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Kratka Photography  

图片来源: Kratka Photography

为什么食物有人抢的时候比较好吃? 为什么情人有人抢时比较可以发现他的优点? 为什么会吵的孩子就有糖吃?

应得的奖励不是邀功

 

小时候,做错事时我们会得到惩罚,但当做对事情时,也会得到奖励。至少这是父母与老师给我的教导方式。我们遵循这样的模式长大。有时,当我们做对事情时,父母与老师忘记我们奖励时,我们会说:「妈妈,我今天很乖有帮忙做家事,你说我只要帮忙做家事,就可以得到一颗糖果,妈妈我的糖果呢? 」为了展现领导与信用,长辈可能立刻表示不小心忘记赶紧颁发奖励,以建立孩子的正向行为。

出了社会,职场上如果做错事一样会得到惩罚,但当我们做出公司有贡献的事情时,奖励似乎又迟迟不来,如果稍微提醒老板,不但不会马上得到应有的鼓励,可能还会被贴上邀功,厚脸皮,斤斤计较。又或许得到该有的奖励,但是还会被雇主默默记上一笔。

 

不吵闹的员工不一定最好

说来讽刺,对于这样的标准,只停留在当我们教育小孩子时,却没有发挥在职场文化,于是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升迁不看绩效,甚至有绩效也无升迁。这是我对台湾人才流失的看法之一。因为我们没有良好的管理绩效制度设计,更别说落实了。

 

思考一下,你清楚你们公司业务销售的奖金制度与升迁拔擢的奖励制度吗? 有没有人因为社交技巧比较好,导致他们升迁快速呢? 还是有人功高震主,最后只能默默离开呢?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相安无事,就是好事。不吵的员工最好,管理起来轻松省事,不用烦恼。于是乎,公司内表面祥和,却充满各种不平情绪,大家三缄其口,公司看似平持稳定,实际上无任何创新,激辩,更不可能激荡出甚么想法让公司跃进,所以大部分的人就这样过了一天 30% 的时光。(一天工作八小时,占一天的 30% ),大部分的公司也就这样载浮载沉。

 

把握每个促销自己的机会

每年年底,是业务绩效审查的时候,我记得,那些海外员工会开始告诉我说:

我今年业绩与获利达成率皆达到公司的目标,这一年我做了哪些努力,所以这些目标才足以完成,因此我认为我需要加薪。

只要是有做到业绩的海外员工,几乎没有人会放过促销自己的机会。这让刚开始担任驻外经理人的我有点应接不暇。而这也的确是民情风俗的不同,因为在台湾,很少人会这样直接表白。

在台湾的管理者认为,直接表达加薪,因为业绩达成率 100% ,这样的员工也未免太自大,他不知道谦虚的美德,以及团队的功劳吗? 这些员工真的认为业绩达成是靠他一个人的努力吗? 又或者事前没有提业绩达成你想要加薪,于理不合! 业绩没达成我们也没减薪,怎么一点都不体恤雇主的用心?

 

奖励可以刺激贡献度

这些在海外员工听起来都是很奇怪的理由。因为这些都是他们会计算给你看,如果公司加薪给他幅度达 10%,他的贡献度会远超过10%,又或者他们会以公司公共福利的角度说明,我们可以舍弃这样的公共福利,把他转换成薪资。有时甚至不用等到年底,他们都会提醒你,是因为我,才有这样的成绩。

 

又或者主管因为某位员工表现不错,想要给他多一点任务或负责区域,以示奖励,但海外员工会告诉你,这样的作法不是肯定,因为他们认为多的任务或区域,伴随而来的应该是职场头衔的升级以及加薪,不然这些都是像小学老师奖励小朋友,以荣誉心来告诉你优秀而已,实质上对于他的财务与职务并没有加分的作用。因为谁会在下一个工作面试说,我有被老板奖励所以负责很多区域。如果你很重要,但为什么你还是专员呢?

 

保持沉默,就不容易被看到

反观台湾呢? Cheers杂志报导:「在 2 千多个员工里,开口要求加薪的一年不到 3 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 台湾的员工们,为什么你们不敢开口?

我知道我们都有很多的包袱,担心失去工作,本来很有行情的,但因为一开口,老板可能开始帮我们贴上标签;另外我们还有一种儒家的愚钝精神,相信只要认真做,就可以被看到! 忽略了向上管理的重要性。于是乎,这种忐忑的心情,让我们开不了口,建立不了自己的招牌。

也因为有绩效的人开不了口,深怕被贴上标签,管理绩效制度设计的缺失,加上并无落实,两厢循环,是我认为台湾人才流失第二个理由。所以企业与雇员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每一天的 30% 。台湾的竞争力也无足挂齿!

曾几何时,孩童时期的不害怕主动,勇于问问题的那一颗心,慢慢被社会消耗殆尽,又想想,如果你是父母或师长,会这样教育下一代吗? 还是你会想要赏罚分明,建立自身领导与信任,进而带领孩子走向正向思维呢?

一个家庭的缩影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如果管理者没有心胸聆听员工的声音,却急于给予贴标签,又或者以为没有声音与意见,就是最好的管理结果,那么可能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在这样的位置! 如果一个有绩效的人没有适度行销自我,只一昧期待上司可以恩宠,主动调薪,久而久之这样的循环不但没有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甚至有可能让产生部分的心理不平衡。

这些都是海外员工教我的事!

candy bar  

图片来源: Logan Brumm Photography and Design

 

向上管理,要回属于你的糖果

如果没有他们,我不知道原来国外职场是这样期待主管与自我的,我更不知道原来我们一昧秉持儒家愚钝精神,默默努力工作,也不见得会有好结果。我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让企业主知道,良好的绩效奖励制度与升迁制度透明公开与落实,在管理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然我们永远无法与国际接轨,因为我们说服不了海外员工。

有绩效的员工我们要适度地开口,千万不要忽略向上管理的重要性,更不要以愚钝的儒家精神期待主管的慧眼识英雄。身为主管者,更要用开放的胸襟聆听,屏除贴标签,或有传统中国式的教条来面对开口要求奖励的员工,更甚者,我们应该换个角度,这样主动不害怕者,才有可能有成就自我的特质。

想想我们的幼儿教育都是这样出发,怎么到了社会教育染缸后,一切皆非了呢?

 

From: 跨国工作笔记

本文亦同步刊登在: CAREhER经理人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