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衛華 通訊員 付水平

圖爲:2017年,張志闊帶着妻女到增城看望阿爸阿媽時拍的全家福。(資料照片)

4月1日晚10時許,廣州市增城區三江崗鎮崗尾村,張志闊沿着沛然出事的小路“回家”,對着葬有沛然的山那邊自言自語:兄弟,如果此刻你在另一個世界看着我,你不用多說,我懂你想說的,也懂你未說的,我一定會照顧好咱們的阿爸、阿媽。

今年37歲的張志闊是仙桃市公安局幹河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

2001年,張志闊就讀於湖北警官學院,來自廣東的張沛然是睡在他下鋪的戰友。2002年暑假,21歲的張沛然意外身故,留下年邁的父母和姐姐。2005年,張志闊畢業。從那時起,他就替戰友接過盡孝的接力棒,每年遠赴他鄉探望老人。從未中斷,每年的年休假他都給了千里之外的阿爸阿媽。“阿爸阿媽,我回來了。”推開半掩的大門,張志闊大聲喊着。“阿志,回來了!”聽到阿志的聲音,平時晚上8點就睡的阿爸阿媽從客廳走來,緊緊摟住了張志闊。

睡在我下鋪的兄弟

4月2日一大早,張志闊瞞着阿爸阿媽,跟阿姐(張沛然的姐姐)來到了張沛然的墓前,眼前又浮現出15年前那個睡在他下鋪的戰友的笑臉。

在張志闊心中,沛然是一個單純憨厚的人。學校的糞池如果堵住了,一定是沛然第一個去掏;寢室的衛生,也一定是他搶着去做。別人謝他,他總是一臉憨笑。

張志闊忘不了夏天教室裏閃現兩人灰頭土臉的身影;忘不了冬天操場上留下赤膊奔跑的腳印。他們有着共同的夢想:一起穿上警服,除暴安良。

2002年暑假,張沛然爲了讓年邁的父母多休息一下,獨自開着手扶拖拉機上山幹農活,未曾想連人帶車翻進山溝,英年早逝。

噩耗傳來,張志闊心都碎了。從那時起,千里之外的那個家就成了他心裏的牽掛。

畢業後住進村裏陪雙親

2005年畢業後,張志闊隻身去了趟廣東。12小時的火車,轉2次巴士、1次摩的,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

坐在沛然阿爸的破摩托車上,看到他花白稀疏的頭髮,瘦弱的身子,張志闊不由自主摟住了他的後背,心中暗暗做了個決定。

“阿爸,如果您不嫌棄,我就是你們的兒子!”張志闊趁阿爸沏茶間隙提出。阿爸先是一愣,隨後微微一笑,連聲說了3個“好”,沏茶的手不停顫抖着,他趕緊用另一隻手扶住茶杯,然後,轉過身抹淚。

張志闊的決定得到父母的極力贊成。那時候,母親正因病在西安接受化療,卻依舊支持兒子:“你做的是對的。”在廣東做生意的父親和弟弟也十分支持他的決定。

在沛然家,志闊住進了沛然以前的房間裏,一邊備考公務員,一邊幫忙分擔家務。拌豬食,洗豬圈,給小豬打針,給荔枝剪枝、除草,砍柴什麼都幹。有了“兒子”的陪伴阿爸阿媽的笑容漸漸多了起來,不論趕集還是過馬路,阿爸阿媽總是緊緊拽着他的手,生怕他走丟了,逢人就介紹:“這是我們家阿志!”

生活上,阿爸阿媽處處遷就張志闊。飲食習慣有別,阿媽試着做青椒炒肉,被辣椒辣得眼淚直流;粵語生僻難懂,阿爸阿媽就跟着新聞聯播學普通話。

呆在阿爸阿媽身邊的半年,是張志闊過得最踏實的半年。他曾試圖留在增城,想一輩子照顧二老。可惜千番努力過後,還是在東莞的公務員面試中落榜。

離別那天,阿爸阿媽一直送張志闊到村頭,包裏塞了滿滿一袋龍眼乾、蜂蜜等當地特產。在巴士緩緩啓動的那一刻,兩位老人偷偷抹淚。

2006年,張志闊順利通過仙桃市公務員考試,當上一名警察。穿上制服的時候,張志闊心裏告訴沛然:“你沒完成的願望,兄弟我替你實現了。”

年休假都陪阿爸阿媽度過

值班、破案、出差……生活在忙碌中繼續,張志闊買房、娶妻、生女、升遷。無論工作再忙,15年來,他年年“回家”,一次沒落。

2012年,阿姐出嫁,張志闊想到當地的習俗,姐姐出嫁一定是要有兄弟送嫁妝的,他覺得這是阿爸阿媽阿姐最需要他的時候,於是請了兩天假。當天,他推着嶄新的電動車給姐姐送嫁時,看到親戚鄰居們的眼神,他覺得自己就是這家的頂樑柱。第二天天還未亮,他就趕火車回到仙桃繼續辦案。

2013年,張志闊第一次帶着媳婦回去見阿爸阿媽,阿爸特意將他的結婚照掛起來,阿媽殺雞宰鵝,烹製了一道豐盛的晚餐。親戚、鄉鄰圍坐在一起,比過年還熱鬧;2017年,張志闊第一次帶着5歲的女兒回增城,女兒一聲聲“爺爺奶奶”,讓二老樂開了花。

張志闊說,他一直想把阿爸阿媽接到身邊照顧,兩老覺得不適應,也不願意離開故土。今年阿爸已經75歲了,這是張志闊最放心不下的事情。“阿志是個好孩子呀,多虧了阿志呀,我們才熬過來。”“阿爸”張本明不停地說。

張志闊說:“當初我開口叫阿爸和阿媽,我就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多去看看他們,多去陪陪他們,對老人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