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神说得很专业了,这里作一点简明的补充。

首先:三角进攻并不是温特发明的。三角进攻其实是温特在南加州大学打球期间,从他的教练萨姆巴里那里学到的。之后,温特对三角进攻进行了个新,并将其运营到执教中。1962年,温特把这套理念写成了一本书,于是,他也就成为了三角进攻的标志性人物。

那么,什么是三角进攻呢?

三角进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球员在场上不断地移动,引诱对方防守失去平衡,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机会。之所以叫三角进攻,是因为它最基本的形态就是边线三角。

对执行三角进攻的球队来说,重要的不是和防守球员对位,而是诱骗防守球员做出过度反应,几个人同时往一个方向移动,从而为相反方向的进攻球员创造得分机会。

三角进攻体系的核心,是温特总结的七条准则。

1.进攻必须穿透防守。

为运行整个体系,第一步就是用突破、传球或者投篮击破防守的外围。最佳选择是往禁区里传球。

2.进攻必须包含全场快攻。

转换进攻始于防守。球员必须能打快攻,能在由守转攻的快节奏中展现自己的技术。

3.进攻必须提供合适的空间。

当球员在场上移动时,相互之间应该保持15-18英尺的距离,这样每个人才有做动作的空间,防止对方能用一个人盯住两个人。

4.进攻必须确保球员和篮球有目的地移动。

在三角进攻当中,无球球员都有规定路线要跑,这样全队才能有目的地协调行动。

5.进攻必须提供坚强的篮板拼抢位置和出色的防守平衡。

在三角进攻中人人都知道,球出手之后,要抢占合适的位置,拼抢篮板球,或者封堵对方快攻。位置意味著一切,尤其是在拼抢篮板时。

6.进攻必须让持球人有机会把球传给任何一名队友。

球员的移动,让持球人可以看到他们,可以随时传球给他们,所有人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当防守向场上某个点施压时,在防守人看不见的某个位置,会有缺口被打开。如果进攻球员跑位正确,那么持球人应该可以在防守的缺口处找到自己的队友。

7.进攻必须利用球员的技术特点。

体系要求人人成为进攻威胁,这意味著他们都必须找到各自最擅长做什么。


本来在赛季开始前,人们十分期待罗斯、诺阿、安东尼的豪华组合,然而禅师坚持的「三角进攻」迟迟得不到发挥不了作用,最终一败涂地。而禅师近日也公开对安东尼下了逐客令。

安东尼和罗斯话说什么是「三角进攻」,恐怕连尼克斯球员现在也没弄明白吧。不过要说禅师杰克逊研发的「三角进攻」可谓是战果累累。想当年在90年代就成为联盟的大杀器,帮助公牛实现两个三连冠。可以说「三角进攻」成就了历史第一人乔丹。

杰克逊和乔丹2000年之后,又帮助湖人完成了21世纪的第一个三连冠,之后又帮助科比和加索尔完成了随后的两连冠。可以说科比也是「三角进攻」的受益者。

禅师和科比当然,很多人认为「三角进攻」只不是哗众取宠的「巨星篮球」,即便是红衣主帅奥尔巴赫说起禅师都表示:「他从来只会捡现成,只会执教巨星,靠巨星夺冠,他的三角进攻更是旁门左道、投机取巧,毫无真实价值。」当然,这也许是禅师的11个冠军打破了他的记录所说的嫉妒之词。

禅师杰克逊和珍妮不管怎么样,虽说「三角进攻」是极具争议的战术,但是禅师杰克逊的执教胜率和手上的戒指说明了他实实在在的价值。即便它真的只是单调的「巨星单打」,那它也把这种单打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套用罗德曼和禅师的对话。当禅师给新来的罗德曼普及三角战术的基本理念时,罗德曼不屑一顾地说:「三角战术不就是把球交给乔丹单打吗?」禅师微微一笑:「三角战术解决的是如何让乔丹一对一单打而不是深陷包夹后勉强单打」,罗德曼顿时点头大笑。

