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春夏 阿雅 美国的追风之旅

附上节目链接:

奇遇人生第2期:美国追龙卷风!春夏与阿雅公路捕风,街头听歌落泪_综艺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v.qq.com图标


我在黄昏的血色中踽踽独行,感到自己不过是这个忧郁的黄昏大地上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杰克·凯鲁亚克

说一说最近热播的《奇遇人生》吧。

《奇遇人生》这档节目,推出的是阿雅和十位明星好友在全球范围内的旅程,每个人的行程都是基于嘉宾内心对「诗和远方」的向往,真正扪心自问后,才迈向远方的独家行程。

那《奇遇人生》究竟想和大家谈些什么呢?

首先,我觉得谈的是「在路上」这个主题。

「在路上」这个主题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流传,「跨掉的一代」信奉的圣经里有一句至燃名言,来自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凯鲁亚克的故事作为公路电影鼻祖,向大家传递了一种抛开束缚的反叛精神,在独自上路的旅途中,寻找心的宁静,增进人生的理解及拷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说到底,在路上最终的归宿是找到自己。

我们看过太多的公路电影,《中央车站》谈的是少年寻找家,女人寻找心,国家寻找根的故事;《末路狂花》谈的是反抗男权的故事;《老敞篷车之旅》谈的是痛失挚爱找寻自我的故事。

那么,回归到《奇遇人生》节目,谈的就是针对每一位嘉宾心之所向,而制作的一档回归真实,寻找真我的节目。换句话说,《奇遇人生》可以说是一档行走在路上,追寻自己内心的「公路综艺「节目。

在《奇遇人生》第二期里,阿雅带春夏一起去做龙卷风追逐者(tornado chaser)。

美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龙卷风之乡,每年春天是龙卷风袭击的高峰,天长日久就诞生了一种冒险形式,叫做「风暴追逐者」。

而「追风」这个概念,和前一期保护大象的故事比起来,更加像是在路上,一直追逐,一直前行,一直疯狂,直到真正知道心的方向。

那么「在路上「这个概念碰上」龙卷风「这个主题,将变得更加抽象和自我,恰如这一期的嘉宾春夏给人的感觉一般。

YOHO潮流志近期曾邀请春夏去拍过一期封面人物,春夏自己说,「春夏是我对自己的期待,因为我是一个很秋冬的人。」

确如所言。

春夏在整个「追风」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热烈的情绪。但不代表她没有期许,尤其是在倒数第二天的傍晚,Martin带著阿雅和春夏追逐龙卷风追逐了一整天后,在黑云压顶的小镇边缘,有一丝金红的阳光像金线一样勾勒著地平线,风暴在逐渐升腾为龙卷风,可是他们等了很久,却没有等到任何结果。

当Martin说今天已经无法看到龙卷风的时候,失落与沮丧一下子袭来,再加上之前与导演的争执,略感委屈的春夏在沉默中爆发,连上前来安慰她的阿雅都不睬不理。

「你看她是个孩子,她的眼睛里却写满了故事。」

这是我看到那几个镜头时,脑子里突然跳出来的一句话。包括到后来,回到录制棚里,编导采访春夏时,往常的灵动俏皮眼神变成了一种罕见地捎带责怪的眼神。而她也少见地掺杂情绪反问了一句:」如果我不想看龙卷风,我不爱龙卷风,那我来干嘛?「

「因为不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热情都是你想像中的热情「。

春夏的这句话彻底地击中了我,就觉得这个26岁的小孩活得真挺通透的,她比其他人更加自我。她审视自己的时候,将自己视为一个单体,她在风中和路上寻找的,也就是最纯粹的自己的感受。包括她在车上和阿雅谈天,不经意时提出的自己的观点,包括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对自己的定位,都非常诚实,就是此刻作为」我「的感受。

多少人,从未燃烧过自己,也不知心之所向。

阿雅在旅途中问她,想不想演电视剧她坦然而率直地顺口答出了原因,因为金钱是非常可怕的,她不相信自己是一个成熟稳定的人,她不知道自己有几千万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那与其去接戏,不如说先要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

我想,这也就是她在拿了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之后却消失了一年的真实原因——她始终在追逐和认识著真正的自己,就如同《奇遇人生》这个公路综艺想展现给观众看的一样——演员明星作为普通人,到底有什么所求,有什么所想,有什么真实的自我等待著被自己认知?

