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破小没有未来」的话题很红,但是,另一个坑却被大家忽视了——老破大。

这可能,会是一种即将率先完成历史使命,退出房价上涨竞争游戏的房子。

01

降价13%没人接盘的市区大宅

上个星期,有一个广州的老朋友来向局姐咨询房产投资,顺便吐了个槽。

「广州市中心的老房子确实在降价。」

然后还补上一句:

「我海珠区的房子从去年9月卖到现在,从460万降价到400万,还没有人要!」

半年降价幅度超过13%!局姐有点小小的惊讶。

要知道,广州的二手房价格一直比较坚挺,去年市场转凉,都没有明显降价,到了今年年初,因为调控预期松动,全市的二手房成交均价,比起去年年中,甚至还有些小小的上涨。

那,是什么让他的房子逆势直降60万,仍无人问津?

一追问才发现,这套房子位于海珠的老城区,周边配套超级成熟,但是楼龄超过20年,没有电梯,面积超过120平米,而且学位非常一般。

「总价超过了400万,有这个预算的,可能宁愿去买别的新一些的房子了。」

老朋友有点懊恼。

最近,「老破小没有未来」的话题很红,但是,另一个更大的坑却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老破大」。

02

老破大的尴尬:高价低配

讲真,老房子,作为一种投资风格,在一些投资圈子里已经风行了很多年。

大致的操作是,购入老房子之后,装修翻新,然后加价卖出,能够获得比普通投资更高的溢价。

但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这种投资方式已经不太奏效了——老房子便宜买进来没问题,但要想卖出去,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投资房,无论被炒多少轮,最终都是要一个自住客来买单,兑现所有价值的。

但房子本身已经不是稀缺品了。

有数据显示, 20年来,中国一共卖了138亿平米的商品房,截至2018年,总存量居住面积突破了261.2亿平米,人均住房面积高达40.8平方米,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的房产,达到1.13套。

嗯,至少从数字上来看,中国家庭已经不缺房子了。在更多选择的情况下,买房也会有「消费升级」,产品本身的质素变得异常重要。

那么,相比起新房,对于自住需求而言,老房子的优势在哪里?

一般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低价+配套齐全。

楼龄二十年以上的老房子,没有电梯,没有小区管理,户型陈旧,楼间距小,采光通风都不如现在的设计,但大都处于一个城市最初的中心,公交地铁,饭店菜市,生活配套超完备,只是基本都是一个城市最初级的模样——狭窄的街巷,门面逼仄的店铺,以及,见缝插针的停车位。

当然啦,你可以说这是「美好的旧时光」。

低配版的房子当然相对低价。从这点来说,老破小依然是刚需上车的好选择之一——至少,所有的配套都已经兑现,明明白白,所见即所得,不用等周边的空地变成购物中心,也不用担心还在纸上的地铁线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在小区周边落地。

但是,老破大就很尴尬了。

毕竟,老破小有的缺点,比如楼龄长,没小区,没电梯……老破大基本都有,但老破小最大的优点——比如说,价格便宜,适合上车,不好意思,这个,老破大真没有。

而且,随著城市的扩张,旧中心的城市界面逐渐破落了,新的城市中心早已崛起。

在广州多年,局姐看著这座城市的中心一路东移,从越秀到天河,珠江新城从大块大块空地中拔地而起,而深圳的中心一路西进,从罗湖到福田,再到南山和前海。

说好听些,旧城区越来越市井越来越有生活气息了,说得不好听,真的有向贫民区靠拢的倾向。

一面是陈旧的楼梯房,出门是狭窄的街巷,没有公共空间,车只能停路边;一边是崭新的城市,宽敞的街道,公园和大型shopping mall。城市中崛起的new money从小衣食无忧,手握六个钱包,他们会选择在哪里生活,好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更何况,旧城区的老破大总价那么高,不如去新区或者近郊,买个带电梯的次新房。

至少住著舒服,停车也不成问题。

03

可能被政策"吃掉"的生存空间

如果出售困难,没办法靠买卖盈利,那就只能博租售比。

老房子的价格低,位置好,配套齐全,租售比一般都比新区好,这是实话。

但是,在租赁市场,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永远是最好出租的,也是租售比最高的。动辄一百多平的老破大,三四个房间,租售比不高,负担得起租金的家庭也不多——他们基本都有买房的能力了。

当然了,解决方法还是有的,可以群租,或者租给自如这种二房东。

但是,根据当下的政策走向,政府将建设大量的公租房、并鼓励企业建设长租房,租赁体系与商品房体系未来的比例会是一半对一半。可以想像,租赁体系将逐渐接纳一大部分基层人员的住房需求。

到了那时候,住起来不舒服,流动性又差的老破大,该怎么办?

04

几点提醒

当然,以上所有,都是一个面上的分析。

具体的房子,还要看具体的情况。

有的老破大是带优质资源的,最明显的,是优质学位加持。

房价当然是有支撑的。

在咱们这儿,学位房三个字,本身就是块金字招牌,如果学校的质量够硬,学位房基本只涨不跌,还一房难求。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近年来,有一个关于学位房的重要政策调整方向,是单校划片改为多校划片。

通俗一点说,你买了个学位房,买的时候,这个房子本来是对口一所名校,百分之百可以入学,结果,在你孩子入学之前,政策一变,房子忽然变成对应片区内所有学校,好的不好的都有,无论是摇号派位,还是打分排队,总之,就有上不了名校的可能。

这个政策已经在北京市海淀区落地了,在别的地方什么时候会落地?不知道,真得拼手气。

还有的老破大是有可能遇到旧改的。

这就属于天上掉了个馅饼,正好砸在你脑袋上,稳赚不赔。

但是,现在棚改正在整体收紧,加上拆迁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如果你不是有特别的内部信息,还是不要去博这种小概率事件了。

毕竟,在限购限贷的当下,对于买房的我们来说,每买一次房子,都可能是人生最大的一次投资机会。

资金本身也是有成本的,把钱投向比较大概率能赚钱的机会,才是最稳妥的。

所以,珍惜机会,少踩坑,慎选老破大。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