罗德曼我想尼克斯现在的窘境不在于三角进攻,而在于战术执行者。

湖人队的经典战术


三角进攻的基本理念其实是40年代由南加大的传奇教练萨姆·巴里提出来的,三角进攻的真正奠基人泰克斯·温特当时是巴里的球员。温特后来成为休斯敦火箭和堪萨斯州大主教练,他在堪萨斯州大真正完善了三角进攻。这个战术体系为人熟知当然是因为菲尔·杰克逊,他在公牛和湖人靠著这套战术拿到了11次总冠军,而问题在两个时期都是杰克逊的助理教练。

三角进攻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战术体系。说简单,是因为这个战术要求场上球员随时在低位-底线-三分线附近构成一个三角,另外两名球员站在弱侧底角和顶弧。说它复杂,是因为三角进攻虽然有几套起手式,但在实战中要求球员根据对方的防守不断调整跑位,而这个不断跑动的过程非常考验球员的球商。科比曾经说过,跑三角进攻时,他会阅读防守,迅速做出调整,正是这种变化使得对手很难找到系统化的方法对付他。

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画战术板,正如上面所说,三角进攻是一套流动的战术体系,除了最基础的站位,其他都在变动。

三角进攻虽然标榜人人都有机会,但是和其他战术相比,这套战术本质上还是在帮助个人能力强的巨星发挥单打实力。也就是说,球队其他人利用跑位,为巨星制造单打空间,最大程度利用巨星与防守的错位。这也是乔丹、奥尼尔、科比这些个人能力极强的球星能在这一体系下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三角进攻就是进攻方通过跑位,在一侧通过三名球员形成一个三角区域。每个人的位置距离大概4.5米到5米之间!当然球一定要传到篮下中锋或大前锋的手里!后卫跑到地角位置!得分后卫或者小前锋在45度角外线位置!这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区域!当弱侧有对方球员来包夹,就把球传到弱侧自己球员的手里!这样弱侧球员可以空位投篮,也可以在向里面突破,同时别的球员也要见机行事的跑位,如果没有机会的话,在进行形成一个三角区域形成威胁进攻!一般三角战术是由控球后卫在外线发起的,但愿能够帮到你吧!的!


三角进攻的成功在我看来是在没有三巨头,四怪兽的年代才存在的。首先,保证球队要有一个ssr超超巨,诸如乔丹,奥胖,后期的科比,然后再搭配一个好用的sr超巨,诸如皮蓬,前期的科比。不论其他因素,单单此种配置,几乎足以碾压其他单核球队了。所以我很肤浅的认为,菲儿杰克逊的所谓三角进攻并不是万能的,甚至有效的!换句话说,如果让我当美国篮球队的教练,我估计我也能率队夺冠,原因不是我多牛,是本身我想输就不容易好吗?


解析三角进攻的文章虎扑上有,排除学院的解说以外,说说方便理解的通俗意义上的三角进攻吧

球场上的三角,是一种空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进攻战术,三角包括一名全面的内线策应点,一名全能的外线攻击手,和一名侧翼接应手。直观的例子请联想加索尔—科比和奥多姆的连线,加索尔内外线进攻手段全面,更是一名历史级的策应好手,科比的能力毋庸多言,奥多姆的全面性也让他即可以拉开空间等待空位投射,也可以空切接应策应球,这就是一个标准的三角。这个三角在球场不是固定的站位,而是可以随时移动的,这就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也对三个人的传球能力,和除了三角之外的两名球员的无球意识,跑位能力有了极高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现在三角进攻不流行了呢?因为现在联盟大部分球队的当家球星都是超级后卫,而在传统的三角进攻的定义中,是不需要掌控球权大局的后卫的——乔丹和科比虽然打得是得分后卫,但是他们的打法,实际上是传统意义的小前锋,生涯后期的雷阿伦、克莱汤普森乃至更久远的LOGO男杰里韦斯特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得分后卫。

第二,就是拥有出色策应能力的内线越来越稀少了,90年代到21世纪头十年,能够策应的大个子层出不穷,无论是四大中锋还是四大大前都是拥有一定的策应能力的,更不用说其中还有大加索尔、克里斯韦伯这样天生的策应奇才。而现在的内线,被要求的工作和角色是替后卫补上防守,协防护框,换防后卫,进攻挡拆做墙,空接吃饼,这样的内线天然适合那些身体素质极佳却没有漂亮手活的跳跳男糙哥们,因此三角进攻失去了最为核心的尖角。想想尼克斯时期禅师的三角进攻为什么打不出来了吧,不是尼克斯球队实力不行,而是四号位的小斯伤病所困,就算没有伤,策应也不是他擅长的,安东尼的球风一直是比较适应个人单打的,让他去串联就有点因噎废食了,而中锋钱德勒,就是上面说的那一类现代中锋,虽然他早生了几年,年龄大了,不然绝对能有小乔丹现在的地位

