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家了!请点这里继续
(工具邦 技术提供)
我搬家了!请点这里继续

cover2.jpg

 

旅游日期:2016.02.10-2016.02.21


缅甸行程总览上篇 从仰光走到了蒙育瓦,这篇就让我们从曼德勒和周边古城说起,一起看看迷人的敏贡、僧院和乌本桥落日吧!

 

 

myanmar_map_route-01.png

图|缅甸12日简易行程,这篇网志就让我们来说说曼德勒与她周边的小城吧!

 

 

16 Day6 曼德勒Mandalay

敏贡城Mingun (敏贡佛塔Mingun Paya/ 敏贡钟Mingun Bell/ 欣华梅塔Hsinbyume Paya)Nayon Ice Cream 曼德勒市区(玛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 喜迎宾僧院Shwe In Bin Kyaung/ 金色宫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ya/曼德勒山Mandalay Hill/皇宫护城河)

2.png住宿:曼德勒Dreamland Guesthouse

 

IMG_4955-107.jpg
图|往敏贡船票售票处

 

作为缅甸的第二大城(同时也是华侨的主要聚集地),曼德勒Mandalay其实是个不特别美丽的城市。虽然在皇城时代,她曾是工匠聚集的城市,孕育发展了缅甸的艺术文化;虽然今日的她,仍被誉为是缅甸的「文化艺术之都」。但老实说,走在城市间实在很难说服自己曼德勒衬得上这称号啊。垂直平行的柏油道路、无趣的混凝土建筑、繁忙紊乱的交通与不绝于耳的喇叭声。只消几眼,你反而很快理解了为什么乔治欧威尔说曼德勒是一座「令人讨厌的城市」。不过讨厌归讨厌,曼德勒仍是多数旅行者来到缅甸必定会停留的城市。

 

当然,旅人前往一个城市可能有上千种不同的理由,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但吸引了我的,是她作为交通枢纽的身份。曼德勒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了游历伊洛瓦底江畔数个小城的绝佳本营。而这天早上,我们要拜访的第一个小城便是位于江畔的敏贡Mingun

 

【敏贡Mingun】

20160215063942_IMG_5391-2.jpg

图|往返于伊洛瓦底江的交通小船

 

往敏贡的方法有好几种,其中最方便也最受游客欢迎的,莫过于搭乘每天早晨从曼德勒26th St.游客码头出发的交通船。大抵是因为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早晨的码头相当热闹。登记了护照取了船票,不久后就看到交通船悠悠抵达。而缅甸人所谓的「码头」也相当有趣,只见船靠岸后,工作人员将长条木板往岸上一丢当作踏板,船员分站两侧手持长竹竿充作把手,这也就算是个码头了。

 

由于游客众多,建议可以早些上船,因为上层有著铺著小毯的竹制躺椅完全就是VIP席mous_shy!航行过程中,船家会贩售些摄影集、饮料等产品。但一如其他地方,他们也不过分推销,也就是提供你参考看看,想买就买,不买他们也就默默收回,干脆的很。躺在躺椅上吹著风看著伊洛瓦底江的风景,只能说真的是享~~受~~啊~~(舒服到我10分钟后立刻不小心睡著哈哈哈)

 

Untitled.png往敏贡的交通船每天早上09:00从曼德勒出发,13:00从敏贡返航。船程约1小时,来回票票价5000 Kyats/人。需携带护照登记

 

IMG_4998-108.jpg
图|崩塌到只剩两颗大屁股的辛特遗址

 

往敏贡的航程不算长,短短一小时我们就靠了岸,与此同时,岸上招揽生意的驴车主人们也正蓄势待发。不过呢,敏贡就是个大约只有1,000人的河边小村,主要景点由南而北依序是敏贡佛塔Mingun Paya敏贡大钟Mingun Bell、以及欣华梅塔Hsinbyume Paya。用手指测量了下手中旅游书的比例尺,发现三者间由头至尾不过大约1公里的距离,而且都位于大街两侧。若不是特别想体验驴车,靠双脚绝对足以。

 

Untitled.png在开始参观之前,每个人都得先购买5,000Kyats的敏贡联票。可用于敏贡当地所有景点,不过过程中也没人查过票就是了。

 

IMG_5006-109.jpg
图|敏贡佛塔外观

 

IMG_5038-110.jpg
图|敏贡佛塔顶部的风景

 

IMG_5051-5-111.jpg
图|敏贡佛塔与伊洛瓦底江

 

▌敏贡佛塔Mingun Paya

买完票后走没两步,敏贡佛塔立刻印入眼帘。虽然今日的敏贡佛塔看起来平凡无奇,仅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方形建筑。但在建造之时,这儿可是被规划成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只可惜,随著下令建造的国王于1819年逝世,这座佛塔成了永远的未完成。现存的方形建物不过就是当初规划中的三分之一。

 

佛塔内部就跟所有蒲甘的佛塔差不了多少,倒是佛塔旁有一条小径通向顶端,大约10分钟脚程便能一览伊洛瓦底江的风光 good_hand。 (不过因为佛塔部分崩塌,所以上头不免有些崎岖,有些地方还有需要跳过去的巨大裂缝,大家千万注意脚边。)上头可以轻易看到最远的欣华梅塔,在心里估了估,立刻觉得安心。这距离就算是我们这种脚程奇慢/喜欢东摸西摸的拖拖拉拉组应该也可以轻易征服吧。

