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雍熙3年,公元986年,宋太宗出兵北伐,既是复仇,也是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

这次行动,宋太宗安顿好了内部(主要是解决弟弟赵廷美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对皇位的潜在威胁),而辽国内部,据边将贺令图奏报:「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看起来确实是一个出兵复仇的良机。

这次空前的北伐,宋朝精兵猛将尽出,又动员了70多个州的丁壮以保障后勤,宋太宗可谓志在必得,预期三路大军分进合击,最终与辽军在幽州城下进行大决战。

具体的过程就不再详细说了。关键就是帝国第一军人,东路军统帅曹彬犯了匪夷所思的错误,率大军在雄州、涿州之间来回奔窜,被耶律休哥的骑兵追杀,最终在岐沟关崩溃,连累其他两路宋军也跟著撤退。撤退中,潘美、杨业一路因监军王侁、刘文裕的作死行为导致副帅杨业被擒,杨业绝食三日而死。由于杨业夙有「杨无敌」的威名,辽军统帅耶律斜轸砍下他的头颅示众,极大打击了宋军的士气。

2

这次战争,失败得如此之惨烈!

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赵光义可能要遭遇失败,但是没想到会败得这么快,败的这么惨,败得这么冤。

尤其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名将曹彬和潘美的战场表现。同样的两个人,为什么在太祖时期无往不胜,现在却一个个犹如初上战场的实习将领,毫无名将之风?

曹彬作为帝国军界威望数一数二的巨星,一向老成持重,谋定而后行。正因为如此,宋太宗才委任他为主力军的最高统帅,率领一帮明星团队和宋军的主力精兵。没想到的是,帝国威望最高的统帅,竟然在这场主力决战中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他犯下的错误竟然是最低级的错误。所谓「用兵之害,犹豫为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而在这场决定宋辽国运的关键性战役之中,作为主力军最高统帅的他竟然犯下「犹豫、狐疑」的错误,如同一个梦游人在黑暗的夜晚梦游一般,东一斧头西一榔头乱打一通,最终被耶律休哥一招制服。

与曹彬的表现不相上下的是西路军的统帅潘美。潘美在帝国军界也是威望素卓,曾经率领宋军在平定南汉的战争中有著精彩的表现,奇计迭出,锐不可当。所以宋太宗才任用他作为方面统帅,带著一帮精兵强将作为这次战争的矛头,先去收服山后地区,再会攻幽州。没想到的是,他先是猜忌杨业,不相信对方的判断。在预先约定的地点设设伏迎敌时,听从监军王侁的劝告,擅自撤退,导致杨业孤立无援,最终被俘。

但是再细细一想,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难道真的是潘美吗?表面上潘美是最高统帅,杨业是副帅,但是监军王侁在军中却有著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正是由于他的干涉,导致潘美、杨业两员名将谁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可以说,这场军事行动,宋军败得一点都不亏。

宋军败就败在宋太宗对军队的强力干预上。表面上,两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曹彬和潘美,但实际上这次伐辽军事行动的最高统帅就是皇帝赵光义本人。而赵光义对军事行动可以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疯狂热爱,偏偏军事才华颇为低劣。

两支军队里都有赵光义的亲信将领,都有赵光义的监军,并且都有巨大的影响力。按照赵光义的行事逻辑,这帮恃宠而骄的亲信,除非造成特别的大错,否则赵光义是不会对他们采取什么行动的,可以说他们怎么做都行。而这些人随便一句什么话都会让猜忌心、报复心都很强的皇帝会对自己采取组织措施,所以即便是潘美和曹彬这样的人也不敢对他们稍有辞色。

尤其是曹彬,人称「谦逊温厚」。这个评价在宋初将领中不可谓不高,也可以说是一种做人的美德,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他就是一个没有原则的「老好人」。作为一个「谦逊温厚」老将,实在犯不上为了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得罪皇帝的宠臣,结果他在众将「谋画蜂起,更相矛盾」中迟迟下不了决心。

这确实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也是一种无奈的行为。毕竟,这次战争如果失败了,自己大不了是被降级使用,但早晚还会再起来,可是如果违抗皇帝的命令,甚至违背那些宋太宗宠幸的军中将领们的意见,自己早晚会失去宋太宗的信任,不但自己,恐怕连自己的家族都将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曹彬虽然大失名将之风,但总算没有失去宋太宗的信任

这种心理比较,最终所得出来的结论就是:放弃自己的原则,放弃自己作为主帅的职责,主动迎合那些军中宋太宗势力的意见,所以才有了老将曹彬在涿州的神奇「梦游」。

曹彬是这么想的,潘美是这么想的,其他的统帅也都是这么想的。

如此怎能不败?

只有一个人,在机缘巧合下,突破了这样一种心理困局,夺取了一系列的胜利。他在这次大败中奋勇作战,掩护败军的撤退,成为雍熙北伐中难得的一抹亮色,之后又在唐河战役中取得大胜。

这个人就是李继隆。

为什么李继隆能够做到?而宋军其他将领做不到?

说起来十分可笑,李继隆的胜利,除了他的军事能力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敢于违抗宋太宗的命令,置宋太宗的将令于不顾。

宋太宗对军事行动的控制欲是惊人的,但李继隆敢多次违背皇帝的军事指示而行动

他怎么敢如此胆大包天呢?

因为他是宋太宗的大舅子。


1.本文为《赵普:救时宰相是怎么炼成的》第27篇,文中图片来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文全目录为:

履霜:即将推出《赵普:救时宰相是怎么炼成的》?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3.赵普身上可学习的地方可谓多矣,在系列文章的最后做了一门课程——《赵普工作法》,共分7小节,主要讲述杨的一些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有兴趣者可移步一观。(千聊搜「履霜」即可,在系列课程中。)

4.迄今为止,已先后研究过多名历史人物(主要有安禄山、司马懿、张璁、杨永泰、郭嘉、杨宇霆等)的性情、思维与策略等情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观:

履霜:履霜重点文章及课程集合(20181212)?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