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学原理,还是有很多同学存有疑问,有同学认为它很难,有同学认为它的出题完全跟背的东西是两个套路,还有同学认为教育学原理出题很散,也有同学认为教育学原理本身就不好背,还有同学非常质疑,就背了一些关键词,我在答教育学原理的时候能够答出来一段话吗?

针对大家这些问题,我想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我来说说我的观点,同学们也可以在讨论区中说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作为我们的一个交流。

我个人看来,它是绝对不会难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的心目当中,它是分为两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它的出题与基本知识点相关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关于热点材料题和开放性题这样一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如果学好了,我们的选择题,以及名词解释、简答题,包括辨析题,问题是不大的。如果我们第一个层次学完了之后,也会有利于我们再来做分析题。分析题不代表著它一点都不清楚我们的具体知识,只是看你在提取具体知识的时候,有没有把分析的这个材料与具体的知识点有个准确的对接和联系,而这个准确的对接和联系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先讲第一个层次,后讲第二个层次。

如果说中外教育史,是长长的史实,一个朝代学完了,接著一个朝代的史实,我需要有强大的记忆力来学习这些史实,这是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我需要深度的去理解这个理论,研究方法呢,你必须切合教育具体研究的实践。

原理都不是,原理是我既不需要有宏大的篇幅,一条历史的主线,一直叙述下去,我也可以暂且脱离实践部分。而理论部分又没有教心那么丰富,其中原理当中所涉及到的很多教育家,很多书,好多具体的理论就来自于中外教育史和教心。离不开我的那句话,它就是中外教育史以及教心搭建起来的科目。为什么在凯程,我们尽可能把授课的顺序安排为中外教育史、教心,然后再来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外教育史和教心给予了我们原理大量的史实。

如果我有了这些史实,我会发现原来有第二个特点,就是它是专题编写。什么是专题编写呢?我这一章就是讲教育学概述的,它与课程不相关,我这一章就是讲课程的,它有德育两个领域,我这张就是讲师生观的,它又有什么其他方面又是不同的一个话题。我们可以用「话题」这个辞汇来讲,就是原理讲了我们教育当中不同的话题。

原理的话题很多,但是你要非常感谢出大纲的这一批老家伙们,他们没有把大量繁琐的知识都纳入进来,他们的这个专题非常的明确,概述是一个专题,教育的作用作为一个专题,以及教育目的一个专题,专制制度一个专题,课程一个专题、教学一个专题、德育一个专题,所有与教师学生,还有班主任的一个专题。如果有的同学是专硕,那么可能学校管理一个专题。你看它是关于原理当中或者教育这个现象,了解它的方方面面,如果我在讲课程,就是讲的课程这件事儿,如果我是讲教学,就是讲的教学这件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专题性编写,就导致在每个专题里面不会有特别大的一种篇幅,就把这个专题本身了解下来就可以了。

这里面唯独课程和教学有交叉性,而且它们之间会这么大的容量的知识,而这个很大的容量知识,在上课的时候,我也照样把它切成了小模块,在强化班里面给你们做了一个展示。也就是说,原理自身是分模块的,如果是分模块的,我有什么不好说的呢?我今天可以心血来潮先学德育、教育学和教育的概述,我明天就来学习课程,我后天可以把师生观,还有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放到一起学习,都行。因为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当我说完专题,我的意思是每个专题里面就是容量有限,好记。这就是我喜欢它的另外一个原因,我还喜欢他的一个原因是,它太容易进行知识点的提取,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大家再来想,如果这个知识点它要考察的是制度,我只需要闭上眼睛回忆教育制度这一章就好了,如果他考教育目的,我闭上眼睛,只需要回忆教育目的就好了。这样做题就很轻松了。

紧接著对大家来讲,那就是记忆量的问题。我说了,记忆这件事情,任何一个科目都有很庞大的记忆量,可是最轻松的记忆量来自于我们教育学原理,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所碰到的一些什么斯宾赛呀,布鲁纳呀,我们一律在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里面见过,你是二次学习和加工,这是一次减轻记忆的机会。另外一点,你所学的课程啊教学啊,偏偏就是你自己在接受中国教育的历程当中,所感受到的一些具体的想法,比如说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轻视德育,那么包括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像这些问题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它完全结合了我们我的精力来进行学习,所以我觉得也会减轻我们的记忆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从第一个层面,就记忆知识的这个层面来讲,我喜欢原理,我觉得简单。