 

IMG_5067-112.jpg
图|敏贡大钟

IMG_5079-113.jpg
图|敏贡大钟内部

 

▌敏贡大钟Mingun Bell

离开佛塔走个几步,很快便到了下一个景点:由同一位国王于1808年所铸造的敏贡大钟Mingun Bell。由于这位国王莫名的相信「大就是美」,所以敏贡大钟也是个不合理的尺寸。3.9m高,4.8m宽,90吨重,完全是钟界巨人!这口铜钟维持了世界最大钟的宝座好几十年,可惜近年来被中国平顶山上的吉祥钟给取代了。

 

是说我个人还是觉得钟会响就好,做这么大真的是没有比较美啊 1957697083 (而且太大了敲起来多累呀)大钟周围有数个敲钟的木棒,有闲情逸致可以挑战一下撞钟。如果跟我一样明明总是吃很饱,却完全是虚胖,连缚鸡的力气都没有,Lonely Planet倒是提供了另一种与大钟互动(?)的可能,那就是钻进大钟内部体验一下环绕音响的感觉。没错,就是像上图那样!但老实说我听完以后...恩...不是太懂...noun_294533_cc.png???但我想从古至今被骗进钟内的人应该不少,看看那(错误示范好孩子不要学的)满坑满谷的留言与涂鸦,我们不孤单!(因为不能留言只好拍照存证,证明我们也是被骗过的!)

 

IMG_5106-115.jpg

 

IMG_5146-119.jpg 
图|欣华梅塔Hsinbyume Paya

 

▌欣华梅塔Hsinbyume Paya

敏贡的最后我们来到欣华梅塔Hsinbyume Paya。这个佛塔据称是Bagyidaw国王为了纪念他因难产而死的第一任王妃-白象公主Hsinbyume而于1816年所建造。

 

虽说人们总爱听景点背后的故事,但真正让这个佛塔出名的,倒不是白象公主(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多特别的传奇故事),而是它本身的奇特外形。整个佛塔由下而上一共七层,波浪壮的墙垣层层堆叠,全是亮眼的雪白。七层台阶,据说代表著佛教信仰中,宇宙中心须弥山Mt.Meru的七个主峰。不过比起须弥山,网路上的人更喜欢把它比喻为奶油蛋糕塔。而我本人呢,也觉得它横看竖看,都比较像鲜奶油蛋糕!(超没礼貌)(国王崩溃)

 

在来敏贡之前,这其实是我最期待的景点,可以说我是为了它而来的也不夸张。毕竟层层叠叠的雪白佛塔,感觉就很奇特很梦幻阿!但到了现场,怎么说咧,有时候人生真的是相见不如不见罢。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它离「雪白」这个形容词其实有点远了...现在的欣华梅塔大概是个被洒了一把沙的鲜奶油蛋糕(?)。

 

 

敏贡的三个景点就这样了,不知道是不是胃口被养坏了,老实说总觉得有点平淡(?)现在回想起来,整个上午的行程里,会让我怀念的好像只有船上吹风放空的时光 1957697083

 

lines.png

 

【曼德勒市区Mandalay】

在敏贡打混了半个上午,下午我们回到市区准备来个机车半日游。

Untitled.png 透过Dreamland Guesthouse租用的机车一天的费用为 10,000 Kyats

 

在曼德勒市区骑车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很难。

 

简单的地方是,曼德勒是个 经过规划的城市,街道皆按照数字顺序命名。东西向使用60以下的数字,越南边数字越大;南北向则是使用60以上的数字,越西边数字越大。市中心就是大概在21-35th St. 和 80-88th St之间的区域。而地址的辨认也很容易,例如 68th St, 21/22代表的就是这个建物在68号大街上,21街和22街中间的街区上~总之是一个路痴如我都能顺利找到想去地方的都市:-P

 

难的地方则是,就如同所有东南亚国家,曼德勒的交通也是 一团混乱。整条街上满是机车汽车与不绝于耳的喇叭声。不过作为高雄孩子,这是吓不倒我们的!(才怪 ) 好啦,老实说我真的被吓惨。不夸张,我大概跟少女贰号确认了十几次我们这样骑上路不会有生命危险才下定决心租车a582f947cf81039376cc5eea55720fdb

 

IMG_5588-146.jpg
图| 要在曼德勒骑车实在是需要一点勇气


好在少女贰号不亏是贰号,别的优点不敢说,至少四肢发达这部分没什么问题。

 

在上路数十分钟后,她速速抓到了诀窍。在此就跟大家不藏私(?)分享一下:根据少女二号的说法,在曼德勒骑车只有一个要诀:不要怕!