就如同台词松散的公路片一般,作为「公路综艺」的《奇遇人生》,它的嘉宾、主持甚至包括现场项目陪同人员,都是没有提前准备过台本的。所以你可以在看到有深度的节目的同时,看到作为有血肉有肉的普通人的嘉宾充满生活化的一面,脱离了本来「人设」的嘉宾们,意外地讨人喜欢。

而公路片最让人飙血的地方在于,明明在Endless的路途上,人们却能精确寻觅到内心所需。就像《奇遇人生》第二期里,「追风者」马丁不过和春夏认识了几天,他却精确抓到了春夏性格中的关键点——他送给春夏一颗粉红落基山花岗岩,并告诉她:这个石头很坚硬,就像你一样坚强。送给你这个,是想提醒你,你已经拥有坚强的品质了。

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差点飙泪。

总体来说,《奇遇人生》目前只出了两期,但两期的题材已经包括了人和自然的相处模式,还有追寻自然之美过程中对自己的重新认知,属于立意强深度够的作品了,期待后续继续保持这个水准,成为一个绝赞的口碑之作。


第一集讲的是「人被大象改变」的故事,第二集春夏到美国追龙卷风,又是另外一个和大自然有关的主题。

春夏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姑娘,漂亮,有灵气。

在节目中,你也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浓浓的文艺气息。

△春夏有一双小鹿一样的眼睛,通透、可爱,她真的很适合这个节目。

她向往爱情,可是又害怕激情不能维持。

她喜欢拍戏,可是又害怕金钱会改变她的个性。

她想变得不平凡,可是又害怕镁光灯下的人生。

她人生总有那么多敏感、矛盾的地方,而她又可以很坦然地把它展现出来。

她说自己来追龙卷风,就是因为朋友希望她能变得豁达一点。

有时候人就要做一些不计后果的疯狂的事情。

「我总是喜欢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我朋友就说你来追一下龙卷风,就是冒险,可能你会豁然开朗很多,就不要给自己那么多压力。」

当然,追龙卷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不仅需要气象发烧友高超的技术和资深的经验,同时,它还需要碰运气。

追龙卷风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有时候你觉得它那么近。

可是一瞬间它就走远了,好像永远都碰不到。

「生活中大部分时候就是这样,你想要的,和你拥有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你曾经那么接近过那个目标,但你就是碰不到。」

在追龙卷风的过程中,春夏有沮丧过。

在倒数第二天的时候,他们又一次错失了机会。

春夏以为自己再也没有可能看到龙卷风了,非常失望地躺在车上。

这时候,追风向导马丁告诉她们,其实追龙卷风最美妙的事情,不是看到的那一刻,而是追的整个过程。

「虽然我们追不到龙卷风,但是在风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

「它就像一道自助餐,看你享用什么。」

也就是马丁这一句话,点醒了春夏。

「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我们真的太著急了,我们多么想要一个结果,但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根本就不纯粹,我们根本没有享受这件事。」

只要投入过,那些快乐就是属于你的。

在追风的最后一天,春夏她们真的幸运地追到龙卷风了。

一个小小的,属于幸运者的龙卷风。

那一刻,她们都笑得像个疯子。

和小S学会尊重的故事不同,春夏追龙卷风给我的感悟就是:

人是不能改变大自然的。

在我们生命中,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无能为力,与其沮丧地面对失败,不如抱著心怀感恩地享受每一天。

生命的美妙,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记住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

人和自然到底应该怎样相处?

这不是我或者一个综艺就可以回答的,需要我们一直去思考、去面对。

不过,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综艺表达出来的态度,无论多困难都好,首先,我们还是要学会爱。

「唯有强大的爱,才能平息这世界的残忍。」

又或者,是像春夏说的。

「我们难道不是不是应该把所有时间空隙,都拿来想爱的人吗?」

世界很美好。

当你在凝视世界的时候,世界也在凝视你。

当你学会爱的时候,爱也会找到你。

比起活得成功,我还是更想像春夏这样,活得坦然、快乐!

