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財經APP記者 李卓玲

3月28日,比亞迪在北京舉行春季新品發佈會,會上,比亞迪宣佈BNA架構全面升級。同時,比亞迪旗下燃油、DM、EV純電三大矩陣同臺亮相,共計9款王朝系列新車進行發佈,其中6款爲新能源車型,可見新能源依然是比亞迪重點佈局的領域。而密集發佈新車的背後,是其對新能源補貼退坡及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緊迫感。

據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24.78萬輛,完成了2018年初既定的20萬輛銷售目標,同比增長282%;而燃油汽車累計銷量爲27.29萬輛,距2018年年初既定的40萬輛銷量目標有一定距離。而進入2019年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領域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前兩個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3,097輛,同比增長174.73%,市佔率進一步攀升至約30%,比亞迪此前已經陸續推出e6、秦、唐、宋等多款新能源車型,在混動和純電各級車型均有發力.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高速增長,目前卻成爲比亞迪盈利下滑的原因之一。據其日前發佈的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80億元,同比下降31.63%,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5.856億元,同比下滑80.39%。對於產品銷量與淨利潤的走勢相反,比亞迪方面的解釋是,受行業下滑帶來的激烈競爭,燃油車業務的盈利水平有所下降,給集團盈利帶來一定壓力。而隨着今年補貼的進一步退坡,比亞迪將面臨的壓力或更大。

汽車行業分析師羅磊對時代財經表示,在今年的補貼新政下,比亞迪與其他車企一樣都會遇到較大的影響,尤其是盈利能力。“過去大多車企太依賴政府補貼了,而隨着補貼的退出,企業應思考如何利用市場機制來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先進生產力。”

爲了化解補貼退坡直至取消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比亞迪亦正謀求新盈利增長點。比亞迪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面對補貼退坡,將自行消化退坡帶來的成本上漲,不上調終端價格。經過多年的發展,比亞迪通過全產業鏈技術儲備、車型系列及車型矩陣、e平臺的對外開放及共享等措施,將有效地攤薄研發和生產成本,具備一定的規模效應和抗風險能力,可較好的應對補貼退坡。在電池業務實現外部和內部供應,並通過規模效應把成本分攤,成爲公司未來盈利的重要利潤增長點。”

而此次春季新品發佈會,比亞迪一口氣上市9款新車,包括唐燃油六座版、唐DM六座版、唐EV、秦Pro手動超能版、秦Pro DM超能版、秦Pro EV超能版(預售)、新款宋MAX、宋MAX DM、元EV535等,包含燃油、DM、EV純電三大矩陣的9款車型。通過對部分在售電動車的快速迭代,也有助抵消補貼退坡帶來的風險。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品發佈會上,比亞迪“高階智能汽車孵化器”的BNA架構再進化,包括全擎全動力智造平臺、新能源技術全面升級、AI智聯平臺突破想象、自動駕駛平臺最新成果,將爲旗下新車型提供更多可能。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表示,“這次春季新品發佈會,對比亞迪來說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最終我們獲得了成功,這背後的核心是我們對自己產品的自信。之所以在選擇3月28日這個節點發布,因爲我們認爲中國車市整體需要一個提振,整個中國車市還是在一個轉型期,我們希望給用戶帶來真正強大的好產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