缅甸人按喇叭,你就跟著按,按得比他凶。

缅甸人直行,你就跟著走,坚定的走。

 

虽说大家喇叭按的凶,骑的猛,但缅甸人骑车其实是乱中有序。原则上就是喇叭按得很大声、坚定前进的人先走。他们跟台湾不一样,不太会抢路,也不会想跟你尬车;只要你顺顺骑,想超车or转弯时按按喇叭,当地的车其实是会让路的。(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我们是外国人,他们也不想撞死我们惹麻烦220513472_30*30.png

 

同理,如果你骑到一半听到后面or左右传来很大的喇叭声,不要害怕,他们没有要催你或逼车的意思,对他们而言喇叭声就像是提醒,提醒周围的车他要有所动作了。所以这时你就放慢速度,Let缅甸人Do whatever they want. 然后你就可以一路平平安安了。(原则上啦)。

 

IMG_5225-123.jpg
图|玛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整个佛寺都金光闪闪

 

这个下午,我们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玛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喜迎宾僧院Shwe In Bin Kyaung金色宫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ya曼德勒山Mandalay Hill日落皇宫护城河。我得说,这样走下来其实是有一点点赶的。建议玛哈穆尼佛寺还是跟隔天的周边古城一起走比较刚好。

 

▌马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

如同上面所说,回到城区后,我们决定先直奔最远的马哈穆尼佛寺。(再次强调,这个景点如果隔天有安排参加周边城市的Tour,是可以留待明天的,不要像我们一样第一天赶得要死,结果第二天早上又被带来一次...)

 

这个金光闪闪的佛寺可说是曼德勒信仰的中心,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个信徒前来祈祷供奉寺中那尊著名的坐佛。对信徒而言,这是个据称有2000年历史的庄严佛像;对观光客来说,这是一个因金箔与清晨的洗脸仪式而特别的佛像。清晨我们起不来,那就单纯看看佛像吧。要找到佛像非常容易,只要顺著人群的方向望去,在那个金黄璀璨的壁龛内,便是佛像的所在。只能说佛像本人长得蛮特别的(?) 由于虔诚信徒几世纪以来不断的在佛像上贴金箔,目前整个佛像除了脸部外,满是金黄的坑坑疤疤。(据说金箔已经有15公分厚...感觉好像很值钱XD(误))

 

IMG_5213-122.jpg
图| 玛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贴满金箔的大佛

 

缅甸人的虔诚似乎总在这些佛像与佛寺上得到体现,无论生活是好是坏,恍若只要贴上了一片小小金箔再加上诚心祝祷,生活便又有了希望。虽然也很想凑个热闹贴个金箔,但作为女子,我们只有远观的份。没办法,即便这世界再怎么努力疾呼男女平等,似乎总会有那么些地方,是这些声音怎么也穿透不了的。作为个过客,也只能尊重了。


Untitled.png 玛哈穆尼佛寺每天早晨04:00都会对大佛进行洗脸(脸部抛光)仪式,确保大佛每天都可以a8051d278116d6be1211193a7ac47e03容光焕发(?!)a8051d278116d6be1211193a7ac47e03
Untitled.png 玛哈穆尼佛寺参观免费,拍照费用 1,000 Kyats。另外如果有租机车,必须停到附近的停车场,价格是100 Kyats/次。

 

IMG_5229-124.jpg

 

IMG_5247-125.jpg
图|喜迎宾僧院Shwe In Bin Kyaung

 

▌喜迎宾僧院Shew In Bin Kyaung

虽然没有金箔可贴,但至少僧院对我们敞开。

 

喜迎宾僧院,又称为柚木寺,是两个富有的玉石商人在1895年所建造。和缅甸多数张扬的寺庙不同,柚木寺相当的低调。僧院的入口就隐藏在一排屋子之中,我们来来回回骑了好多趟都不得其门而入,好在最后得到路旁的好心人指点才得以一窥其面貌。大抵是因为这样,僧院的游客意外的少。整个院落相当安静,只有四处探头探脑的我们与一组在廊下静坐著的西方情侣。

 

虽然建筑本身相当小巧,而且不知是否因为年久失修,地板踩起来嘎吱作响,感觉随时会崩塌mous_---,但这儿的装饰可一点儿也没马虎。楼梯栏杆、屋顶飞檐、建物大门,无不覆满精致的木制雕刻。若想在曼德勒寻一个能够安静发呆的地方,到柚木寺来吧。

 

IMG_5345-132.jpg

图|金色宫殿僧院  
 

IMG_5321-129.jpg

 

IMG_5328-130.jpg

图|金色宫殿僧院内部 

 

▌金色宫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

若想看柚木寺庙又嫌喜迎宾太远太旧?那么城中心的金色宫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不失为另一个选择。它大概可以说是喜迎宾僧院的豪华版,一样的柚木建筑,一样嘎吱作响的地板。不一样的是,这里室内的柚木皆被漆上了金色的漆。一般来说,我对金光闪闪瑞气千条(?!)的东西向来是不太有好感的。幸好这儿的金漆在年久失修的状态下有那么点斑驳,加上室内光线昏暗,这才使得这寺庙留住了沈稳大气。

 

另一个不一样的点是,它最初并非作为僧院而建造。历史上金色宫殿僧院原本位于曼德勒皇宫之内,是敏东王的寝宫。但据传他在里头驾崩后,魂魄流连忘返,继任者锡袍王不堪其扰,遂决定将整个寝宫拆解迁移至宫外重组为现在的僧院。(简单来说就是闹鬼啦)那是1880年发生的事,但不管是锡袍王或是其他人都没料到的是,这一迁,拯救了这整个宫殿。因为二战期间,曼德勒遭受严重轰炸,旧皇宫几乎全毁。仅有金色宫殿因祸得福,由于被搬迁至现址,因而得以保存。而它也是旧宫殿群中,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建物。


