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空间呈现一个抽象议题?
本周到松烟参观建筑系学生们的毕业展览。
进到展览会场,看到的是层层堆叠的模型,一个区间一个区间的隔开来,放置大家的心血结晶。
外行的我,或许无法百分之百呈现每个议题创作者所想呈现的意涵,不过透过纪录,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生长的宝岛,有著一群关心未来的年轻建筑师。他们用作品告诉大家,建筑不是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场所,而是连结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的媒介。

grant-lemons-80424.jpg

铭传建筑

【失眠经济 Insomnia Economy】
你有失眠的经验吗?那么你曾经想过,人,为什么会失眠吗?
因为压力?因为情绪?因为环境?
铭传建筑系的秦艺华,用建筑思维思索著失眠与空间的连结,她用空间呈现一个个疗育的场所,透过五感体现睡眠的各种形式。

P_20170617_153550_vHDR_Auto.jpg

P_20170617_153539_vHDR_Auto.jpg


 

《一方:与自己对话的睡眠仪式》

一方.jpg


一方是将睡眠视为一种仪式的空间,依照动线在一楼完成睡前的几项动作,便到二楼上床睡觉休息。

个人独立的空间,强调疗育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当我们强烈的想与外在世界接触,拚命地证明自己、展现自我,却在过程中逐渐忘了与自己对话,问自己想要什么、为何而努力、为何而生活。个人独立的空间看似与外界隔绝,却是一个重新开始与人接触的起点。当我们本身回归自我、找寻自己、再次出发时,与人接触会变得不迷惘、不茫然。

方形的建筑,凸显了仪式感,沿著方形的动线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仿佛将一件又一件的重担放下后,所有忧愁与烦扰便一轰而散,安然入睡至天明。
 

《大眼睛:看见夜晚的真实》

P_20170617_153543_vHDR_Auto.jpg

睡不著的时候,看向窗外,一张又一张的大型看板与你四目相望。大型看板是都市中常见的标的物,有没有想过,当一个大型看板的感觉是什么?

都市中无法运用的空间,秦艺华用体验转移的方式呈现。

沿著楼梯,一层一层的爬著,如同思绪般,一层一层的堆叠。我想知道,当整个都市沉睡时,看到的会是什么样的风景?

是闪烁的灯光?迷人的夜景?抑或是沉迷于夜晚声色的人们?

从大型看板中望出去,看到的,不是夜景、不是灯光、不是人们,而是一张张跟我一样,无法入睡、疲惫的脸孔。

秦艺华:「都市疗愈并非为解决所有问题而生,而是看清"现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异,透过人与空间感知的对话使其失眠背后的原因得到纾解达到释放压力,理想自由的状态。

 

【Urban Asylum For Depression】

随著科技逐渐进步,Depression已成为类似于流感的一种常态,如何在都市中纾解Depression变成了一种社会议题。铭传建筑的萧怡欣,不只将建筑视为遮风避雨的场所,而是将建筑视为一个治愈的个体。以往建筑是一个被动式的设计,萧宜欣在不影响日常生活、不脱离社会的前提下,运用无形的元素:气流、温度、湿度、光、声音,营造主动式沉浸式的治疗空间。

这样的设计方式相当有趣,你可以想像你所居住的房子,就是你的心理医生;而房子中所有看不到的元素,是医生开的处方签。当你起床,感受到的气流、光线,都在治愈你的身心。从建筑透入的光线、透过墙壁感受到的温度,以及透过空气传入的声音,都竭尽所能让你敞开心房。萧宜欣用建筑将所有无形的感知放大,舒缓Depression所造成的知觉失调,进而得到治愈的效果。

 

P_20170618_140057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40027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40038_vHDR_Auto.jpg

 

 ​成大建筑

【等待与凝望 Being Mortal:Redefine our deathbed】

对于死亡,有些人选择避而不谈,有些人选择过一天算一天,有些人选择面对。或许,在面临生命的最后关头时,会开始回想,自己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之后再开始后悔并懊恼自己一生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过往。有人说在生命还未结束前的时间要好好反省自己的一生,做点好事、积点功德,来世才能享福报。成大建筑的李珉认为,临终前的时间,迎向的不是死亡,而是迎向第二人生。