因此,当三角的两角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潮流,那第三角,虽然在三角中是最容易满足也是最容易替代的,但是一个点也已经构不成三角了。


在1962年出版的《The Best of Basketball From Scholastic Coach》(《学院派篮球的精华》——笔者译)中有一章是前任堪萨斯州教练Tex Winter写的「The Triangular Sideline Series(边线三角进攻系列)」。是的,这个Writer就是菲尔·杰克逊11次夺冠的进攻战术缔造者——「老温特」,而那一章的核心就是三角进攻。

凭借著三角进攻得初露锋芒,当时温特所在的球队曾经八次打入NCAA八强赛。

不过三角进攻又不是完全的自由进攻,它是一个要求精密间距和站位的结构体系。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了解球场上的每个位置。而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三角进攻所有的战术变化的。

折叠编辑本段建立三角

折叠三角战术

三角进攻由一个1-2-2站位开始,其中每个队员的间距为15英尺(约4.5米)。这个距离可以拉空对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夹的出现,同时有利于简洁的传球从而减少被对方抢断的危险。三角战术

这里有很多种组成进攻三角的方式

既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里侧切入到底角

也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外侧切入到底角

三角进攻同样允许后卫占据低位。那样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组成进攻三角。例如:控球后卫将球传给小前锋,然后中锋(5)拉出到底角,让攻击后卫移动到低位。

还有一种选择可以通过运球获得进攻三角,就像下图控球后卫运球到小前锋的位置,而小前锋移动到底角,这样他们就和中锋组成了一个进攻三角。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进攻流程

普林斯顿进攻通常由一个2-3落位开始。第一阶段可通过执行任何可用的传切战术在球场的任意一侧发动。第二阶段包含了一系列的交叉换位和后掩护。而第3阶段的标志是高位队员的内切。若没有机会,则回到2-3落位,第一阶段重新开始并寻找走后门的机会(backdoor action)。当没有走后门的机会时,第一阶段通过其他战术继续发动。

折叠编辑本段进攻机会

折叠高调后门

如果中锋没有接球的机会,大前锋就可以快速向有球一侧移动,如果对方防守队员为防止接球移动到球与大前锋之间,那么大前锋就可以通过变向,转而向篮下移动,然后接高调球上篮得分。

折叠夹角位置

另一种进攻选择是将球回传给攻击后卫,然后将球传到夹角位置也就是弱侧的肘部(罚球弧与罚球线的结合部)。这种战术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攻击后卫利用大前锋的掩护切入;另一种是控球后卫利用中锋和小前锋的双人掩护移动到夹角位置,然后接攻击后卫的传球,获得空位出手。

折叠掩护突破

这就是攻击后卫依靠大前锋的掩护运球切入篮下。

折叠中路掩护

强侧持球后卫O1把球交给翼侧的O4,然后通过O5的高位掩护空切入篮下。注意:O1同样可以选择采用传切战术「GIVE & GO」直接攻击篮下。

中路掩护

折叠UCLAEntry

强侧持球后卫O1把球交给翼侧的O4,然后通过O5的高位掩护空切入篮下。注意:O1同样可以选择采用传切战术「GIVE & GO」直接攻击篮下。

UCLA Entry

折叠DribbleClearEntry

O1 运球到翼侧O4的位置,并准备为背切入篮下或者背身要位的O4喂球。

Dribble Clear Entry

折叠高位战术

PO的进攻发动是自然而然的,它由持球者的传球或突破所触发。持球者通过一个传切配合(Give & Go)把球转移到翼侧。然后,若是传球发生在两个后卫之间就意味著一个「off guard shuffle 」或者「Hawk cut」战术的开始(注1&注2),而球若是传给给高位球员则表示球队将展开高位传切战术。由持球队员运球发动的战术则包括了中路掩护(mid screen),dribble clear和dribble weave(注3)等战术选择。

