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毕业生必须通过医委会执业试,及完成本地实习。

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探讨让刚毕业的海外医生在香港进行专科培训,以解决医疗人手短缺问题。前线医生联盟周二(29日)与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等官员会面,并向局方提出多项建议,当中包括须保障本地驻院医生能够优先接受专科训练,在人力和资源许可下,才考虑给予海外医生培训机会,并应逐年检讨措施。联盟又指,如内地毕业生有意来港正式成为注册医生,必须通过香港医务委员会的执业试,以及完成本地的实习年期。

前线医生联盟建议应为公院病人出院后提供全额资助,于地区或私营诊所跟进覆诊及药费。资料图片

前线医生联盟代表与食衞局会面,讨论有关医疗政策及员工福利之建议。联盟关注近日政府欲放宽本地专科培训的门槛,提倡应保障本地驻院医生优先接受专科训练,在人力和资源许可的大前题下,才考虑给予海外来港执业的非专科医生接受专科培训,并逐年检讨。

另就,就香港中文大学拟在深圳成立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一事,联盟建议,如内地毕业生有意来港正式成为注册医生,必须通过香港医务委员会的执业试,以及完成本地的实习年期。

前线医生联盟周二与食衞局官员会面。

另外,联盟亦建议公立医院医生获本地专科资格后,有机会于海外地区以有薪的形式接受培训,为期6个月至1年,并于回港后以至少3倍时间(即1.5年至3年)留在医管局工作。 联盟又促薪酬津贴应该以基本薪金的百分比作计算,而非现时的固定金额,另建设增加顾问医生的名额,并以职责分系,主要为临床 (clinical stream) 和行政 (administrative stream)。前者的升职标准和主要工作范畴为临床服务和培训后辈,后者则为处理部门日常行政工作,减轻前线医生身兼多项工作的压力。

联盟又建议当局正视公院「院霸」问题,妥善执行离院计划。资料图片

医疗政策方面,前线医生联盟建议应为公院病人出院后提供全额资助,于地区或私营诊所跟进覆诊及药费,政府亦可考虑开放社区药房,让病人以医生药方拿取专科药物。联盟又建议当局正视公院「院霸」问题,要求医管局联同社会福利署和其他相关界别人士,如金融及法律界,妥善执行离院计划;有限度开放公立医院临床测试服务予私家医生作覆诊公立医院病人时用;正视不同地区医院 (Tier 1 and 2) 所获发资源的差异,确保病房人手及资源均等,以提高服务质素等。

前线医生联盟向局方提出须保障本地驻院医生能够优先接受专科训练。资料图片

病人私隐和权益方面,联盟建议当局提醒警务人员,当被捕人士到医院求诊时,其病人私隐和权益必须受到尊重和保障;确保医管局和警方善用现有沟通平台,让前线医护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