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中國:類似的問題已經回答過了,而且@殷祈 也回答的很好。就不提中國了。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時候,中國人在做什麼?世界上各個文明都在做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西亞:進入了城邦時代,出現了至少十二個城邦,並在金字塔時代末期完成了整個蘇美爾的統一。

其代表城市烏魯克,聚落面積550公頃,城牆內400公頃,同時期只有中國的良渚或者石家河可堪相比(二者聚落面積都是800公頃)。長期被考古界認為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傳說中最古老的王吉爾加美什就是該城的統治者。

該城還建成了蘇美爾的金字塔-塔廟,不過與金字塔相比,規模相對小很多,而且主要建材也是土(某些說中國玩泥巴的請自重)。

除了烏魯克,其他古城也有塔廟。

印度:這一時期印度的城市堪稱典範,下圖主要是摩亨佐達羅(面積250公頃),整個城市建設主要為燒磚建築,所以直到現在發掘出來依然非常規整有序。

歐洲:

英國公元前2550年,埃夫伯里遺址,面積11.5公頃,是一個環濠聚落。並不大,中國這種規模環濠有一大堆。但這個很完整。

當然,英國這一時期還有著名的巨石陣。

蘇格蘭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布羅德蓋石圈

希臘的基克拉澤斯文明(酋邦文明,歐洲這幾個都不算國家)。沒啥特別厲害的聚落,主要代表就是一些雕塑。這一時期的歐洲,其實可以說主要就是玩石頭,社會規模要比同期其他區域小很多。

米羅斯島公元前2500年的費拉科庇遺址

南美洲:卡拉爾古城,年代是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年,面積60公頃。古城圍繞6座石質金字塔修建,中央屹立著圓形劇場和主寺廟。最大的一座金字塔長152米,寬137米,高18米。

綜上,可以看到事實上全世界在這一時期,都開始了文明化進程了, 也並不是只有埃及有金字塔,無論是西亞、中國還是美洲,都有類似金字塔的建築,而每個文明的金字塔也是有區別的。當然埃及金字塔以其規模保存完整度都可以在眾多金字塔中堪稱偉大。

這一時期是修建奇蹟的時代,各文明開始修建規模龐大的建築,儘管技術都不算高(此後這種建築就相對較少了)。

同時又是城市化的時代,各地都開始湧現出一大批早期城市。戰爭、貿易網路的出現,金屬開始在亞歐大陸蔓延,世界各地普遍進入文明時代。

在這些區域中,四大文明概念下的中國、埃及、蘇美爾、印度在這一時期都有了成熟的國家,而其他區域很多雖被認為屬於文明,但其規模和文明程度尚無法與四大相比,很多未達到國家水平,主要為酋邦。

經提醒,補一個中亞的。

中亞:

首先,16年有一個說法是在哈薩克發現了一個公元前3500年的金字塔,但後來闢謠了,這個金字塔年代為3000多年。已不屬於金字塔時代了。

中亞真正值得吹的遺址是土庫曼挖到的古城gonur:年代大約公元前2200~前1700年,勉強算金字塔時代末期。整個遺址群大約55公頃。

上面僅僅列舉了各區域比較有代表性的遺址。如果要更詳細的說,絕不是一兩個問題可以描述的。


謝邀。

草草回答一下,這方面我只知道中國的一些情況所以只提中國。

古埃及的金字塔差不多是在距今5000年到4000年之間修建的,這一期間中國人差不多進入了一個築城高峰期。

這期間最典型的應該是龍山的石峁遺址。

石峁遺址的一些技術細節,由於是手機答題所以是拍屏

同時期的其他中國古城

差不多一下子我能想到的就這些了。

這問題怎麼在經過2個月以後突然火了呀,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篇尾彩蛋】

好友 @秋蘭菁 回答了除中國外的情況:

古埃及人第一次修建金字塔的時候,其他的人類都在幹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真看不得評論里某些人的嘴臉,直接看圖吧,這是上古時期的城圈範圍對比圖,實際比例的

為什麼我們晚至3600年前的鄭州商城才是文明,之前的就不是了?

第一次修建金字塔,我想應該指的是左塞的金字塔吧,也就是第一座階梯金字塔,那時候大概在45個世紀以前。

這就是左塞金字塔

正是解剖它,讓我們知道金字塔是怎麼修建的。

其他地方不想講,就說說中國吧!

同時期的中國,其實是古國林立的,其中成就最早、最高的一個,就是——良渚!

