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号炮舰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延安舰

“延安”舰原为清政府海军部大臣载洵敕令从江南船坞根据日本设计的“永丰”级炮舰图纸仿造的两艘航海炮舰首舰,该舰1911年开工后不久即爆发辛亥革命,建造工程被迫暂停,民国北京政府成立后的1913年底该舰下水,但因拨款问题使该舰舾装过程十分缓慢,1918年才竣工,编入北京政府海军第一舰队,1927年转属南京政府海军第一舰队。1937年末该舰被调至长江中游参加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21日该舰执行任务过程中在武汉上游新堤附近被日机炸伤搁浅。10月26日该舰在拆除所有武备后被放弃。该舰舰体于11月8日被日军占领后将其送入三菱重工江南造船所修理和重新武装,1940年该舰被移交给汪伪国民政府,改名海兴,编入南京要港司令部成为旗舰,同时作为汪伪中央海军学校练习舰。抗战胜利后该舰被中国海军重新接收,恢复“永绩”原名,编入海防第二舰队。1949年4月23日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舰队在江阴江段起义,该舰不愿起义试图往上海突围时被解放军炮火重伤搁浅,舰体于4月29日被解放军缴获,送入江南造船所维修至可航行状态,11月8日该舰被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二舰大队,1950年4月24日该舰所在舰队被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第七舰队并改名为延安。1950年11月2日该舰进入江南造船所进行大规模改装并于次年完成。1954年该舰被调往浙江沿海,于3年18日在三门湾海域与台湾海军“太字”号和“永字”号军舰发生海战。

排 水 量:860吨(标准)

主 尺 度:65.7米×9米×3.5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立式三胀蒸汽机,2座水管锅炉,双轴推进,1350马力

航 速:13.5节

武 备:苏制B-34型100毫米舰炮2门,70-K型37毫米机关炮3门,72K型25毫米机关炮2门。

“兴国”号炮舰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兴国舰

“兴国”舰原为美国AKL381型小型沿海运输舰,战后由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水运大队接收,旋即移交给民营航运商做货船运营,改名“江达”,1949年解放军进驻上海后移交华东军区海军,送入江南造船所重新武装,1950年4月23日该舰被改名为“兴国”,列编华东海军第七舰队,1951年该舰被并入舟山基地战舰大队,1954年3年18日在三门湾海域与台湾海军“太字”号和“永字”号军舰发生海战。

排 水 量:705吨(满载)

主 尺 度:53.64米×8.12米×4.26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通用公司6-278A型柴油机,双轴推进,1000马力

航 速:13节

武 备:美制M1型105毫米榴弹炮1门,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2门,日制九六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2座。

“53甲”型炮艇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53甲型炮艇

本型艇是“52甲”炮艇的优化型,在“52甲”的原有设计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大了驾驶室建筑,并增强了火力。1952年10月,海军司令部舰船修造部决定设计、建造本型炮艇,并专门组建了造船设计室自行设计,由江南造船所和江南造船所广州工地建造,1953年1月开工首艇,命名“53甲”型。本型艇总计建成36艘,其中江南造船所建造的24艘交付华东军区海军使用,江南造船所广州工地建造的12艘则就近交付中南军区海军,以解决当时华南地区缺乏近海巡防炮艇的问题。建造过程中,因为原库存的通用柴油机数量有限,交付中南军区海军的12艘炮艇改用海格力斯柴油机,动力性能稍差。1954年3月18日,海军舟山基地巡逻艇大队所属的本型炮艇“505”、“508”艇和四艘渔船改装的炮艇在南山附近海面与敌150吨炮艇1艘发生战斗后将敌艇击退。后又遭敌P-47战斗轰炸机轰炸和扫射,“505”艇被12.7毫米机枪子弹击伤。

