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13  

这么说也许很难相信
那晚,是我自己第一次独自在这儿过夜

一般来说
我通常中午来到
也许傍晚离开. 或许晚上. 再不然便是深夜
最多是在白昼转夜华灯初上那刻

我心里头总想著
要想真正的理解一间屋子. 理解建筑
自然必须是与它相处很长一段时间

那是走过春夏秋冬四季
伴过昼夜. 阴雨天. 台风天....等等
除此再加上是独自一人. 或者有同伴之类的差异变数

如此一来
你才能真实地 深刻地
解读出一间屋子能给予人们什么
那些空间中有形与无形间的细微之处

时常有人问我说
你有没有自己住过这里?

住过是住过
只不过还真的没有一个人过

当晚
我逐渐理解了几段时常出现在留言本子上的字句
为何来过的人
有一定比例写出了相似的心境

虽然我是打造静巷的人
但仍有许多部分
当年我仅是依循著自己心里头的想像去做的
能够传递到人们心中几分
并没有太大把握

或许于实际机能多少有其的完整性
但说到底 氛围这种事 
依旧是需要靠感受的
难以诉诸文字

这几年来
静巷多次的进行了细部调整
灯光. 摆设. 视线中景物的修正.  植栽....等
是依据了自身体会去更动的 
基础是近年的心得

那夜
默默地泡了碗面
口味是小时候就很喜欢的统一肉骨茶面
选择一个人静静的吃 不播音乐

相当安静
屋中的气流安稳 
窗外不时传来关于生活这事儿的各类声响
陌生人间的对话 
谁家开了门 谁稍早回家
对面的车子引擎发动了
偶尔一阵鸟叫

在安静的夜晚里 
感官的触手伸的很远 很广
任何一点声音 耳朵都会去抓住

倒水 呼吸 开关灯
就连自己走路的脚步声都变得十分清晰

IMG_1109
 
那晚
我睡在我最喜欢的房间里
我始终喜欢这样的安排
床后边是院子旁边是张书桌
书桌面窗 床背对著院子
我打开点窗 让带著凉意的风穿过纱窗来到室内

下雨会不会更好
下著雨的夜坐在这桌前写些什么
应该很合适
半夜睡觉则是伴著雨声入眠
旧时代里深刻的记忆画面

IMG_1120
桌上的台灯
原先有点刺目. 今晚换上调光器
省电与否暂且放一边去吧
能够自在地调整强弱才是重要的事 
就如同摄影时的曝光一般
明暗左右了氛围 色温则起了加强作用
控制环境 也掌握情绪

这儿果真还是缺了点吊挂架 置物架什么的
其实很早就发现了 
只不过却是一直懒而没去解决
也许书桌的左侧应该来个衣架 可以吊挂外套的那种

屋外的黑 室内的昏黄
一下子把人拉进了另一个时空 
是种错觉

睡的时间不长
不过睡的好


-------------------------------------------------------------------------


一早起床后
走出房门进到厕所
打开水龙头 用冰凉的水洗脸刷牙
十分精神

回房拿起挂在椅背上的衬衫  
将扣子一个个扣好
走进客厅 把室内的电源开关寻过一遍
准备起身到外头牵车去

知道这屋子是朝南的
东边在哪很清楚  但却没有一次像这早晨正对那道光
清晨六点多 太阳出来一会儿了
耀眼的日光和云朵交织在一块 
是幅很美的画面

又是美好一天的开始
我心里头是这么想著

那头由于还在重划 
视线所及之处视野辽阔
眼前尽是二层楼的矮房四十年老屋
又是一幕不真实的场景

打开车门坐上车
终于 这段旅程结束了 
回家 准备接孩子上学吃早餐去

改天吧
有机会再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