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无限放大难度系数 要求全民一致同意征收房产税 你说可能吗

  房产税的问题,已经说了很多,但是,依然争论不断,不得不说,特别是,有些专家和经济学家,还在不懂装懂,错误地解读政府的房产税的政策,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两会有关内容,就按照自己的错误理解,进行分析。给社会造成很大混乱,对人们判断市场造成很大影响。

  有人对比去年和今年《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税立法的描述,发现从“稳妥推进”改成了“稳步推进”,他们认为,“一字之差”引发无数遐想。我查了一下,稳妥的解释是稳当可靠的意思,而稳步释义为步履平稳地行走。笔者学疏才浅,看不出这两个词有多大的差别。但是,有人据此认为,房产税出台不了,真不知道,从何而来?

  有人也是脱离事实,制造话题。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确实是吴晓求率先对房产税会开炮,而贾康在论坛上也恰巧对房产税进行分析,贾康基本上是否定了吴晓求的说法。看热闹的永远不怕事大,两位经济学家讲到房产税时候,后来两个人证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这个话题,可是媒体的报道是,从隔空“互怼”升级到同台“互怼”。

  哪里来的同台互怼?吴晓求主持贾康的演讲之前,首先讲到,自己无意回答房地产问题,因为自己是金融学专家,对房地产不懂。在讲到房产税的问题时,吴晓求直接讲到这个问题,应该问贾康,自己并不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本之所在。根本就没有在同台上进行争论,更没有互怼。

  吴晓求都已经承认这个问题要问贾康了,经济学家管清友,还说赞成吴晓求的观点。实际上吴晓求啥观点?没啥观点!你还怎么赞成吴晓求的观点吗?吴晓求的观点是听贾康的,这不是和你的观点相悖了吗?

  还有一些人说赞成吴晓求的观点,不过是拉扯大旗罢了,吴晓求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其实,重要的是吴晓求背上刻着的人民大学副校长这个金字招牌,才是吸引人们赞成的关键因素。这种攀龙附凤的习气真的要不得,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特质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坚持原则、为真理而战。

  管清友认为,房地产税不该征,而且房地产税、空置税短期内都难出台,即便进入立法程序,也不代表它能够马上出台。讨论清楚这些问题之前,先不要说(房地产税)征不征收的问题。我们应该(让这个问题)达成一个社会共识,(因为)这是和中国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咱们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社会学家,我就搞不明白,关于房产税这个问题,怎么达成社会共识?难道是要全民公决吗?即使是全民公决,那么也不是共识啊?从十来年房产税的讨论、试点、进入政府工作日程的过程来看,这个问题的争论到今天,还很尖锐对立。你说,非要达成共识,还不如直接说,炒黄了算!

  最近,笔者对有关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进行了调查,表面看,好像挺民主的,选票决定一切,其实,哪里啊!没有钱,你连登记参选的权利都没有。谁能当选?谁能代表最多献金者的利益,谁就能当选。这个问题,在我们有些农村的基层选举中也有出现。房产税这个问题,就是针对这多套房的投资客来的,房子越多课税越多,普通自住需求,免征房产税,你说让这两部分人达成共识,这不是胡扯吗?

  管清友还说,这个(房地产)税不是不可以收,讨论清楚是可以收的。但是从公共财政、从国家政治体系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这个税收完了用来干什么?怎么用?用多少?那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纳税人。不能这个事没说清楚之前就开征,那会引起巨大的社会矛盾。

  讨论清楚是什么意思?管清友好像自己没弄明白,房产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财政部已经多次进行过解释。房产税是将交易环节的税转变成持有环节的税,把对所有房屋交易的业主征税,改为针对多套房的投资者征税。根本目的就是要贯彻“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定位,你说,这个房产税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原来用在什么地方,现在还用在什么地方,这么回答行不?

  管清友也承认,因为中国内地市场情况与香港、欧洲、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不一样的,每个地区房地产市场特点都不一样,到底该不该征收我不知道。但是,他又说,空置税也好房地产税也好,短期内都很难推出。即便是房地产税进入立法程序,也并不表明它马上就能出台。这话真是不好理解诶,该不该征收,你说不知道,但是,又像是很有把握地说,短期内不会出台。

  根据财政部“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只要立法完成,各地就会按照充分授权的要求,出台征收房产税细则,各地不同,时间也不一样,内容和标准也不相同。怎么会不能马上出台?立法程序已经开通,就不会无限期拖下去,肯定要加快进度,因为,房产税承担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作用,怎么可能这样产期争论下去?管清友说,房产税要全民充分讨论,形成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你说这怎么可能吗?【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1904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