渔船改装炮艇

源于我军在渤海黄海沿岸渔场抓捕的越界捕鱼的日本铁壳渔船,其中马力大,状态好的一部分被海军接收,加装武器成为炮艇使用。

附1:参加三门湾海战的台湾地区海军舰艇

“太平”号护航驱逐舰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太平舰

“太平”舰原属美国“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德克尔”号,1942年4月1日在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开工,7月24日下水,1943年5月3日竣工。1945年8月28日该舰被租借给中国军,9月12日中国海军赴美受训部队接收了本舰,改名为“太平”,1946年4月6日,该舰连同其余一同被租借的七艘军舰一起从关塔那摩启程回国,7月21日到达南京下关江面,编入海防舰队。同时根据1946年7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512号法案》,该舰由租借正式改成赠送给中国海军。1946年10月24日该舰率一支小舰队从上海出发巡视南海宣示主权,将南沙群岛最大的一座岛屿命名为“太平岛”,1947年7月1日编入海防第一舰队第一队第二分队,在华北支援陆军作战,1949年编入海防第二舰队,掩护青岛的溃军撤退,10月26日参加金门战役,1950年太平舰被调往海南岛防守,海南岛被解放军攻占后该舰退往台湾,编制改属第一舰队,执行封锁大陆浙江沿海的任务。1954年3月18日在三门湾一代和解放军“延安”、“兴国”二舰发生激烈交火,曾被“延安”舰的炮火形成跨射。

排 水 量:1436吨(满载)

主 尺 度:88.21米×10.96米×3.07米(长、宽、吃水)

动 力:4座通用公司GM16-268A型柴油机,双轴推进,6000马力

航 速:21.5节

续 航 力:4150海里/12节

武 备: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3门,MK-3型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1门,20毫米厄立肯机关炮9门,反潜刺猬炮1座,深弹发射炮8座,深弹投放轨2条。

“太和”、“太湖”号护航驱逐舰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太和舰

“太和”舰是美国根据1947年7月16日通过的《512号法案》授权援助给民国海军的四艘护航驱逐舰之一(整个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将271艘驱逐舰以下的二战剩余军舰无偿赠送给民国政府海军),属“坎农”级护航驱逐舰,原名“托马斯”号(DE102),1943年1月16日在美国特拉华州德拉沃船厂开工,7月31日下水,11月21日竣工,1946年 12月27日在诺福克军港移交给民国海军,改名“太和”。 1949年3月22日抵达台湾左营,1949年5月1日该舰被列入海防第一舰队,成为旗舰,舰种被定为护航驱逐舰,驻防上海参加防守上海的作战。上海被解放军攻占后该舰撤往舟山定海,9月4日帮助撤运福建平潭岛守军,11月3日参加登步岛反登陆作战、为登步岛守军提供炮火支援,1950年4月19日调往海南岛,加入第三舰队,仍为旗舰。海南岛被解放军攻占后该舰于1950年6月1日改隶第一舰队第十一战队,舷号23。1954年3月编入大陈特遣舰队,以大陈岛为基地在浙江沿海定期巡航,多次和解放军海军水面舰艇发生交火,因该舰舰炮射程不够而屡屡吃亏,1954年3月18日在三门湾一代和解放军“延安”、“兴国”二舰发生激烈交火。

“太湖”舰是美国根据1947年7月16日通过的《512号法案》授权援助给民国海军的四艘护航驱逐舰之一,属“坎农”级护航驱逐舰,原名“博斯特威克”号(DE103),1943年2月6日在美国特拉华州德拉沃船厂开工,8月30日下水,12月1日竣工,1946年12月27日在诺福克军港移交给民国海军,改名“太湖”。 1949年3月22日抵达台湾左营,1949年5月1日该舰被列入海防第一舰队,舰种被定为护航驱逐舰,首先部署在华北海域帮助撤运陆军,随后先后辗转福建、浙江沿海,参加撤运平潭岛、厦门岛的守军。1950年6月1日改隶第二舰队第五战队,舷号23。参加撤运舟山群岛守军的任务,1952年10月前往日本维修。1954年该舰和“丹阳”舰在台湾海峡拦截了中波轮船公司的货船“高德华”号,同年3月编入大陈特遣舰队,以大陈岛为基地在浙江沿海定期巡航,1954年3月18日在三门湾一代和解放军“延安”、“兴国”二舰发生激烈交火。

排 水 量:1620吨(满载)

主 尺 度:93.26米×11米×3.2米(长、宽、吃水)

动 力:4座通用公司GM16-268A型柴油机,双轴推进,6000马力

航 速:21节

续 航 力:10800海里/12节

武 备: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4门,MK-3型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3门,20毫米厄立肯机关炮10门,反潜刺猬炮1座,深弹发射炮8座,深弹投放轨2条。