大概在49個世紀以前,良渚先民就形成了國家文明,修建了體積超過大金字塔的建築物——莫角山宮城,就是圖中那個大夯土台,比晚其400年左右的大金字塔還大點。

夯土台上還有三個小的夯土台,呈品字形排列,上圖是其中一個,被稱為「小莫角山」。這些土台,構成了良渚古國的「宮殿區」。

良渚古國,是個等級森嚴的古國,其控制範圍甚至大概等於晚它1000多年的夏朝(二里頭)控制範圍。

這是太湖以東的古國控制區域,修築的一座陵墓,他叫——趙陵山。邊長約60乘40米,高約17米,是個兩層夯土台,是距今約4900年前的良渚古國貴族的陵墓。

這是「江蘇武進寺墩遺址」,是北部的良渚文化遺存,是一處古城的中心祭壇,這座古城就叫「寺墩古城」,中心祭壇呈橢圓形,直徑約100米,高出地面約25米,是古城的核心祭祀區,整座古城成4層台階

如圖

這是寺墩古城的復原圖,大概距今約4500年。

寺墩的祭壇簡直和漢朝的漢宣帝「杜陵」的陵墓封土一樣大!可見其壯觀!

還有趙陵山的示意圖

除了「土城」,我們祖先在古埃及人修金字塔的時候,還修了「石城」,比如下面的——石峁古城,距今約4300年

這是其東城門,是最早的「翁城」城門結構

石峁古城一角

核心宮殿區復原圖,其東北角有高度落差約70多米的12層護城牆!

這是東城門復原圖。

中原地區,還發現了「堯舜之都」——陶寺古城

這是古城沙盤,古城面積及其龐大

這是古城裡的一處天象台,距今約4100年,比英國巨石陣早了500來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觀測建築。

豫中平原上,也是古城遍地都是,不一一舉例,只說兩個,下面這個是中軸線古城代表,距今4300年左右的——古城寨古城,的城牆一角

看一下4千多年前的古城牆有多壯觀!

十多米高,差不多有5層樓的樣子!

下面這個,是——平糧台古城

是「方城」的代表

在這座古城裡,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下水管道。

跳回去說說良渚文化寺墩遺址的現狀,這是寺墩的狀態

由於農民挖池塘,把寺墩的祭壇給挖掉了絕大部分,有官部們也未及時保護,所以,寺墩的「土築金字塔」被挖掉了!

哦,忘了說,良渚的各個高台建築,被考古工作者們稱之為「中國土築金字塔群」,其數量超過了埃及金字塔群。

這圖是莫角山遠眺

太陽初生,照耀著這處5000年歲月的古城!

…………………………以上為原答案…………………………

下面我想說說評論里1不查資料2不上網3不看書不讀報的部分人對良渚的懷疑。

[下面的內容已經題主問題無關了,如果不想看的朋友可以略過了哈]

1、良渚水利,是不是公元前3千紀最大的,古埃及怎麼就比不上良渚了?

我的回答是:我沒有拿它和古埃及比較,古埃及的偉大有目共睹,不需要拿某個文明去把它比下去。但針對評論里故意貶低良渚水利的言論,我還是要貼出這段原文來!

上面是期刊論文原文,各位可以看看。

[ps:崗公嶺水壩是良渚高低壩系統里的一個部分]

2、良渚的工程量怎麼比得上金字塔?

工程量大小,我是真不知道孰大孰小。但體積的話,良渚土方量是比古埃及金字塔大的。

但,古埃及的巨石加工技術確實是上古時代數一數二的,這點是古埃及文明非常偉大的一個優勢!

上面是期刊論文的原文截圖,各位可以看看。

4、夏朝都沒證明存在,良渚就是文明了?

提這個問題的,杠精無疑!

如果我們無法證明清朝的存在,是不是明朝就不存在了?明朝以前的各個朝代就不存在了?

根據古史文獻,夏朝的疆域主要範圍大概在「晉南」、「豫中」等地,再根據古史文獻的年代記載,大概限定在4100至3600年前。在這個年代範圍,這幾處範圍內,發現了許多文明遺迹,只是我們不確定,他們或者他們中的某些,是不是「夏朝」!但,這並不妨礙它們「存不存在」!

陶寺、高城、丁公、王城崗、瓦店、西金城、古城寨、平糧台、蒲城店……一大堆龍山時期古城,無一不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早期夏朝都城屢屢搬遷,要對其進行考證極其困難!