Untitled.png 要参观金色宫殿僧院必须得购买曼德勒套票 10,000 Kyats. 这个套票包含了 Amarapura, Inwa茵瓦古城, Pinya, Paleik, Shwe Nan Taw Kyaung金色宫殿僧院, Mya Nan San Kyaw Royal Palace曼德勒皇宫, Sanda Muni Pagoda山达穆尼佛塔, Kuthodaw Pagoda固都陶佛塔, Kyauk Taw Gyi Pagoda, Mandalay Hill曼德勒山等地。 票的效期为5天,各景点不分售。若有打算逛逛曼德勒与周边小镇的话,用到这套票的机率蛮大的。

 

 

IMG_5425-136.jpg

图|固都陶佛塔群

 

IMG_5398-135.jpg

图|固都陶佛塔群模型

 

▌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goda

虽然上面的景点走了一圈后,太阳已经微微西斜,但在看夕阳前,我还有一个必须得看的景点: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goda。理由很简单,因为这儿号称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书

 

最初我看到这形容时,脑中冒出的第一个画面,是一本被玻璃罩著的巨大书籍。然而再仔细一看,很快就发现此书非彼书。729座白塔,白塔内藏著729块石碑,石碑上刻著729段经文。这才是你在固都陶会看到的「书」。据说这729块石碑恰恰好是15册的大藏经,刻了整整九年才完工。(虽然我看不懂经文,这「石书」跟我想像的「书」也有很大落差,但数大便是美嘛。这堆整齐排列的白塔还是颇美颇壮观的。good_hand)

 

除了这书以外,附近的山达穆尼佛塔Sandamuni Paya也有一片这样的碑林,上面刻了藏经批注。虽然很想顺路看看,但眼见再拖下去就要改看夜景,只好忍痛放弃速速往曼德勒山奔去。(要知道,在缅甸这样「相对纯朴」的地方,山上的夜景通常是不会好看到哪去的呀)


Untitled.png 固都陶参观免费,但若有租机车,必须停到附近的停车场,价格是300 Kyats。

 

IMG_5436-137.jpg

图|通往曼德勒山顶漫长步道的入口

 

▌曼德勒山Mandalay Hill

要上曼德勒山,有三种方法:

体力好的,大可以爬个1739级台阶,除非你是龟兔赛跑的兔子,不然一个小时通常能到顶,但我们向来走懒人路线的,要我爬不如掐死我;稍有预算的,山脚下会有许多三轮车啦,皮卡车啦,机车啦各种车等著做你生意;而最后一种呢,便是跟我们一样自己骑车杀上去啦!

Untitled.png三轮车大概是3美金来回,也不算太贵。不过速度听说跟自己爬山差不多就是了 1957697083

 

整个上山的过程嘛,只能说不亏是热门观光点,简直是层层剥削。首先,骑著机车的你得先替你的车缴交 200 Kyats的过路费;到了山顶,停车费再 200Kyats;然后是人类的门票 1000 Kyats/人,最后再给保管鞋的小费 100 Kyats。一连串的散财后,就能见到曼德勒市区在眼前展开啦!(好啦,不要看一直缴钱好像很可怕,其实上面那一堆钱加起来大概也就是台币不到40块而已)

 

IMG_5500-141.jpg

 

IMG_5527-143.jpg

图| 曼德勒山顶寺庙


IMG_5476-140.jpg

图|曼德勒山日落

 

话又说回来,虽然网路上对曼德勒夕阳赞誉有加,但我真的觉得还好而已mou_no_word山顶是蛮凉爽的,经过闷热的一天能这样吹吹风确实挺舒适,但也就是这样了。(景色差不多就是上图那样,看过了也就好了,还是下山来去茶馆喝杯奶茶比较实际。)

 

IMG_5565-144.jpg

图|曼德勒皇宫护城河

 

▌曼德勒旧皇宫Mandalay Palace

不过呢,山顶夕阳太无趣倒是让我们有了另一个收获:魔幻时刻的旧皇宫护城河。

 

如同上面说过的,曼德勒的旧皇宫其实在二战时就已经差不多全被炸毁,目前看到的遗迹全是重建。我对这类「假古迹」向来兴致缺缺,因此也没想过要把它纳入行程。谁知道好巧不巧就让我们在魔幻时刻遇见了它!只能说所谓魔幻时刻果然魔幻,普通的护城河都不普通了! 命运如此,也只好停下来拍它几张。(至于为了拍这照,我们两个在脚架旁又跑又跳闪避蚊子,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名词解释:所谓的「魔幻时刻Magic Hour」呢,是一个摄影习惯用语(?)291 指的就是每天日落后天将暗而未暗的短暂时光。因为各种原因(有兴趣的快去问物理老师),此时的天空很容易会出现梦幻天色,光线超~~~级~~~适合拍照,几乎是怎么拍怎么美,

 