持球者O1传球给O2,然后利用掩护从05身边切过。02传给O4后也空手切向篮框。04则先观察防守,然后选择把

球传给空切到位的01,或者是O2——如果防守者X2的注意力不再放在球上的话。[2]

折叠攻击后卫的后门

当攻击后卫接球路线被阻断,大前锋迅速移动去接小前锋的传球,另一边攻击后卫就可以得到直接上篮的「后门」机会,当然大前锋的传球质量非常重要。

三角进攻战术的每一个变化都告诉我们,传球、运球和投篮这些基本技术的运用是战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折叠换位(无固定落位)

换位和不断的转移球是进攻的核心。这个阶段正是展现球队对球控制力的场合。这种持续的运动战导致了大量的轻松背切(backcuts)和Give & Go机会的产生——这就是PO的典型标志。

换位

折叠翼侧换位

如果O4没有把球传给O1而把球回传交给了O5,则翼侧的O4和O3和O2,O3迅速换位。O5观察防守,把球交给扯出空位的O1或者O2投篮。注意:当防守者失去对球的警惕时,O5应随时注意把球交给空切入篮底的03或O4的机会。

侧翼换位

折叠下掩护

把球交给高位的O5后,O3和O4除了O1/O2换位之外,还可选择走下线为O1和O2做掩护。掩护完成之后,O3和O4必须立刻撤出以保持中路的空旷。

下掩护

折叠背切

O4传球给O5之后,若防守者占据了O1和O2身前的位置或者防守者预测到了换位即将发生并作出了反应,O1和O2此时可选择背向切入篮下而不是掩护或换位。

背切

折叠底线穿插

如果所有向篮下的空手切入都被防死了,O1和O2可以选择在篮下油漆区内交叉换位。这点在高位传切战术里是很有效的。注意:O1和O2同时也可以选择详装换位,然后通过O3/O4的掩护或换位扯出空档。

底线穿插

折叠高位空切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当给O5的传球路线被阻截或者被防守者占据,O5应该迅速空手向篮下切入,高位一对一单打,如果一对一占据上风,O5可以选择直接持球切入篮下。同样,当防守比较松散时,O5也可以选择直接跳投。

高位空切

折叠编辑本段运转三角

一旦进攻三角得以建立(我们以控球后卫切入到底角为例),那么一条由球(小前锋)、进攻轴心(中锋)和篮筐组成的「战线」就形成了。这样就使防守中锋的对方队员,必须待在篮筐与中锋之间。只要那条「战线」存在他就无法离开。

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人们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将球传入内线低位的通道就此打开,小前锋可以轻松的将球传入内线或者说「喂」给中锋。

请看下面的两副战术图。中锋的防守者为了防止球进入内线或者传给中锋,他就必须站在中锋得同侧或者实行绕前。如果他绕前,那他就丢掉了他在篮筐和中锋之间的位置,是中锋获得了通过高调球。

或者同侧的快速传球直接面对篮框的机会

如果我们想要展示三角进攻中进攻发起的传球和选择的重要性,估计我们将会在战术板上演练一整天。与其他一些进攻战术相比,三角进攻拥有数不清的将球传入「三角点(进攻轴心)」的方法。所以,要想防守或者破坏三角进攻将是非常困难的。

恰当的位置间距使低位拿球的机会大增,并且创造出一对一的机会。同样,三角进攻中的任何一个球员都可以帮助队友得到空位出手的机会。

下面是低位接球后的其他进攻选择:

1、低位挡拆:

当小前锋将球传给内线,就去为控球后卫作掩护,让他获得直接接中锋回传的机会。

2、移动掩护:

小前锋将球传入内线后,就移动到另一侧为大前锋(4)作掩护让他有机会摆脱防守队员。而这时控球后卫则可以寻找底线突破的后门。

3、球传到底角:

这种选择从小前锋将球传到底角的控球后卫开始,球传出之后小前锋利用中锋的掩护切入,如果有机会控球后卫就可以从后面将球传入。

如果小前锋没能甩开防守,那么控球后卫就可以利用中锋的掩护直接运球上篮

三、在三角进攻中弱侧也有大量的进攻机会。

1、高调后门:

