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廖珮妤╱台北报导】

大肚男愈来愈多!国民健康署昨公布统计,测量全台766名成年男性发现,无论体重标准与否,腰围90公分以上的超标者,相较20年前都大幅增加,以BMI大于24小于27的过重族群来看,大肚男比例是20年前3倍。医师提醒,腹部肥胖可能为脂肪堆积在内脏,是代谢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警讯。

父亲节将至,不少民众为爸爸添购新衣时,总会发现明明体重没增加多少,但老爸的裤子愈穿愈大件,啤酒肚也愈来愈明显。国健署长邱淑媞说,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女性80公分就要当心,囤积在腹部的脂肪,会影响全身代谢。

国健署2013-2014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实际测量766名18岁以上男性,邱淑媞说,BMI为过重者(大于24、小于27)腰围超标比率44.4%,相较于1993-1996年的14%,增加2倍,相当惊人。而BMI大于27达到肥胖标准的人,20年来腰围超标比率,也从7成攀升到8成。

值得注意的是,体重标准但腰围超标的「泡芙族」,更是增加不少,从原来的不到1%,飙到7.3%。邱淑媞提醒,这表示国人饮食习惯差,嗜吃高油、高糖又不爱运动,外表不胖但内在油腻腻。

邱淑媞说,腰围超标者罹患代谢症候群机率是一般人2.9倍,若同时伴随体重过重,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脑中风等文明病机率都大增。

今年35岁的林文晟因饮食作息不正常,又不爱动,身高173公分,体重一度飙到90公斤,三酸甘油酯、血压、血糖偏高,因儿子出生他下定决心减重,连续3个月,天天慢跑10公里,饮食高纤低油,如今体重降为63公斤,身体精神都变很好。

台大家医部主任黄国晋说,脂肪会分布在四肢、屁股、躯干、腰等地方,腹部肥胖可能是脂肪囤积在内脏,容易发生三高、糖尿病、代谢症候群,即使体重增幅不多,或是BMI未超标,民众都要注意体型变化,当腰围愈来愈大时,就要控制饮食、多运动。

许多人只量体重、不量腰围,国健署调查显示,高达6成男性半年没量腰围了。黄国晋建议,体重与腰围每周量一次为佳,可随时提醒自己餐餐7分饱、少吸烟、远离高脂肪食物。

 

 

嘉义房屋二胎 太保土地二胎 朴子贷款 军公教信贷  云林融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