“永字”号扫雷舰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永昌舰

战斗中出现的“永字”号扫雷舰身份不明,但根据记载台湾地区海军中有三艘“永字”号扫雷舰曾经在1953年-1955年驻扎在大陈岛,分别为“永嘉”、“永修”和“永昌”,因此在三门湾海战中和解放军舰艇发生交火的“永字”号扫雷舰应该就是三舰之一。

排 水 量:945吨

主 尺 度:56.24米×10.08米×2.74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库伯-贝西默GSB-8型柴油机,双轴推进,1710马力

航 速:14.7节

续 航 力:3700海里/8节

武 备: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1门,MK-1型40毫米双联装博福斯机关炮1座,20毫米厄立肯机关炮6门,反潜刺猬炮1座,深弹发射炮2座,深弹投放轨2条。

“鄞江”号巡逻炮舰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鄞江舰

“鄞江”舰原为美制“PGM9”型摩托化巡逻炮舰“PGM20”号,1947年12月8日根据中美两国在南京签订的军舰转让协议在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被移交给中国海军,改名“宝应”, 1948年8月29日本舰被“永仁”舰拖离苏比克,9月5日抵达左营基地,1949年8月1日成军,隶属第一舰队,长期在浙江沿海执行封锁、骚扰和巡逻任务,1953年编入大陈特种任务舰队,1954年4月1日改名为“鄞江”号,曾在浙江三门湾附近连续和解放军“兴国”、“延安”等舰发生交火。

排 水 量:450吨(满载)

主 尺 度:53米×7米×3.3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通用公司GM16-268A型柴油机,双轴推进,3600马力

航 速:19节

续 航 力:3000海里/10节

武 备: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1门,MK-3型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1门,20毫米厄立肯机关炮6门,12.7毫米机枪4挺。

150吨级炮艇

搏虎斗狼——记三门湾海战中的人民海军参战舰艇们

南安艇

可能原属于日制“第1号”型驱潜特务艇,木质艇体,外形酷似当时的日本近海拖网渔船,1945年日本战败后有11艘该型艇被中国海军接收。1954年部署在浙江沿海的应为本型炮艇“南安”号。该艇在1954年3月18日在南山海域和解放军舟山基地巡逻艇大队所属的六艘炮艇发生战斗,中弹后撤退。

排 水 量:130吨(标准)

主 尺 度:29.2米×5.65米×1.97米(长、宽、吃水)

动 力:1座中速柴油机,单轴推进,400马力

航 速:11节

续 航 力:1850海里/10节

武 备:日制96式25毫米机关炮2门。

附2:三门湾海战过程记录

1954年3月13日,为了贯彻中央“力量向前伸”的作战方针,华东军区海军舟山战舰大队副大队长介飞率“延安”号护卫舰(舰长毕昆山)和“兴国”号炮舰(舰长鞠庆珍)在海军航空兵掩护下由定海南下,隐蔽进至三门湾北泽岛附近海面设伏,准备歼灭出扰的国民党海军舰艇。舟山基地巡逻艇大队护卫艇6艘(2艘53甲,4艘装57战防炮的100吨渔轮),担任诱敌任务。

但海军保持行动隐蔽性的措施相当不力,编队进入伏击区域后,还连续2个白昼到南韭山东南渔场活动,特别是“延安”号,由于烧煤,冒着黑烟在渔场活动4个小时之久,严重地暴露了自己。在与基地、军区通信时,也没有执行利用舟山巡逻艇大队或观通站转报的保密规定,使用明语和超短波报话机,这些都丧失了伏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国民党海军在注意到这一海域可能有我海军中型军舰活动后,于17日由台湾派遣2艘“太”字号护卫舰增兵大陈岛,虽然我海军先后在11时5分和45分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但并未引起警觉,没有改变伏击计划。

3月18日9时45分,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1艘、“永”字号扫雷舰1艘、“江”字号猎潜舰1艘,自小鹅冠以东向北泽岛航行。“延安”、“兴国”立即起锚迎敌。10时11分和23分,距敌舰队85链,两舰相继对敌舰射击,命中“永”字号舰尾,该舰立即转向远离。其他敌舰开始进行剧烈的反炮火曲折运动。时值上午,我舰由西向东,对着太阳观察和射击,而且所处海区狭窄,岛多水浅,没有便于机动的出口通道,火力的发扬受到限制,也难以机动转移,因此虽然发射了100毫米炮弹93发、76.2毫米炮弹11发,但未再命中目标。

