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鹗:都更案的事先协商机制不足
李鸿源:将检讨程序上权利义务有无充分告知

【联合报/记者郭安家/台北报导】

士林王家都更拆屋案引起轩然大波,不少都市计划学者认为,都市更新条例漏洞百出,除第卅六条「拔钉子户条款」引起争议,另外有两条法令涉及违宪,对此学者将与立委合作提出修法。

政治大学地政系教授徐世荣说,都更条例有结构性问题,第廿五条之一及第廿二条,设定比例表决机制来进行都市更新,也提供权利让建商征收土地,都违背宪法保障人权的精神。

徐世荣说,房屋合建属于民间私领域事情,理应由民法规范,但第卅六条允许双方谈不拢时,政府可介入强制执行,这是一件非常怪的事情。多位国会助理已积极联系民间学者,未来很有可能会要修改整套法令。

台湾大学城乡所教授夏铸九也说,文林苑还在进行都市更新流程,但预售屋已销售一空,由于其中牵扯庞大的违约金,更让中央营建署难从中插手。

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理事长黄瑞茂也同意,这样未解决土地问题,就推出销售的情况,以致骑虎难下,政府应要加以控管。

政大地政系教授张金鹗观察,王家起初没有积极表态,为吓退建商又提出两亿元补偿金,建商态度转强硬,加深双方冲突;由此可见,都更案的事先协商机制不足,非营利组织应进入社区协助民众。

黄瑞茂认为,建商本来就有义务整合民众意见,支持或反对的声音都在反映市场需求,但「全世界大概只有台湾用表决方式决定都更」,甚至进一步拟出「拔钉子户条款」,这些都需要修改。

【记者李顺德/台北报导】内政部长李鸿源昨晚表示,内政部已注意到台北市文林苑的都更争议,将检讨程序上是否有让王家表达意见的机会,或权利义务有无充分告诉王家;并将检视是否修正都更条例。

李鸿源说,都市老旧社区要新生,都市更新是必要手段;但一个都更案,要做到住户百分之百的同意,有其困难;邻国如韩国、新加坡,只需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住户同意,都更就可进行。

李鸿源指出,据营建署长叶世文陈述,文林苑王家在都更计划公告前未表达异议,致被划在都更范围内;都更计划公告后再表达异议,就难以补救了。他说,对政府而言,这是非常两难的,都更是地方自治事项,内政部只能检视制度与法律面。

图/联合报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