P_20170618_150134_vHDR_Auto.jpg

自古以来,水便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民间也有当人前往另一个世界时,会喝孟婆汤、过奈何桥的说法,而流动的水更代表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源不绝的意象。因此,李珉借由水的其中一个集散地----公共澡堂,将所有分散社会各层的人们聚集起来,重回古罗马时代将澡堂作为社交的场所,赤裸的以生物角度理解他人。

P_20170618_150145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50156_vHDR_Auto.jpg

台南体育场隔著竹溪与崇孝塔(灵骨塔)相望,李珉以此处作为建筑的基地,设计出临终者面对时间的有限性,能感受温度、光、水、影与气体变化的空间。李珉希望在这样的空间中,临终者能安心卸除衣物的负累,将自己裸身交给水,重回自然、自由,回归原始生物性最原始、最纯粹的相互依托,才能真正的舒缓身心。

P_20170618_150206_vHDR_Auto.jpg

生命结束前的时间特别难熬,然而,如同一句名言所说:「结束是另一个开始。」真正的生命或许从一开始便不存在,只是透过肉体与灵魂长期显现出人世间所谓生命的定义。如何延续所谓的生命已不是临终前最重要的事情,如何一如往常有意义的生活,在临终前将这所谓的生命定义出自己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不枉此生。

【大茅埔生活再造计划 Mind The Gap】

我本身是学教育出身(虽然不务正业),因此对于教育、学校还蛮有感觉的。如何让孩子在「学校」这个场所习得步入社会后的技能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身为教育者时时刻刻思考的问题。在台北,大多数的学校场所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跟环境切割得太过清楚,有的学校好一点,多在户外盖一座生态池,让学生在自然课做观察。若要与环境结合的学校,可能要找私立学校或是非体制内的学校,体制内的学校实在不容易找。一方面或许与学校多被高楼大厦所围绕,一方面或许也是家长跟老师的观念所导致。当然,数年来教育的既定观念是无法在短时间被轻易改变的,因为太过习惯于旧有的模式。尽管如此,透过成大建筑陈冠廷的作品,可以窥见我所期待的与自然、人文结合的未来学校。

P_20170618_150406_vHDR_Auto.jpg

陈冠廷认为:「学校,不该只是孩子学习的场域,而是社区生活延伸的载体」,故而将大茅埔外围的小学搬回镇上的生活圈,利用小学本身具有的公共性带动地方的活力,扩大孩子的学习范围。孩子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生活也不再局限于孩子与孩子、孩子与老师,而是扩大到整个社区与社会。学校成为与地方生活紧密连结的公共场域,成为一个具有生活想像与探索自我的多元载体。透过公共空间与社区活动增加不同族群互动的机会,使成人与老人参与到孩子们的课程,学校不再只是孩子的活动场域,而是社区生活的延伸。

P_20170618_150414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50428_vHDR_Auto.jpg

其实,在科技还没有这么发达,建材、原料取得仍然单纯、人心也相对纯朴的时代,学校就是社区生活的延伸,是社区的一部分;但当科技逐渐发达、人心逐渐复杂的时代,如何让学校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又让孩子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学习,不因人为导致诱拐学童的悲剧发生,才是我觉得学校在这个时代转型必须克服的难题。

P_20170618_150457_vHDR_Auto.jpg

 

这次去松烟看的只有铭传跟成大的展览,挑其中我最有共鸣的议题作介绍。由于不想只是照抄放在部落格,因此花了时间揣摩创作者的想法,加上我自己的个人观点,导致这篇文章在展览结束之后才生出来。

很多学校的建筑系作品都很棒、很优秀(毕竟都是用健康的肝换来的心血),自己看了一圈展览后对建筑有不同的观点。有兴趣的朋友们有空在六月初的时候可以到松烟走走,关心一下学生们的肝还健不健康.......不,是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对建筑的观点会有所不同喔!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想往建筑、设计之类的方向发展的莘莘学子,建议事前准备就是要好好爱护你的肝,让你的肝能在念四、五年后还能保持功能键全、能正常使用的状态。

加油阿,建筑系!加油啊,建筑系的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