 

16 Day7 曼德勒Mandalay


周边古城包车一日游(玛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 帕托多吉僧院Pahtodawgyi→ 玛哈伽纳扬僧院Maha Ganayon Kyaung实阶山Sagaing Hill→  茵瓦Inwa(宝迦雅寺Bagaya Kyaung/ 南敏瞭望塔Nanmyin/ 马哈昂美寺Maha Aungmye Bonzan/ Yedanasimi Paya)→  乌本桥U-Bein Bridge 日落) → 夜车往茵莱
 

2.png住宿:曼德勒往茵莱夜车

 

 

如果到了曼德勒,却没有前往周边几个古城晃晃,那著实是有点可惜的事。其中阿马拉不拉Amarapura实阶Sagaing茵瓦Inwa可以说是曼德勒周边的三大亮点。由于交通不是那么便利,多数人会选择租用机车、包车或是参加Local Tour的方式一天搞定!这天刚好我们居住的Dreamland Guesthouse有另外两位奥地利人打算包车,我们当然是立刻加入啦:-P 

 

Untitled.png透过Dreamland Guesthouse包车一天的价格是36000Kyats/天,行程包括玛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阿马拉不拉Amarapura(玛哈伽纳扬僧院Maha Ganayon Kyaung+乌本桥U-Bein Bridge)、实阶山Sagang Hill、茵瓦Inwa。基本上就是一整天的行程,早上9点左右出发,乌本桥日落后回程。只要预先跟旅馆说想包车,他们会帮忙找旅馆内有没有其他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起出发。

 

IMG_5638-149.jpg

图|木雕工坊

 

((按照行程,这天的开头该是玛哈穆尼佛寺Mahamuni Paya,但如果刚刚有认真看的人应该知道,我们两个昨天自己骑车冲来看过了,所以这儿就略过吧。))

 

倒是佛寺的不远处,有好些手作工坊。司机在征询我们的同意后,带我们到其中几间晃了一晃。虽然知道是购物站的概念,但在缅甸旅游有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这儿的人真的都不太强迫推销。以作坊来说吧,司机把我们载到定点后,也就是在车边等著;店员嘛,也就是看著,然后偶尔插上两句话介绍一下你盯著的产品,不太会有什么逼人的压力。所以在这儿逛购物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传统手工艺学习之旅」。当然店内的商品仍是商业化的产物,离艺术有段距离,但透过参观这些作坊,看见工匠们如何敲敲打打变出一个个大理石雕、木雕、牵线木偶,一不小心还真会有种偷窥了缅甸艺术皮毛的错觉呢mous_shy

 

【阿玛拉布拉Amarapura】

IMG_5664-151.jpg

图|路上顺路停下的帕托多吉僧院Pahtodawgyi 

 

▌玛哈伽纳扬僧院Maha Ganayon Kyaung

撇除路上临时停车的帕托多吉僧院Pathodawgyi,在阿玛拉布拉Amarapura除了乌本桥外,最著名的就该是玛哈伽纳扬僧院Maha Ganayon Kyaung了。在大部份的时间,这里就是个普通的僧院,唯一的例外,是每天中午10:30点左右的放饭行程。此时整个僧院近千名僧人,从垂垂老矣的住持到稚气未脱的小沙弥都会同步出来用餐,场面浩大。

 

为了这个画面,大约10点00分僧院就已聚集了大量人群,卡位的卡位,立脚架的立脚架。等僧人开始排队,一直到鱼贯走入餐厅,开始用餐,周边就是不停歇的快门声。不可否认,初见这样的景象著实是非常特别、非常壮观;对摄影爱好者而言,或许也有很多拍出好作品的机会。但身在其中,更多的其实是满满的不舒服与尴尬。

 

很难想像只是用个餐,却得被好几台游览车的人群直盯盯著瞪著看,一举一动都被不知道哪来的相机记录著是什么感觉。更甚者,还会有那么一些激动地“摄影师”将镜头毫不客气地贴在僧侣眼前,仿佛要将每个毛孔都拍的清清楚楚。(虽然僧院有安排维护秩序的人员,但少少的两个人哪能挡得住这么多游客,狂热的人群各种无视边界与侵门踏户...)又或者,会有那么一些游客自觉好心的,随机在路过的小僧侣碗中塞入饼干或糕点,也不问他们愿意与否。仿若这样的施舍理该被接受。

 

在这个著名的「千人用餐」场景中,宁静与尊重似乎荡然无存。僧侣的日常生活在此刻简直成了供人赏玩的布景,而一位位活生生的人就是现场的道具。我不知道,如果在旁观看的我们都如此不适了,走在画面中的他们又该是什么心情?不如还是随手拍个几张,前往下一个地点吧mou_no_word

 

IMG_5696-152.jpg

图|排队领饭的僧侣

 

IMG_5828-153.jpg

图|用餐的僧侣,菜色中不乏可乐、巧克力等点心。好奇问了一下,听说基本上这儿的僧侣用餐限制并不太多,甚至不一定要吃素。他们的餐饭基本上是靠信徒/家人的捐赠,所以信徒/家人捐什么,他们就吃什么啰。倒是时间上有规定一天只能吃两餐,一餐是清晨的早餐,另一餐就是中午的午餐,这餐吃完后,一直到隔天早餐前就不能在吃正常食物了,饿了就只能喝喝水或果汁之类的充饥。

 

 

【实阶Sagaing】

车行越过伊洛瓦底江上繁忙的实阶桥(新桥),便来到了实阶Sagaing。这其实是个没什么特殊景点的小镇,要说代表性景色嘛,大概就是错落于绿色丘陵地上的大小佛塔金顶吧(?)

