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近的行情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下跌,而是成交量萎缩的问题。这个位置,目前成交量萎缩,市场指数还能撑得住,一旦成交量持续萎缩,不排除沪指不创新高直接构筑中期顶部的可能,虽然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常规情况是,沪指还要冲顶动作,构筑顶部。但是,小概率事件不得不防,不管怎么说,沪指我已经放弃了。

至于创业板,一旦沪指直接见顶,创业板可能开启持续一个月的调整,虽然幅度并不超过15%,但大部分人会被洗走。近期亟需放量,放量,则沪指顶部延后,不放量,可能当下就是顶部。当然,沪指在这儿直接见顶的机率非常小,概率小于两层。大概率,沪指和创业板都还有冲高动作。我所见到的顶部结构,没有因为成交量萎缩而指数变化不大情况就构筑顶部的,所以,我预测沪指必然还有新高。

从大周期来看,我认为沪指正在构筑中线反弹顶部,短线还有冲顶动作。而创业板处于牛市初期,但初期会经历两次较大的调整,但拉长周期来看,全是洗盘。第一就是这一次,目前调整幅度差不多了,调整时间不够。下一次是沪指最后一跌之时。虽然是这么判断的,但操作起来也不能含糊。我从来就不主张买了创业板股票就死扛,这两次调整都须阶段性避险。我也不敢说我百分百准确,真失败了,逃顶也来得及。虽然机率很低,但做交易,始终要让自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本次创业板调整,我估计会触碰20日线方能企稳。我坚持创业板二次探底磨底,沪指筑顶的看法。但是,应对方案要保守,破位的果断减仓。沪指可能还有冲顶动作,不过最近的成交量是个隐患。至于创业板,稍微拉长周期看,其实就是横盘震荡。等后面趋势走出来了,你们会发现这儿就是个洗盘。不过,短线确实不妙,周初反抽,后半周下杀,我估计下周初又是反抽,完了再下杀。这是一个磨盘的过程,累计空间其实没多少,但是个股分化严重。

关于沪指最后一跌对创业板的影响,我是这么想的,沪指顶部确立之时,创业板股票也须减仓避险,尤其是短线破位的股票。谁也不能保证谁每次都看对,所以我主张两手准备,不过观点不变。要经常变的话,我就不玩长线了。我对我的判断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欠缺的是时间的印证。不过,哪怕我判断正确,破位的票,也跌得很肉疼。所以,破位的票该减的要及时减。

我觉得大家观点跟我不一样有两个问题:1、根本就研判错了,投资理论不靠谱。我坚持认为球体理论是最牛的,球体理论之外无理论;2、维度不一样,球体理论要求长线要准,短线也要准。因为短线,中线,长线,存在辩证关系。为啥不少人脸都打烂了还在叽叽歪歪?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因为,他们的分析理论本身问题不大。主要是纬度问题以及短中长辩证关系没搞懂

比如沪强创弱的问题,短线这是事实,但是中线了,长线了???我的观点一直没变过,但是我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交易,不允许出错。我这么说吧,创业板短线下杀在我预期中,我周末就说了,创业板调整时间一周,反抽再下杀,再反抽,再下杀…… 这是我形容的中线过程,长线仍处于牛市初期,始终没变过。

那么,哪些医药股未来爆发力最强。我认为,首先要市值低于300亿,因为今年是创业板牛市之年,中小市值医药股跟创业板联动性更高;其次,我认为应该规避两票制的利空影响,产品独家性强,定价权高,甚至有自己独家的销售渠道;第三,带量采购影响微乎其微;第四、没有中药注射液业务,没有其他卫生部禁止的产品。综上所述,优先考虑小市值医疗器械股,其次考虑具有独家药品,甚至是国家保护品种的中药股。 医药股是罕见的大坑,去年多个黑天鹅叠加,启动应该是有反复的。就像大病痊愈,不可能一下子就生蹦乱跳,得慢慢康复。另外我在琢磨沪指最后一跌对医药股的影响,目前的策略是尽量往小市值股票靠拢。

沪指大概率还会创新高 四月或见中期顶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