龍山時代末期,新密新砦大邑異軍崛起,成為3900年前中原大地上唯一閃耀的古文明遺迹,上承龍山時代遺韻,下啟二里頭時代王朝雄風。它從龍山時代的混戰里存活了下來,並且吸收了很多龍山文化特徵,可以擬合到夏朝中期「少康中興」之後的一段時間!

二里頭,在古文獻中「夏紀年」範圍內,最具有王朝跡象的古文明!它跨文化的地域限制,統治了以中原為中心的大部分領土,是商朝以前,當之無愧的一個王朝。

只是我們不能隨意地就把二里頭「確定為」夏朝。我們只是說:在夏朝的時間範圍內,地域範圍內,只有二里頭文明是最符合夏朝特徵的文明。所以,我們稱二里頭為「極有可能是夏朝」!

5,還有對石峁遺址的疑惑,它東北角真的有12級護城牆嗎,話不多說,看考古報告

劃綠線和紅線部分!下圖為十多層護城牆的照片!

各位,我沒有說過這個護牆比古埃及金字塔牛比,請不要再攻擊我了ヽ(≧Д≦)ノ

以上,2018-07-21添加

………………………………昏割線………………………………

說幾個評論里的問題

1,有人是不是對夯土有什麼誤解?

我並沒有要拿良渚與古埃及比較的意思,但評論里始終有人要拿「良渚夯土台」與「金字塔」作比較,還言之鑿鑿告訴我,石頭加工技術比夯土技術怎麼怎麼牛比……等等。

wait打住,一個是夯土技術,一個是切石技術,怎麼比???

比誰硬?比誰剛得久?比誰難修建?還是比誰大?

這種各有所長的技術,拿任何一方的優勢去和對方比都是在欺負人,拿任何一方的弱勢去和對方比都是自討苦吃!!!

夯土,其優勢是比起泥土堆築更堅實有任性,也不能夠被輕易摧毀,高質量的夯土堪比現代鋼筋混凝土!如果不信的話,請參觀「統萬城」

上圖統萬城

一個剛了1600多年的夯土建築。當初修建的時候,赫連勃勃對它的強度要求是「可礪刀斧」、「錐刺不入」,刀斧都拿它沒辦法喲!

這可是修城,不是修茅房,是有指標的!

┐(─__─)┌

現代也有人研究夯土,英國紀錄片還專門拍攝過。他們請了許多華人建築師,用古代的夯土建築法修建夯土牆,強度可堪水泥,成本還很低!

沒記錯的話,他們的夯土採用傳統的沙、土、水、植物纖維……

現代夯土建築1

一層層的夯土,疊壓出漂亮的水波紋!

現代夯土建築2

夯土,是中國人獨一無二的發明,使得古人修牆築城不必費神勞力的燒磚或者加工石頭,因為夯土就能達到很高的強度,而且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而古埃及則不同了,下面我們具體說說。

2,古埃及為什麼使用巨石,他們沒土嗎?用石頭是不是比土高端?

古埃及地處北非尼羅河流域,因為每年尼羅河水的漲落,經常使宜居地洪水泛濫。每次都會摧毀大量房屋,每次洪災過後,人們就要重新規劃自己的居住地,這使得他們很早就產生了幾何計算能力,對於面積計算、高度、角度等計算知識高於同期其他文明!

說白了,這些都是被大自然逼的!

早期的古埃及人都是用泥磚修建建築和陵墓,而每次的洪水都會對這些建築進行無情的摧毀,這其中也自然包括貴族們和法老們的陵墓。最初的古埃及陵墓被稱為瑪斯塔巴,是用泥磚堆築的。泥磚,則是用尼羅河采來的淤泥打製成形,再在太陽下晒乾成坯使用,缺點就是遇水則化,無法長久保存,就這一點來講,比起夯土差很多。[這是事實,沒有貶低古埃及的意思別曲解了!所以,良渚的土築金字塔能夠歷經5000多年而不被摧毀。

瑪斯塔巴復原圖

所以,古埃及的貴族們一起動腦筋,想了一個機智的辦法——用石頭建築!然而,這樣的建築只有有錢人才用得起,平民還是用泥磚吧!如同現代富人的住別墅、窮人住平房的區別。

用石頭修陵墓,這不就不會被泛濫的洪水摧毀了!想出這個機智辦法的人,就是左塞法老的大臣——伊姆霍太普!因為這件事,他就成了古埃及唯一一位從人尊為神的人物!

也成就了古埃及最偉大的建築——金字塔的誕生!