 

IMG_5921-158.jpg

图|从实阶山上远眺佛塔们与伊洛瓦底江

 

IMG_5883-156.jpg

图|前往实阶山的漫长道路

 

▌实阶山Sagaing Hill

抵达实阶后,司机很快地就把我们丢在一条看起来无止尽的通往山上的回廊前。虽然书上说通往山顶仅有350个台阶,但我们可是狠狠爬了半个多小时才到顶啊,好在整条回廊上随处都有可休息的石椅还有遮阳的屋顶,不然我们可能会在中途昏倒吧a582f947cf81039376cc5eea55720fdb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的彭耶辛佛塔Pon Nya Shin Paya,我们立刻傻眼!因为眼见佛塔旁边就是一条大马路,大马路上满是计程车阿阿阿阿啊....所以刚刚爬得要死要活的我们是...... ? 

 

如果未来有人真的到实阶山来,除非你就是很想走路,不然记得问问司机能不能直接开上山顶呀。山顶的风景呢,视野还算过得去,可以看到依傍著伊洛瓦底江的诸多佛塔,可惜我们到访时天刚好有那么点灰蒙蒙,让景色小小打了个折扣。于是简单绕了一圈后我们就懒散的跟奥地利伙伴跑到山顶小店喝可乐闲聊了:-P

 

Untitled.png实阶山的步道其实四通八达,除了主干道外还有许多通往四周小佛寺的道路,若真的想逛一轮或健行一场,这里大概可以耗个大半天没问题。(至于路线的精彩度就是另外一回事就是了:-P)

Untitled.png从彭耶辛佛塔Pon Nya Shin Paya往北继续走大概10分钟其实还有一个Umin Thounzeh,是个有45尊佛像端坐的半月形柱廊,若有体力可以顺路一访。

 

 

【茵瓦Inwa】

要说的话,茵瓦古城Inwa可能是曼德勒周边的几个小城中我最爱的一个。

 

1364年,缅甸仍处于战国时代,当时的禅族四度以茵瓦为首都建立王朝,在小城留下不少独特的历史遗迹。只可惜后来孟族人在一次反叛时攻陷了茵瓦,也结束了它的光辉岁月。虽然今日的茵瓦已经褪去历史光环,甚至已被相当程度的观光化(看看那年年涨价的马车与每个遗迹外拥挤著的小贩与人潮),但一旦离开主要景点,在那些荒烟漫草掩映的遗迹中,在街旁生活的当地人中,还是依稀能见到当年那个与世隔绝的小镇的风情。

 

我实在很爱乘著马车在小路上喀哒喀搭颠簸著的时光呀。

 

IMG_5937-159.jpg

图|前往茵瓦Inwa的小渡轮

 

Untitled.png要到茵瓦Inwa必须搭渡轮过河,来回费用为1,000 Kyats/ 人,大约10-15min就会有一班船,船程1-2分钟。(毕竟真的就只是过河到对岸..XD)

 

IMG_6056-172.jpg

 

IMG_5944-160.jpg
图|茵瓦Inwa马车

 

在茵瓦Inwa靠岸后,马上就会被众多马车夫包围,基本上这儿的马车夫可已说是一个集团了,一开始会先由几位英文比较好的掮客负责接洽,谈定后就让英文不太溜的车伕接手。

 

标准行程是一个小时带你走茵瓦最主要的4大景点:Yedanasimi Paya、宝迦雅寺Bagaya Kyaung、南敏瞭望塔Nanmyin和马哈昂美寺Maha Aungmye Bonzan。虽然目前的马车费涨到一个不像话,从最初在网路上看到的300050008000Kyats,一直到我们实际到访时已涨到10,000 Kyats,但如果跟我们一样是包车走三古城或参加Day Tour而来,基本上也没什么别的选择好选。因为茵瓦Inwa的主要景点间距离并不是太近,靠双脚是很难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走遍的。当然我们也曾试图杀价,但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垄断市场,所以不管怎么谈跟谁谈,价格都是死死的谈不动(摊手)

 

Untitled.pngInwa马车费用已涨到 10,000 Kyats/ 1hr,会带你参观四个主要景点。

Untitled.png参观Inwa需要曼德勒套票10,000 Kyats(票的细节请回头参考曼德勒金色宫殿部分)。如果在曼德勒没买的话,宝迦雅寺Bagaya Kyaung也可买到。在宝迦雅寺和玛哈昂美寺会验票

Untitled.png若不想搭马车或是想多探索一些地方,就得自己骑摩托车走陆路过来,或者是带著脚踏车由曼德勒搭船。若没有自备脚踏车or摩托车,来到岛上就只能让马车宰割了。

 

IMG_5981-163.jpg

 