花痴女王|文

完整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我们曾经都是梦想过要追风的人,只是后来我们都忘了。

春夏的奇遇人生.jpg

文章里所有截图、视频和GIF都是本人辛辛苦苦做的,希望搬运的时候点个赞就好啦~

不然,

我就祝福你,发胖单身狗,掉发不脱贫......

嘻嘻

(多图分割线,流量党慎入)

春夏

大部分人不了解春夏,只知道她是影后。

低调的首位90后金像奖影后。

通过《奇遇人生》我们了解了她,走进了她。

不仅是我们,更多的是对她模糊的路人能看清她活得干净透彻的样子。

总觉得她身上有股90年代香港女星的气质,说不来哪里像,可能是与生俱来那种温柔的距离感。

清醒透彻,遗世独立的春夏

真的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喜欢。

特别是春夏的眼睛,像森林里面的鹿一样,澄澈明净,茫然倔强,温柔赤诚。

她眨眼睛的时候我感觉看见星星了

春夏对著镜头的样子,让我好想去把她的眼睛给她蒙住。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动)

这是拍杂志硬照的她,但并不代表全部的她。

春夏有些时候像巩俐,张曼玉,有些时候像张柏芝,有时候还有点像刘涛。

但春夏一直走的都是她自己的路。

追龙卷风,春夏未免太酷了吧。

小QQ和小春夏.jpg

你也在这里.jpg

当时我第一眼看见春夏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很熟悉,后来我才想起这是张爱玲说的。

张爱玲在《爱》里写到: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句话真美好,和春夏一样。

春夏非常喜欢嘟嘴了。

可能是第一次参加真人秀对那种无时无刻存在的镜头没有面对的经验,她就经常做这些小表情来掩饰和缓解自己的紧张不自在。

是在太可爱了,想亲亲。

春夏语录:

春夏寓意温柔、浪漫,热情、恋爱和亲密关系。

春夏这个名字真的很符合射手座的她。

热情、乐观,喜欢冒险,追逐自由。

春夏说自己不识时务我早就知道了。

她希望自己变得普通。

得到金像影后,突如其来的聚光灯和名声,她是多么害怕啊。

籍籍无名的她凭借著《踏雪寻梅》的王佳梅击败了张艾嘉、杨千嬅、汤唯等实力前辈。

难免不会被拿出来比较,她春夏凭什么啊?

现在可能万众瞩目,可能下一秒就万劫不复。

春夏对自我的定义从来都没有明星,只有艺人。

「那我就不要做努力的女艺人。我觉得我做普通人就好了,就是可能因为我内心也没有那么多的渴求。」

其实我非常理解春夏这种对爱情的追求。

就像《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面小女孩对作家的爱那么纯粹。

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但我们依然向往并希望这种纯粹的爱情能刚好发生在我们身上。

其实这并不代表春夏对自我没有要求和管理,只是她希望她对自己的这份管理并不是因为你,而且你就是恰好喜欢她对自我的要求的本身的样子。

就是恰好喜欢她刚好的样子。

春夏对婚姻非常没有安全感,可以说是有点阴影。这种阴影,来源于她原生家庭里众多的婚姻不幸。

春夏对于爱情和婚姻有她自己的理解。

她很从容,一点也不急。

「我们难道不是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空隙,都拿给相爱的人吗?」

春夏,我快被你的眼睛和你的笑容吸进去了。

嘻嘻

春夏,奇遇人生,追龙卷风的女孩

一大波美图来袭,仙子的分割线———

春夏,像风跑了八万里的精灵

春夏诗人摄影师

这个video是我截的在《奇遇人生》里面认为的最好看的春夏之一。

超级动心的感觉。

忍不住你就会说,哎,怎么真的感觉她整个人都在发光啊

嘻嘻

最后私心的放一张图

不知道你们看见这幅图右边的字没有

「不要走开后有彩蛋」

不知道你们看见彩蛋没有

彩蛋预告:

与本文无关的叨叨bb

这个链接里面有春夏曾经为了争取《左耳》角色特意给饶雪漫写到一封信。

http://m.sohu.com/a/139874676_539741

你看了这封信,你再看这张图。

心疼春夏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觉得你好像在《奇遇人生》里有一点懂她了

麻烦给我点个赞~

谢谢《奇遇人生》,谢谢春夏。

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嘻嘻


作为一个拍纪录片儿的,看《奇遇人生》的过程真是刺激。

首先,赵琦孙少光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比小S和阿雅还如雷贯耳。对于大众来说,纪录片可能是小众的。但在纪录片圈儿内部,其实那人声是十分嘈杂的,分派也是相当多的。基本上跟黄埔军校初期似的,俩人仨主义。关于什么才是纪录片,什么才是真实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主义关乎信仰,它很重要,可是说到底,它应该是没有扛枪上战场,自己没死不说,还能打赢那么重要吧。

当然,得有底限。当然,得尊重真实。这种事一旦讨论起来肯定是各有各的固执,想想都累,就不说了。那么就说一说圈儿里的神奇人物赵琦孙少光。他俩是一伙儿的这个不用说了,拍地震的《殇城》,得了艾米奖的《归途列车》,院线纪录片《千锤百炼》,这些他俩都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受过伤,然后一起越飞越高的。

对,这里说的他俩做的这些个纪录片全都是所谓的商业纪录片,这也是圈儿里给他俩的分类。可说真的,分类什么的从来也没见他俩在乎过。因为他们不是走写论文路线的,走的是玩儿点没玩儿过的路线的。赵琦是纪录片国际合作玩儿完了玩儿纪录片院线,纪录片院线玩儿完了玩儿VR纪录片。孙少光是拍人拍够了拍动物,拍地上拍够了拍海底,衣服都穿十几二十块钱不用洗直接扔的那种,随时准备在泥里滚,气候地形越极限就越兴奋。他们的成果纷纷得奖的得奖,大卖的大卖,纪录片市场上刀刀见红,战无不胜。

其实战无不胜是件挺没意思的事儿。所以前两天突然发现《奇遇人生》这档被叫做综艺真人秀的节目的时候,我不禁拍了一下大腿。这家伙哥俩真会玩儿啊,玩儿到综艺去了。

因为他们哥俩,第一次看节目让我感觉自己是站在摄影机后面的。说真的,综艺和纪录片的结合真是不容易,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小S不太适应八小时汽车行程的时候,那感觉就好像快综艺在抱怨慢纪录片一样。小象突然失踪的时候,我甚至感受到了赵琦在追逐故事情节的发展时,突然发现可以拥有大起伏时突爆起的那条青筋,以及对动物拥有无限悲悯与情爱的孙少光那大踏步的紧张和担忧。我甚至觉得他一定会爱上瑞秋,但结尾看到瑞秋的女儿的时候,替他惋惜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八卦了。

在这个节目里,赵琦没带假的,他是带真纪录片去的。提前对各种能预料到人物特点,反应,拍摄场景做预判,预设,然后等著真正实际发生时做迅速调整。一句话总结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真的,敢把纪录片这个特点带到综艺里去,我觉得赵琦全凭艺高人胆大吧。

但预判之所以是预判,就证明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最后都不是按照最初判断那么发生的。比如春夏。这姑娘无论从电影角色还是微博人设,都稍稍带有不作不死的那种味道。要是我是在摄像机后面的那个人,就会做出她和龙卷风的关系一定是直扑过去的那种预判。我甚至会提前给孙少光买点儿零嘴儿什么的然后跟他说万一姑娘跑了拜托他能本著人道主义精神暂时放弃一个镜头和我一起先把姑娘扛回来再说。毕竟扛人这事儿还是得靠老爷们儿和女汉子,怎么也不能靠阿雅。可是万万没想到,在那么接近龙卷风的时候,这丫头居然不下车。那来干啥来了呢?哎嘛我觉得出于我比赵琦年轻,经验没他丰富的角度,我是会允许自己的心拔凉拔凉,在拍摄期间至少颓个一晚上的。这样一来,这本来就带有作死特质的一集的根本不就被动摇了么?

赵琦显然也急了,随后春夏挺生气的在采访里说赵琦问她为啥不下车,让她觉得挺郁闷的时候,作为一个拍纪录片的,我真是心疼了赵琦好半天。姑娘,你一个任性,差点动摇了预判时整个行动的根基啊!