如果中锋没有接球的机会,大前锋就可以快速向有球一侧移动,如果对方防守队员为防止接球移动到球与大前锋之间,那么大前锋就可以通过变向,转而向篮下移动,然后接高调球上篮得分。

2、夹角位置:

另一种进攻选择是将球回传给攻击后卫,然后将球传到夹角位置也就是弱侧的肘部(罚球弧与罚球线的结合部)。这种战术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攻击后卫利用大前锋的掩护切入;另一种是控球后卫利用中锋和小前锋的双人掩护移动到夹角位置,然后接攻击后卫的传球,获得空位出手。

3、掩护突破:

这就是攻击后卫依靠大前锋的掩护运球切入篮下

4、攻击后卫的后门:

当攻击后卫接球路线被阻断,大前锋迅速移动去接小前锋的传球,另一边攻击后卫就可以得到直接上篮的「后门」机会,当然大前锋的传球质量非常重要。

三角进攻战术的每一个变化都告诉我们,传球、运球和投篮这些基本技术的运用是战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于三角进攻

湖人队的三角战术(triangle offense)、国王队的普林斯顿进攻(princeton offense)都是由挡切战术(motion offense)衍生而来,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三角战术于Phil Jackson在1995所出版的「公牛王朝」书籍里界定的原则为:

一、持球员必需要切入、传球、投篮等三种威胁来突破防守。

二、攻势必需涵盖整个半场。

三、进攻要有空间(space)原则。

四、攻势应确定球员与球是同一目标(寻求空档或攻篮)迈进。

五、每次投篮,其它球员应有进攻篮板、预防快攻的妥善布阵。

六、每次传导球的准备攻击,都会制造防守方无法兼顾的空档。

七、攻势应针对球员特性来设计。


三角进攻的推崇者将这套进攻体系与菲尔杰克逊的执教哲学混为一谈,许多人认为三角进攻是由菲尔杰克逊创造的独此一家的高深战术。这个梗也在今年的电影《自杀小队》当中被使用,威尔史密斯扮演的死亡射手在电影中曾讽刺小队长怎么不学菲尔杰克逊的三角进攻团队哲学来拉拢他们。

贬低它的人则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很多人甚至认为三角进攻就是一些模糊的球场原则。他们认为三角进攻只是把球交给巨星,角色球员遵循虚无缥缈的原则随意发挥。(见下图论坛发言)

有球迷认为,只要三个球员在球场上组成三角形,中锋策应传球的三人配合就是三角进攻。 甚至还有人认为,三角进攻就是把球权分给三名顶级巨星。由此可得。F4时期的湖人打的是四角进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读与录像研究,我决定做一期简单的三角进攻科普。希望球迷在阅读本篇推送后可以深入了解三角进攻,在和朋友一起看比赛时候化身懂球帝大杀四方。

正经科普三角进攻 三角进攻=菲尔杰克逊误区1

在很多球迷的印象当中,三角进攻是由十一冠名帅菲尔杰克逊自己创造出来的篮球哲学与进攻战术。然而三角进攻并不是由菲尔杰克逊原创。在他执教公牛时,球队的助理教练----特斯.温特(下图右侧),把这个进攻体系从堪萨斯大学第一次带入NBA。

温特是将这个战术集成发扬光大的重要继承人,它的发明者是名人堂教练萨姆.巴里,温特作为巴里手下的球员充分学习了巴里的进攻理念和执教哲学。

温特在1940年为巴里所执教的南加大效力。在学习了巴里三角进攻的基本站位后,温特把这个进攻站位发展成完备的进攻体系。并将他的智慧结晶发表于1960年发行的教练杂志 《the best of scholarstic coach》

在许多球迷的认知当中,三角进攻仅仅在菲尔杰克逊执教的球队中被推行,并且由于其过于深奥难以被球员理解。但是与媒体渲染的恰恰相反。三角进攻是一种非常基础的进攻站位。

由于其简单而容易理解。在美国高中与大学篮球中被各个教练广泛借鉴。即使在当今NBA当中,纽约尼克斯并不是唯一执行三角进攻的NBA球队。NBA绝大部分教练都借鉴了三角进攻站位,许多NBA球队都会在特定时刻执行三角进攻站位的战术,并在其之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发展。