IMG_5970-162.jpg
图|Yedanasimi Paya

 

▌Yedanasimi Paya

无疑的,Yedanasimi Paya替我们的茵瓦旅程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开端。

 

大概是因为稍早试图杀价花了我们一点时间,当我们来到Yedanasimi Paya时,原先码头上喧嚣的民众已然远去,独留经过岁月摧残后微微倾颓的老旧砖造佛塔。再往内走一些,三尊坐佛并排端坐。和那些已被信徒多次翻新的塑像不同,这儿的佛像已有些陈旧斑驳,像是被遗忘了好段时间,仅有佛前新鲜的花束显示祂们仍被惦记。

 

但让这个佛寺与众不同的,还是头顶那株巨大的木棉。虽然才2月中,但缅甸的木棉早已盛极并开始飘落。饱含水份的木棉落地有声,站在寺中,三不五时就能听见木棉落地的闷响,然后一声一声、一朵一朵的化作脚边的点点火红。整个情景说有多浪漫就有多浪漫呐1957697059

 

IMG_6006-167.jpg

 

IMG_5997-165.jpg
图|宝迦雅寺

 

▌宝迦雅寺Bagaya Kyaung

可惜一日游时间有限,再怎么不舍,再怎么觉得自己可以在Yedanasimi Paya坐上一下午,行程还是得继续。几个拐弯后,我们重新加入观光群众的行列。

 

和曼德勒市区的喜迎宾僧院及金色宫殿僧院一样,宝迦雅寺也是个柚木寺庙,267根巨大的柚木柱子自1834年起便撑起了整个寺院直到今日。不可否认的,宝迦雅寺的雕刻仍是不可思议的细腻精美,昏暗的大殿与嘎吱作响的地板也同样赋予它柚木寺庙妙特有的那种沈稳氛围,我相信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柚木寺庙,我会爱它的。只可惜在见过了真正宁静的喜迎宾,也晃过了雕刻华丽繁复的金色宫殿僧院后,总觉得宝迦雅寺相形下好像少了那么点自己的特色 (?) 

 

曾在网上看过说这儿有个小学堂,可以看到小僧侣们在此学习地理知识,只可惜我们到访时不知道是下课时间还怎样,只见到了传闻中的地球仪,学徒倒是一个都没看见0545486fb171b82fe324eb8e9f8e01d9既然如此,宝迦雅寺也就更没有让我们停留的理由了。

 

IMG_6019-168.jpg
图|南敏瞭望塔Nanmyin

 

▌南敏瞭望塔Nanmyin

不算下一站的下个点,我们来到南敏瞭望塔。

 

虽然仅有27.4米高(约9层楼),但周围的平坦地势让南敏瞭望塔一度成为远眺茵瓦Inwa的最佳观景台。只可惜经历多年岁月,自1838年地震后就不断修修补补的塔身终究到了极限,虽未倾颓,但也成了危楼。目前南敏瞭望塔已经不开放登塔,游客仅能从远处看看这座被暱称为「南敏斜塔」的建筑。而我们因为在Yedanasimi Paya实在瞎耗太久,所以最后甚至连车都没下,仅是驾著马车绕著它转了一圈,匆匆留下这唯一的一张照片。

 

IMG_6029-169.jpg

 

IMG_6034-170.jpg
图|马哈昂美寺 Maha Aungmye Bonzan

 

▌玛哈昂美寺Maha Aungmye Bonzan

茵瓦的最后,我们来到玛哈昂美寺Maha Aungmye Bonzan。

 

这座从1822年留存至今的巨大黄色建物原是王后替国师所建造的皇家寺院。由于全由坚固的石头所建造,玛哈昂美寺也是茵瓦当地保存最完好的建物。虽然寺庙本身仅是个四方形的建筑,本该没有迷路的道理,然而因为四边对称的太好,向内又有好几层内室,我们居然转著转著就失去了方位,平白绕了好几圈还差点找不回自己的鞋。最后只能仓皇逃出,直接在一楼顶著阳光绕了一大圈,这才找回了失踪的鞋:-P  若要逛这儿,记得向外找个定位点,否则走一走很可能会跟我们一样晕头转向。

 

在炎热的缅甸,逛玛哈昂美寺其实蛮舒适的,城墙与屋顶阻断了外头的热气蒸腾,仅留下地板的冰凉触感。完全是解温降热好去处。更妙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内室与地下室阻绝阳光的效果太好,每当你闻到一股焖湿的奇妙味道,抬头常常就能看见倒挂在天花板的蝙蝠们 noun_565862_cc.png! 这还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一堆活生生的蝙蝠呀!觉得光是看这堆蝙蝠就值回票价了(?) (好像有点搞错重点?)