10时43分,大陈岛“太和”、“太湖”号护卫舰和1艘150吨炮艇出援,敌众我寡,岸上指挥部命令编队向三门湾海面靠近,依托我海岸炮兵作战。但因为事先未制定协同作战的方案,而且不了解该处炮兵的阵地配置和火炮射程,无法执行。海上指挥员当即命令编队依托岛岸,向檀头山方向撤退。11时8分,敌舰队追近到74链的距离上,猛烈射击,“延安”号用大梯次射进行还击,第一次齐射即对敌前导舰“太平”号形成夹射,敌舰立即右转撤离。10分钟后,双方距离扩大到87链,我编队停止射击,敌舰队慑于“延安”号100毫米炮的远射程优势,保持在100链距离上远远尾随,后脱离接触。这时有敌人侦察机1架,在编队上空盘旋侦察约20分钟,但我编队主观上认为我航空兵已经掌握海区制空权,因此未及时采取防空措施,连在海战时临时抽调去主炮运弹的人员都没有调回高炮战位。

12时6分,“延安”、“兴国”撤到檀头山西南角,国民党空军4架F-47型战斗轰炸机利用山头,从东北隐蔽突然地向我编队俯冲扫射和投弹。由于对空了望人员识别能力差,误报是我机。指挥员也未能按“凡事先未接到通报之飞机,均应视为敌机,并以炮火击毁之”的规定行事,既没有下令开火,也没有按规定下令哑射。结果,当第1架敌机投弹时,未遭我舰火力抗击,当高射炮开火时,不但第1架敌机已经越出高炮有效射程,连第2架敌机也已经投弹后远离。第3、4架敌机在遭到防空炮火射击后,未能进入俯冲航路,匆忙投弹后返航。敌机共投227公斤航空炸弹8枚,无一命中;我编队发射37毫米高射炮弹19发、25毫米高射炮弹17发,也无一命中。

华东海军司令部在接到舟山基地要求空中掩护的电报后,机械地按照“飞机作战半径在60公里以内”的教条,没有同意,直到舰艇遇袭后,经专家提议,才派遣驻宁波的海军航空兵第6团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2架(由副大队长崔巍和中队长姜凯驾驶)出击。2机于14时38分起飞,以航向160度,时速600公里,高度2000米飞向战区。14时55分在南田岛上空发现高度1500米、时速330公里、航向东南的国民党空军F-47型战斗轰炸机4架,立即从尾后攻击。交战2分钟,击落敌长机和4号机。我战斗机胜利返回基地,“延安”、“兴国”也平安抵达石浦锚地。

执行诱敌任务的6艘护卫艇(505、508、610、612、614、615号)在预定海域分散活动,由于通信不畅,没有接到撤出战斗的命令,仍在三门湾海面巡弋。11时,505、508、612、615号四艇,在南山附近海面与敌150吨炮艇1艘战斗1小时,敌艇撤退。之后又再次返回,这时候舟山基地401、402号艇由石浦赶来,敌艇中弹后逃走。14时20分,国民党空军F-47型战斗轰炸机4架从西南阳光方向进入,向艇队俯冲扫射4次,投227公斤航弹6枚。我2艘护卫艇(505号、612号)被12.7毫米机枪弹击伤,牺牲3人,5人受伤。14时45分,6艇返回基地。

附3:三门湾简介

三门湾位于浙东沿海,北距定海港80海里,南距海门港34海里,北靠象山半岛,与象山港相隔最短的蜂腰宽10~13公里,湾口东起南田岛(牛头山)金漆(七)门,西至坡坝港牛头门,宽14海里;南部至湾北底部泗洲头,纵长18海里,北部有三门岛、五子岛相扼,湾的东、北、西三面环山,深割象山半岛的南部海岸,是曲折度较大、地形复杂的海湾。1899年,意大利欲强租三门湾,由于遭清朝朝野一致反对而未成。1916年8月间,孙中山先生至此视察,对三门湾赞不绝口,称其为实业之要港,并在其所著《建国方略》中,将三门湾定为东方第九渔业港。其后,徐世昌、蒋介石曾先后颁发开发三门湾的政令,南洋华侨郭春阳、邹辉清和上海实业家许廷佐等先后携斥资付诸实践,皆因战乱和时局动荡而未成。此后,三门湾一“睡”近一个世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