三角进攻=站位三角形误区2

许多球迷认为,三角进攻就是球员在球场上以三角形的站位,在球场上任意位置站成三角形就是三角进攻。这种误解导致三角进攻给媒体与球迷留下了不严谨,随意发挥,没有固定套路的印象。

事实却与媒体渲染的印象恰恰相反,三角进攻不但有非常严谨的站位要求。而且对三角的位置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由于翻译的不完整,球迷与媒体对三角进攻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三角进攻原名堪萨斯底线三角进攻,国外简称为底线三角进攻。顾名思义非底线的三角站位并不是三角进攻的站位。

底线三角进攻体系的三角形站位非常严格,规定由一名后卫站在底线,与进攻强侧的中锋与侧翼组成底线三角。这是最早的传统的三外线两内线的演变与改良。只有底线-侧翼-内线的三角站位可以被称作三角进攻站位。

传统的进攻站位是三外两内,这种基础站位由于简单易懂依然在国内各种业余联赛中风行。

三角进攻在这种基础站位上为进攻增加了强侧(底线三角处)弱侧(另外两人)。同时每个进攻球员之间相隔15-20英尺,充分利用了球场的空间的同时避免了容易失误的长距离传球。

由此可见,三角进攻并不是随意跑出来的进攻体系或者站位,它具有严格的规定并经过严谨的研究与实践。

除去充分利用球场空间,三角进攻还有其他优点。首当其冲的便是巨巨减轻了中锋内线要位接球的难度。

在传统的三外线双内线站位中,由于只有侧翼一个传球路线,中锋是非常容易被绕前防守,碰上不擅长传球的后卫,中锋得在地位要位接球上花费不少体力。

在姚明巅峰时期,绕前防守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无论在国家队和火箭队,给姚明传球破解绕前防守就一直是一道难题。

三角进攻的最大优点就是极大的降低了中锋破解绕前防守接球的压力,比起传统的进攻战位,三角进攻拥有两条给低位传球的线路---侧翼与底线。

当防守人决定绕前防守中锋的侧翼接球线路时,侧翼可以把球转移至底线。让中锋占据底线有利位置并轻松接球完成得分。

在成功执行一次底线转移后,侧翼在第二次进攻中可以选择假传底线,诱使防守人切断底线传球线路,然后从侧翼传球。

经过几次心理较量后,防守人将不敢轻易绕前,并一直保持在中锋身后防守。这巨巨降低了中锋在地位接球发起进攻的难度。

湖人时期的奥尼尔在因为三角进攻而没有绕前防守的压力,三角进攻站位的支持让鲨鱼打出了历史性的数据和统治力。

三角进攻仅在禅师球队使用误区3

从上面的帖子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球迷认为,三角进攻站位在NBA除去菲尔杰克逊以及他体系下的助理教练或者球员。并没有获得太多教练的认可。但事实上,三角进攻站位被联盟很多球队借鉴并加以改良。联盟中的战术大师像波波维奇以及科尔。都会在自己的战术手册里加上一两套三角进攻站位的战术。

应用1 低位策应

如下图所示,三角进攻在传导到低位以后。并不是单纯的其他球员站在原地看中锋完成终结。在中锋接球后。位于有球强侧的1号位(控球后卫)和3号位(小前锋)将防守人拉至无球侧4号处。为5号位(中锋)拉开单打空间。在5号单打成功率有限的情况下。三人再散开成底线三角阵型。利用挡拆空切制造更多机会(具体战术以及选择由于过于枯燥在此省略,感兴趣者可以观看GIF理解学习,如有疑问可提问主页君)。

纽约尼克斯就在这一回合当中利用三角进攻站位为波尔津吉斯提供了良好的进攻空间。侧翼传球让他在低位轻松接球,底线和侧翼内切来开防守人,为波尔津吉斯一直保持一打一的进攻环境。

这回合的湖人也是利用底线三角进攻站位,底线和侧翼传球后内切为希伯特制造进攻空间。他也争气的单打戈伯特成功得分。

博古特作为低位策应能力出众的中锋并没有太强的一对一终结能力,于是勇士队根据球队自身情况对底线三角进攻站位的做出了改良,在侧翼的格林传球给博古特后,为底角站位的汤普森做无球挡拆。博古特利用传球给被挡空的汤普森完成终结。

