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捷运疏运。(图/记者邱显烨摄)

▲议员质疑交通票成效不佳,捷运运量未成长。(图/记者邱显烨摄)

记者陈家祥/台北报导

台北市议会2日进行交通部门质询,不少议员提到,1280元交通定期票花了1亿成本却只提升1%运量,质疑与成本不符;柯文哲3日解释,交通定期票主要的目的不是提高运量,是减轻长途运输者的费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福利的概念。但议员何志伟拿出过去市府推动定期票的预算说明,打脸柯强调正确的逻辑应该是以「增加运量,减少自小客车及机车用路人」来当作指标。

对于柯文哲称定期票是社会福利概念,何志伟指出,定期票是交通政策,绝非社福政策,「请柯市长不要偷换概念」;他指出,当初定期票上路的目标有2个,「常搭的继续搭」、「不搭的要吸引过来」,而2个月花1亿却只换来1%的运量成长,代表不搭的没吸过来,「请市府正视成效不彰的事实,做出调整。」

▲▼何志伟打脸柯文哲,交通定期票应该是交通政策而非社福政策。(图/何志伟议员办公室提供)

▲何志伟打脸柯文哲,交通定期票应该是交通政策而非社福政策。(图/何志伟议员办公室提供)

国民党籍市议员汪志冰2日质询时,质疑1280元交通定期票吸引力不足,才会发生购买人数与续票人数从5月以来逐月下降;而何志伟也指出,5、6月公车运量只提升1%,捷运运量未增加,但市府这两个月却补贴了新台币1亿元。

而柯文哲3日受访则说,1280元交通定期票主要的目的不是在提高运量,目的是减轻长途运输者的费用,这也是一种社会福利的概念,「就是说,他经济比较弱势买不起台北市的房子,要住到外面去,上班花比较多的时间、还要花比较多的钱,有时侯在整个都市的均衡发展不是有利的」,定期票是有整套的都市计划策略下的产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