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原本琳琅满目的店招逐渐变得整齐划一。最近,上海的一处更换店招工作,又成了网友们调侃的对象。

  有网友发帖称,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街道边店铺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看上去很不美观,还有网友吐槽是“墓地风格”。随后官方回应,经现场核实了解,是因区工人文化宫在外立面整治过程中,对店招店牌设计的颜色搭配考虑不够周全。静安区诚恳接受网友意见,并责成区工人文化宫及时整改。

  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街道边店铺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被网友吐槽是“墓地风格”。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店招,不仅仅是“一块招牌”,还蕴含着文化传承、承载着当地人的城市记忆。如今,统一样式的招牌固然整齐,但就像被人们诟病且嘲笑的“网红脸”一样,不能说不好看,但是“流水线”般的统一模样,总让人觉得缺乏生气、没了个性、少了积淀。

  从市容管理的角度看,要求商家店招整齐、规范没有错,错的是一刀切。对此就有很多人都想到了邻国日本。日本对于店招的限制林林总总,但在明确的标准范围内,店家也有足够的自由度去设计自己的招牌。正因如此,在东京街头很难找到两块相同样式的店招,形形色色的店招更是成了当地一景。

  反观我们的市容改造,整修后漂亮吗?不见得。商铺老板们乐意吗?不见得。为什么要改?无外乎简单的统一式管理使然。笔者认为,对于市容整治,尤其是店铺招牌改造,也应纳入听证范畴。改不改、该怎么改,还是多听听百姓的声音。

  4月3日《今晚报》8版

  海河传媒中心今晚事业部出品

  作者:杨任

  编辑:陈思成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