車”到前兩年作爲晚輩的“西少爺”,都沒有逃離“散夥”的宿命。俗話說,創業是一羣人的事業,過程中遇到嫌隙和風波實屬常事。看流星劃過,賞曇花一現,我們在扼腕之餘,還應反思什麼?

在艾誠的《創業不死法則》一書中有過一段貼切的描述:“同爲創業合夥人分道揚鑣,因爲處理方式的不同,結果也大相徑庭。一種是互相揭底,一種是有理有節地和平分手。前者只會導致‘雙輸’,後者纔可能雙贏。”

初創團隊的內訌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學會尊重商業規則、在規則之下把控好個人的人心, 在學習中探索,在制度中創新。處理好股權和利益的分配,實現“以江湖的方式進入,以商業的方式退出”會將這個關乎情商和能力的事情處理得更加得體。

還記得,Roadstar.ai在創下無人駕駛單輪融資新紀錄之後,被大衆記住,被行業驚羨,被投資人追捧,從內訌發酵到強制清盤,僅僅數月。

曾經還在準備2019年校園招聘的Roadstar.ai,官網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頁面,企業介紹仍然寫着“準獨角獸,世界頂尖自定駕駛公司”,“未來出行,由你來造”的標語猶在耳畔……

急風驟雨太快,一切都太快,作爲局外人,我們看不清局內的愛恨情仇,只嘆寒意漸退,不是春意盎然,盡是殘花敗柳……望各初創企業觀之,嘆之,惜之,鑑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