第二点,我要是认为第一阶段我也把旧知识点背下来了,那么到了分析题里面,我就觉得难。我认为分析题不是本身难,分析题是它的分析的那种结构方式和分值把同学们给吓住了,你们是心理上觉得很难,并没有完全认真地剖析分析题的本质。

一道分析题,不管它的材料有多长,我们来看出题的这个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一个分问题,尤其是统考的卷子,几乎是要对应我们有可能对应上的知识点的,在它的提问上来讲,完完全全减轻了材料本身的难度。对材料本身来讲,就是考查我们初中的语文阅读能力,如果我们阅读能力实在是太不好,那真的是没有办法,如果我们能读懂这段材料在说什么,你一定是有章可循的,也就是说,分析题会在提问的过程当中完全的缩小它的这个难度,希望同学们不要在心理上惧怕。

如果说我们打通了心理这一关,我们也逐渐的可以对应它要考察的知识点。接下来我的建议是,你一定要多看这样的题,多听老师的分析。我对每一道题的分析非常有讲究,因为我要在历年的真题当中找出套路,找出答题的模式,找出一些在考场上就可以用的策略,这些东西是通过大量的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的。对同学们来讲,难就难在你没有这样的一些积累,如果这些积累你在课堂上听我讲过,那么你就会觉得好像变轻松了,好像变容易了,好像这些分析题也没有我想像的那么难,就是如此。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了解到多听老师讲解分析题,多积累一些套路、方法和策略,是有作用的。

一道分析题,除了我们要总结这样的一些套路呀,策略啊之类的,著重在用词上需要「高大上」,这个用词的「高大上」体现在每一段的关键字和关键词上,要尽可能的体现你较高的学术素养,应该体现专业名词、体现哲学术语或者哲学用语。这些辞汇,我们也是在真题班,甚至是在之前的强化班不断的帮大家总结的,我从来不一口气帮你们总结完,为什么呢?太多,记不住。就像单词要背了很多没法用,如果今天上课,我们讲了一个,明天上课,我们又用了一个,后天又领悟了一个,大后天又给你们多讲了一个,你在你答题的过程当中就会潜移默化的把它拿来不断的使用。而这迁移来用的过程,很多同学都是在听我上课是怎么迁移的,来学习这种方式。所以,我认为分析题有法可依。

哪怕大家认为这道分析题一点都不粘我们之前考过的所有的复习过所有知识点。我认为也很简单,这个时候它就是一道开放性的作文题,就是让你写一篇小论文,围绕著教育来写一篇小论文,有什么不好写的呢?如果我有学过的相应的理论,可以拿来使用,如果没有,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时候拼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性,拼的是一个人的逻辑性,如果有同学说我就一点思想和逻辑都没有,你需要听课,你需要关注公众号,不断的积累。知识是积累起来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再也没有那种缩短进程,可以一下子让你练就神功的方法。当你多听一点,积累一点的时候,你的思想性和逻辑性就会不断的提升起来,就会不断的深化下去,这是我们在分析题上要跟大家来说的。

我希望心理上不要惧怕,要多积累,同时要多思考,如果说有时间还可以多关注公众号,在公众号的一些文章上,好好的去感受一下我们该如何学习。总之,一道分析题你不可能一点都写不出来,只是看我们每个人写的高明程度。

有同学总是问我,我只背了这个词,我没办法扩展几句话,我深深地认为这样的同学可以扩展你们的思路,首先,你对那么多句话分析题就一定可以用上吗?你一定可以拿来用上吗?你知道用哪一块吗?你背了这么多的东西,你一定能跟我们这个题联系上吗?未必。而只有关键词,能够缩短我们记忆的那个加工方式,记忆牢固,才能够去不断的使用论述的话一定要自己来写。如果也不知道论述的话该怎么写,那么今年真题班上,我会特别的侧重大家的这个问题,会做一些深化的讲解,相信这些讲解会对大家有帮助。

希望每位同学在对原理上充满信心地去学习,当你学完的第一个层面的知识,第二个层面,你一定是可以跳一跳,够得著的。请大家相信我。希望能给同学们在考研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助力,能够帮你们打通教育学原理,给你们学习教育原理的信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