 

 

【阿玛拉布拉Amarapura】

IMG_6114-174.jpg
图| 虽然乌本桥U-bein Bridge号称是最长的柚木桥,但因为维修的缘故,其实中段已悄悄被水泥包复成了水泥桥

 

▌乌本桥U-Bein Bridge

离开茵瓦,曼德勒周边三古城一日游的结尾再度回到阿玛拉不拉Amarapura,回到乌本桥U-Bien Bridge。

 

这座横跨东塔曼湖Taungthaman的桥梁很可能是缅甸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在各大旅游书/旅游杂志中若提到缅甸,乌本桥的出镜率大概仅次于蒲甘佛塔群,要说他是曼德勒(甚至缅甸)的代表性 icon一点也不过分。而其中最著名的画面,莫过于黄昏时刻被晕黄光影笼罩的行人与木桥剪影。

 

不过这座桥之所以出名,倒不仅是因为黄昏美景,更是因为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建于1851年的乌本桥从桥梁、桥墩以至于桥面全是由珍贵柚木组成,更厉害的是,这座全长1.2公里的桥未曾使用一根钉子,仅靠著卡榫就让它在离地三公尺的湖面上屹立了百余年。(另外桥上还有著6个带长椅的凉亭,走累了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相当贴心。)

 

Untitled.png 最近因为维修的缘故,有好大一段桥梁已被水泥包覆,我们拍照时没注意,不小心拍了超多水泥桥...大家取景时千万留意,别步上我们后尘...

 

IMG_6196-182.jpg
图|因为维修的缘故,乌本桥U-bein Bridge中段已被水泥包复成了水泥桥

 

要看乌本桥的落日,一样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呢,是直接走上桥去,成为别人镜头中的风景。

第二种,则是可以走到桥中央后从楼梯下楼来到湖旁的一片空地,由侧面观赏乌本桥。

最后一种,是花钱登上小船,让船夫带你穿行于桥墩间与湖面上,由各个面向欣赏乌本桥夕阳。

而我们呢,选择了一二混搭,先走一段桥,再到桥下看看,最后再回到桥上:-)

 

Untitled.png包船看乌本桥日落价格大概是5,000-10,000 Kyats。


IMG_6228-187.jpg
图|乌本桥U-bein Bridge

 

不得不说,虽然乌本桥人来人往,但走在上头其实一开始压力挺大的。经过如此多年的岁月,乌本桥一眼看去就是座有年纪的桥,当初的珍贵柚木如今已千疮百孔,到处可看到补强的痕迹;每当你踏步,桥面就会随著你的步伐轻轻颤抖,更别提路上宛若陷阱般以微妙幅度凸起的木板,实在很怕一个踉跄就会从完全没有围栏防护的乌本桥「飞奔」入湖。何况两公尺宽的桥面也差不多就是个能够错身的宽度,就算你自己小心翼翼,也难保你隔壁的人跟你一样小心啊a582f947cf81039376cc5eea55720fdb

 

不过看当地人走得这么坦然,走久了我们也就渐渐放宽了心。

 

一旦有了余裕欣赏,很快地就发现,乌本桥之所以如此美丽,很大一部分可能来自于它那浓浓的生活感吧: 相信「情人桥」传说的情侣们在桥上携手而行,希望走过这段长长的桥,未来的日子也就能这样长长久久地走下去;来自僧院的僧侣们难得摆脱了严肃,三两闲聊而过,偶尔也跟观光客搭话练练英文,也交换交换彼此世界的情报;岸边渔夫忙著撒网、农夫则赶著牛犁田而过;远方承载著游客的小船轻轻划过湖面留下一条条波纹。当然,还有许多和我们一样带著雀跃心情,拿著相机恨不得捕捉下每个画面的游客们。

说来愚蠢,但当时我脑中的想法真的是,如果现在有个人记录下了这一切,此刻的乌本桥大概会是幅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的生活画卷吧mous_shy

 

 

IMG_6136-175.jpg

 

走到中段,只要顺著凉亭旁的阶梯向下,便可以轻易的从他人的画面中撤离,以一个更为旁观与距离的角度欣赏这绝美的夕阳光景。若想悠哉的发发呆,凉亭下方有两个饮料摊,十来张桌椅与冰凉的饮料绝对足以充当欣赏日落的良伴;若不甘停留,只要沿著道路前行,绕过一个小弯后,半个乌本桥就通通纳入了镜头内。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只能说日落时分的乌本桥不亏是缅甸经典风景呀,真的是看也看不腻,回到桥上后我们又硬生生地在凉亭休息了好一阵子,直到天都快黑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IMG_6190-181.jpg

 

IMG_6165-179.jpg

 


用两天走过曼德勒与周边几个小城,行程可以说是渐入佳境(笑)。当然每个城市每个景点都有其可观之处,但若某天我真的再访缅甸,我想应该只有茵瓦与乌本桥是我会想二访的地方吧哈哈 :-P  (当然若第一次来且时间足够,我还是觉得可以都走走啦,毕竟要不是亲自走了一回,我应该也是会有很多悬念。何况每个人爱的不一样~) 

 

 

那么这篇就结束在乌本桥的美丽日落吧。

茵莱湖与最后一天的仰光,就让我们下集再叙啰。

 
 
----------------
延伸阅读:
 
☞ [缅甸游记]缅甸行前懒人包:形成、预算、实用资讯总整理:http://travelmous2013.pixnet.net/blog/post/446350226
☞ [缅甸游记]缅甸12天行程总览(上):仰光、蒲甘、蒙育瓦:http://travelmous2013.pixnet.net/blog/post/446107262
 
----------------
 

 也欢迎加入我们的FB粉丝团唷:-D!!

 11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