這就是第一座金字塔——左塞階梯金字塔。

也促使人類最偉大的傑作之一——胡夫金字塔的出現!

在一般人的眼中,石頭修建的金字塔都是不朽的,比如胡夫金字塔、比如哈夫拉金字塔……

但是,很遺憾,金字塔也就這幾個質量算是非常不錯的了,畢竟他們正處於古埃及古王國最強盛的階段啊!

可是,金字塔所用的石塊是硬度不高的、粉脆的石灰石。當時的法老們可謂是狠下了心來,下了血本,讓工人們用銅錐、直角板加工、打鑿石灰石,堆築長直道(或者繞行金字塔基的圈道)運輸巨石,一塊數噸重的巨石需要幾十人搬運。[能完成這項偉大工程,古埃及的建築者們確實厲害至極]

現在在金字塔墓室里還能看到搬運時工人畫的輔助線和對準所需的準線。墓室使用的巨石上還有工人們的名字,所以金字塔絕非外星人所造,而且,金字塔表面所用的石頭都是精加工的,而內部的填充石都粗糙不堪,甚至還有碎石塊,連質量最好的胡夫等金字塔都是如此,這樣做的好處即是減少工時和勞力。據估算,所有這些工作,需要數萬人工作幾十年完成。

剛建好的金字塔是潔白無瑕的,可是在和空氣反應了45個多世紀後,它也變成了暗黃色……

下面我們來欣賞欣賞被歲月所摧毀的「不朽的」金字塔吧!【接受不了的請跳過吧,因為後面都是碎掉的金字塔,和胡夫金字塔沒法比,看了不免會覺得我在貶低古埃及。古埃及已經修建了胡夫金字塔了,真的很偉大了,所以我說點相反的東西,必然起與「偉大」相反的感覺,所以,接受不了的朋友,請略過】

看吧,這些金字塔,大多破敗不堪,有些都化渣了,這也是巨石建築的一個弊端之一!

再次強調,巨石建築和夯土建築技術方向不同,沒有可比性,這裡僅做科普,不接受抬杠!

  • [再次強調,我沒有要拿金字塔和良渚對比的意思,也更沒有說良渚比古埃及偉大、厲害等,我也沒有抬高中國而貶低古埃及的意思,我所羅列的這些東西,都是看學術報告、論文、期刊、專業書籍等得來的,我只是把它們搬運過來而已]

以上於2018-07-23修改

………………………………昏割線………………………………

又來解答一波,良渚文明和後來的華夏文明有關係嗎?(或有傳承嗎?或是繼承關係嗎?)

不好意思,答案會讓某些人很失望,因為,良渚文化對後世影響很深遠!

玉文化、鉞表軍權、琮表神權、三重城郭、高台建築、饕餮紋始創、玉璜、黑陶文化、鼎器、玉壁禮天……等等,都被商周文明吸收,成為了華夏文明的主體。甚至,在發現良渚文化以前,人們都誤將良渚玉器認定為漢玉!因為簡直一模一樣!

良渚文化玉琮,年代距今4500年左右。

古蜀玉琮,鄙人拍攝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看、最漂亮的一隻玉琮,埋葬年代距今約3100年左右,實際年齡估計超過4300歲。

西周玉琮,距今約2900年左右。

良渚玉璧,距今約5000年。

戰國玉璧,距今約2300年。

良渚玉璜,距今約4900年。

戰國玉璜,距今約2300年。

良渚玉鉞,距今約4800年。

商代亞丑鉞,距今約3250年。

良渚神徽,神人獸面紋。

商周時期,青銅器拓印饕餮紋。

這裡的圖片,體現的只是表象,是最簡單、最粗暴、最好理解的。結論也不是我下的,是眾多論文和眾多期刊里的。

比如圖中的「琮」和「璧」,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相像,我就能武斷的下結論「它們一脈相承」,而是因為考古證據和文獻的「二重證據法」!

