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区块链产业年鉴》报告显示,随著区块链领域的快速发展,众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区块链,开始涉及并大力布局相关方面的业务。并且在2018年区块链高薪清单上,显示区块链人才市场火爆程度惊人,平均月薪高达1.8万,最高月薪超过10万。

区块链产业年鉴

目前区块链的当务之急不是加密数字货币,也不是区块链又有了什么新的应用,而是区块链人才储备。通过《区块链产业年鉴》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比较顶尖的高校都已经在近两年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通体来说,课程的内容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区块链思维,能够比较深刻和全面的掌握区块链底层系统性的学习,为日后区块链真正的落地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培养实用型人才。

从2018年现有的网路数据表明,2018年上半年区块链相关岗位的需求时去年同期的6倍以上,并且区块链岗位的薪资待遇要远高于互联网同级别岗位。以下列举了几个2019年区块链行业最热门的岗位。

区块链技术

平均薪资

20k—40k(一线城市)15k—30k(二线城市)

区块链是一种分散式存储的记账模式,这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落地,比如开发公链、私链、联盟链等;比如开发加密数字资产钱包等;比如开发挖矿游戏等;比如开发DAPP应用等。这些应用研发仍然离不开区块链技术人员的,但是现有的互联网程序员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到的。如果有人将区块链的产品实现逻辑应用到技术开发上,那么这样的程序员在区块链行业一定是高薪!

区块链运营

平均薪资

8k—15k(一线城市)6k—10k(二线城市)

把运营放到区块链最受欢迎岗位的第二位,仅次于技术的重要地位。按照互联网的运营分类,主要有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商户运营、项目运营、内容运营、APP运营、数据运营、平台运营等。几乎所有区块链公司都缺运营,区块链公司为招揽运营,开出的月薪普遍比互联网行业高,保守估计平均月薪至少在20K上。

区块链市场、商务

平均年薪

10k—15k(一线城市)8k—10k(二线城市)

商务不管是在互联网行业还是区块链行业,都是一如既往的受欢迎。据《区块链产业年鉴》了解到,全球正在刮起前所未有的区块链风暴,区块链将打造新一代价值互联网体系,数字资产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投资渠道,资本市场博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加入我们,加入区块链行业,投资于未来,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区块链产品经理

平均薪资

15k—25k(一线城市)10k—20k(二线城市)

把产品放到第四位,不是因为产品不重要,而是技术、运营、市场的需求量更大,但是在区块链行业,最缺的岗位就是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

因为技术开发需要有产品的原型指引,市场和运营的推广合作等需要有落地产品的支持。产品经理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及总结能力,对数据敏感,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用户需求能敏锐的察觉,具备需求分析能力及产品规划能力。在区块链公司,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却太难得了。因为去中心化的产品思维是需要门槛的!

区块链记者

平均薪资

8k—15k(一线城市)6k—10k(二线城市)

作为区块链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对区块链记者这个看似不平凡的岗位的第一印象,用镜头展现事实真相,用笔杆书写社会百态。

区块链记者可谓是香饽饽,这与区块链的火爆程度有关,当然区块链媒体更是少不了的存在。再加上,区块链内容人才急缺,月薪3万招聘区块链记者已不足为奇,有区块链技术出身的记者或编辑,甚至可以开出高达60万的年薪。

在这个人才最为紧缺的时代,在这个区块链行业即将全面普及的时代,如今区块链走向大趋势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再一次提升从业者的薪资待遇。

据《区块链产业年鉴》了解,由于区块链领域处于发展初期,在众多领域的实际应用都尚未成熟、成型,加之存量人才十分紧缺,未来必定是区块链最好的时代,年轻一代的我们正处于这个风口上,趁现在好好的去拥抱区块链技术,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成功!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会加大对区块链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区块链领域人才的需求,国家对区块链人才的培养也会加大投入和给到更多的机遇。

《区块链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全球区块链产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性、资料性大型工具类图书,并逐年连续出版。是基于对全球区块链行业的持续观察和研究,以及企业访谈、媒体对接、从业人员调研,对当下的主流区块链行业生态圈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年鉴内容涵盖全球区块链人物、媒体、应用、机构、教育、产业园、资本、交易所、超算服务、工具、底层公链、技术服务等12大类别的区块链生态内容,对满足全球政府、企业、从业人员对区块链行业信息的需求,弥补全球区块链行业资料的缺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区块链产业年鉴

年鉴由中国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将联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互联网路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日本金融服务局FSA、韩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部、英国区块链协会(BBA)、联合国区块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瑞士Crypto Valley Association(加密谷协会)、法国国家信息与通信委员会(CNIL)、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等联合指导下,中国区块链产业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自链学院与梧桐智库联合出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