这是勇士队对三角进攻低位发起的另一个变化,格林在低位接到侧翼传球后,在底线的汤普森给侧翼的库里挡拆。通过库里吸引两个防守人注意力。做

掩护的汤普森下顺至罚球线并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

应用2 高位弱侧配合

比起从低位发起的三角进攻,高位弱侧的两人配合被温特称「pinch post」。由于底线三角站位吸引了防守极大的重心、高位弱侧的配合拥有极大的空间。执行起来也更简单。比起低位配合,「pinch post」被更多NBA球队借鉴。并在强侧底线三角处的无球跑动作出自己的改良。

下图是pinch post的最基本进攻选择,尼克斯队在罚球线利用有球掩护为弧顶的孔丘后卫创造突破空间命中抛投。

接下来看看下图的站位,有没有无比熟悉

没错,你们心目中对三角进攻不屑一顾的波波维奇,其实也有借鉴这种站位并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比起原始的强弱侧分明的战术。马刺让强侧的伦纳德加入弱侧pinch post配合。并成功吸引防守给邓肯制造空位。

看看下图老鹰队的站位-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老鹰也会偶尔执行三角进攻站位,作为马刺系的教练,布登霍尔泽也借 鉴了三角进攻并加以自己的理解与改良。同样是把强侧投手并入弱侧的Pinch post配合当中。

当然借鉴三角进攻站位的还有

所以请别再说三角进攻只有菲尔杰克逊会用,这个联盟的教练都有学一手啊!

保存图片

三角进攻的变化远不止上述两种,在这两种进攻选择之后还有更多的变化,并不是一篇推送可以说的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期待主页君关于三角进攻进一步的科普。希望你们在阅读过后可以在比赛的某个时刻淡淡的说一句:刚刚这打的是三角进攻,以深藏不露的懂球帝姿态在小伙伴中脱颖而出。


三角进攻是由一侧的组成一个三角的三名队员和另一侧的「两人游戏」所组成的。它不像那些固定的套路,在进攻中充满著自由的移动。根据不同的防守,三角进攻会有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按照老温特的话就是「read and react(解读并反应)」。

在1962年出版的《The Best of Basketball From Scholastic Coach》(《学院派篮球的精华》——笔者译)中有一章是前任堪萨斯州教练Tex Winter写的「The Triangular Sideline Series(边线三角进攻系列)」。是的,这个Writer就是菲尔·杰克逊11次夺冠的进攻战术缔造者——「老温特」,而那一章的核心就是三角进攻。

凭借著三角进攻得初露锋芒,当时温特所在的球队曾经八次打入NCAA八强赛。

不过三角进攻又不是完全的自由进攻,它是一个要求精密间距和站位的结构体系。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了解球场上的每个位置。而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三角进攻所有的战术变化的

运转进攻

一旦进攻三角得以建立(我们以控球后卫切入到底角为例),那么一条由球(小前锋)、进攻轴心(中锋)和篮筐组成的「战线」就形成了。这样就使防守中锋的对方队员,必须待在篮筐与中锋之间。只要那条「战线」存在他就无法离开。

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人们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将球传入内线低位的通道就此打开,小前锋可以轻松的将球传入内线或者说「喂」给中锋


说白了就是先给大当家,大当家受阻就给二当家,两人互换。三当家策应,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你估计就懂了

先说说公牛王朝的三角进攻,三角分别是乔丹,皮蓬,和其他人,所谓其他人是以罗德曼为主。乔丹进攻,受阻就传给皮蓬,或者由其他人传给皮蓬。皮蓬受阻,就传给乔丹,或者由其他人传给乔丹。如果乔丹皮蓬都受阻,就其他人进攻。

湖人王朝的三角进攻,是由费舍尔等人传给奥尼尔进攻,如果受阻,就传给科比进攻,如果都受阻,就其他人进攻。

勇士是杜兰特进攻,受阻传给库里,而且勇士的其他人能力较高,所以说是完美的三角进攻。

至于威力就不用我多说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