琮,在良渚文明裡代表了上天賜予的神權。比如在離良渚古城不遠的高城墩、福泉山和趙陵山等分政權里,就存在著從良渚古城國王手中切割下來的玉琮,象徵著「被賜予的神權」,代|表著高城墩的貴族、福泉山的貴族和趙陵山貴族有了國王賜予的神權。琮,作為其文化的宗教禮器,與後來的商周時期、春秋戰國漢朝的意義是一樣的。周禮對此還有總結性的記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因此,不是因為出土文物相似就能武斷的說他們「是一脈相承」的。

且一直到明清時代,還不斷有玉琮的身影出現,宋代甚至開始製作仿古玉琮,明清還有仿商周玉琮。

像這樣清晰的脈絡,還體現在其他玉制禮器上。在玉器以外的方面,如陶器、紋飾、建築規制等,都是有文化內涵方面的傳承性的,而絕非僅僅因其「相似」所以他們就「有文化傳承」

就如世界各地都有金字塔式建築,但他們並沒有文化內涵上的傳承關係,所以,它們「相似」,但沒有「一脈相承」

到此,如果某些人還覺得良渚文化和華夏文化沒什麼關係的話,我只能說……高興就好!

始終有人覺得我在吹牛比,我把部分採用的資料羅列出來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還有很多,不全部列出來了(?> <)☆

說好的彩蛋在此:

如何看待「探源工程」成果:中華文明真有5000年??

www.zhihu.com圖標

籠統一點答吧。

以左塞爾金字塔興建的時間點前後一兩個世紀為準。

全球都處在文明或者文明前夜,處處煥發著蓬勃生機,帶頭大哥當然還是在蘇美爾和尼羅河,然而後繼者已經開始為步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做準備。

蘇美爾人各城邦開始為越來越頻繁的爭奪水利設施(比如運河)的鬥爭而點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國際政治技能點和軍隊裝備技能點,他們會在讓人厭惡的國際形勢和血腥的長達數世紀的戰爭後,以兩權相害取其輕的心態來迎接一次初步的統一。

從尼羅河上游直到努比亞,從黎凡特到高加索,從北歐到不列顛到亞平寧,到中亞烏滸河-葯殺水流域,到印度一直延伸到中國現有版圖上的遺存,還有新大陸的尤卡坦和安第斯,到處是星羅棋布的大型聚落和初步城市,以及已經有一定組織度的政權。

隨便說幾個偏僻一些的:

瑪雅人的卓爾金歷在3114BC啟動,到這個時間點剛剛跨入了古典時代。南美小北文明的18個定居點和8個大型的城鎮中心已經欣欣向榮了數個世紀,再過兩個世紀其中的卡勞爾人也會開始著手興建金字塔,而距離不遠的班都利亞古城則還要更古老一些,他們還有八個世紀的悠閑時光可以享受。

烏克蘭特里波耶人應該說是這個時代比較倒霉的一批,他們面對庫爾干文化及它的一票高加索衛星文化的侵攻在向著末路前進,很快這票庫爾幹人及其分支將會一直衝到現波蘭地域並在今後一千年持久的影響小半個世界島的墓葬文化。

鹿石群從易北河畔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亞的太平洋海岸,雖然因為之後的興起的長生天文化抹殺了這些遺存背後的文化痕迹,但我們仍然能夠看到那個折騰整箇舊大陸四十五個世紀的、孕育了幾乎無限種游牧民族的策源地開始蓄力了。

總而言之,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

=====以下是一個腦洞=====

看到有個答案在算中國上古傳說對應年份,我突然有興趣推一下。

起點是度娘百科的堯帝生於2377BC這個,暫且用之,世系主要按照漢末皇甫謐&的時間表,反正是腦洞。

(順便安利一下,這本看世系就能嚇死人的神書是能把半島上那本丟人現眼的偽書&打個十光年的存在,有興趣的可以翻翻)

帝堯年二十而即位,即2357BC,進行倒推。

帝嚳在位六十三,即2420BC。

帝顓頊高陽氏在位七十八,即2498BC。

到此為止是精確到個位數年份的世系,毛算還是比左塞爾晚了一百幾十年,繼續推。

少昊金天氏在位百年,約2600BC。

再往上就是黃帝有熊氏,在位百年,又兼考帝嚳為黃帝曾孫,時間跨度大致沒翻車。

故金字塔興建毛算應該是約黃帝30年~50年的事情。


碧玉龍高26厘米,又稱「豬嘴玉龍」,距今6660年—5000年,在玉龍上,刻有豬的頭,馬的鬃和蛇的身。捲曲呈「C」字型,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蜷曲中隱含著升騰,安逸中透露著威猛,令人望而敬畏。背部有對穿單孔,以繩系孔懸持,頭尾處於水平狀態,設計獨具匠心,屬新石器時代遺物,是目前國內時代最早、體積最大的龍形玉器,它的出土標誌著早在5000多年前西遼河上游便已形成了對龍的圖騰崇拜——中國(來源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