冷静冷静,不按综艺想,再回头按纪录片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拍过那么多人生,一个个都挺复杂,有几个是按预判来的呢?人生自有自如的,也有迷失的。有坚强的,也有脆弱的。有些人的确是难过时不知道要哭,开心时不知道要笑的。其实这不是在演,而是因为她当下并没有找到自己,所以感受不到自己真实的感受而已。这样的春夏,其实躲在车上和朝著龙卷风狂奔而去的感受未必有什么不同,因为她还没有找到感知真正自己的方法,也就是说,现在的她所感受到的是,没啥感受。

这一点上,能够感知自闭症病人世界的追风者martin看的清楚。所以他送给春夏一块石头,主要为了送给她一段话:强大起来,做自己悲喜人生的主人吧。

比起作死的姑娘冲著龙卷风狂奔而去来说,展示这样复杂的人生是不是显得高级多了?

高级在真实,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纪录片的力量。

PS,说句题外话。在追风者出于安全的角度不停催促大家上车的时候,我听见了孙少光的声音。他叽叽歪歪的喊道:"下去就上来,下去就上来,老半天一个镜头都没拍,那就别拍算了!" 然后他就下去拍去了,人家说该上来了他也不上来。

大哥,那可是龙卷风啊!但作为距离你还很远的同行,真心为你的叽歪而骄傲,赞一个!


马丁送出一颗粉红洛基山花岗岩,这是一种最坚硬的岩石,它从来都不是圆形的,因为河水和时间都无法抹平它的棱角。

就像春夏,无论是在拍戏,录节目还是日常生活,她都是一个坚强,独立自主的姑娘,既不随波逐流,又不钻牛角尖。

刚出场的时候,她的眼神总是让我想起《神雕侠侣》里小龙女的第一次出场,清冷,淡漠,触不可及。

马丁说:「我给你这个是想提醒你,你已经拥有坚强的品质了,每时每刻都要坚强,你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是拥有掌控能力的。」

这颗石头看起来很配春夏,一行人也在最后一天有惊无险的追到了龙卷风,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这很不对。

和谐自然的旅途并不足以称为「奇遇人生」,哪怕目标是追逐龙卷风。

追风和笨猪跳伞类似,特别刺激,但远远算不上奇遇。

这期节目里有一位在镜头之外的角色。

马丁的女儿,自闭症患者,19岁。

追风的主角不是春夏,而是她。

或者说,她是春夏。

马丁自诩为风暴语者,意为可以与风暴交流。

努力和风暴沟通,找到风暴,然后穿过风暴,对面有她健康开朗的女儿,他为此努力了19年。

结果仍然是触不可及。

不过还好,马丁从未放弃,依旧会随著公路歌曲扭动身体,鼓励身边的伙伴,拥抱女儿,每天和她视频。

马丁追了19年,她看了19年。

她终于鼓起勇气,朝著风暴的方向出发,对面有她挚爱的亲人。

这一路上跌跌撞撞,可不就是春夏的屡次求而不得。

从春夏的几次独白中可以看出,她害怕结婚,害怕爱情,害怕暴富,害怕爆红,一如她的最初给我的印象,清冷淡漠,仿佛与世隔绝。

而春夏选择走出来参加追风之旅,又何尝不是想突破自己的樊笼?

这就是马丁女儿的樊笼。

渴望温暖和幸福,却又被恐惧包围左右,寸步难行。

不过终究还是选择在恐惧的边缘摸索前行,哪怕摔得头破血流,也依旧步履不停。

换个角度来看,哪有什么追风,这其实是一个自闭症女孩儿自我救赎的过程,这是她幻想中的旅途,而春夏则是她想像中的自己。

那颗粉色洛基山花岗岩,看起来很配春夏,但其实马丁的女儿最想拥有的又何尝不是花岗岩那坚硬的品格和力量,从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论是第一期的野生大象,还是第二期的自闭症女孩,我们都不曾见过,也不曾听过。

或许,所谓的「奇遇人生」,就是在镜头下直白的展现那部分我们不知道的世界。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