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會研究商家的營銷策略,在營銷的套路這件事情上,如果說哪一個商家的套路最深,那一定要數國內的三大電信運營商。

經過實地觀察我發現這些營銷套路經常讓人上當,我列舉4個經常坑人的地方,和你分享一下。

開始前,先問你4個問題,看看你是否中過招?

1.開套餐的時候,組合特別複雜。愣是可以把一個讀過大學,學過高等數學的客戶說蒙了。

2.開手機套餐的時候,在直營營業廳和路邊加盟的小店完全不一樣。營業廳的套餐月費99元起,小店裡的套餐月費只要19元起...

3.開手機號要求必須預存話費,然後分6個月或者12個月返還,不夠月份還要收你違約金。

4.先送你1個G的流量送幾個月,等你養成習慣了就不送了,好開始收錢。

複雜的套餐組合,人為製造信息不對稱。

電商3C產品的價格為什麼在網上便宜?

因為它賣的是標準的產品,某一個型號的冰箱或者洗衣機在線下多少錢?在現場多少錢?

我作為顧客可以很容易的去進行價格比對,只要你賣貴了我就不在你這買...

為什麼運營商的套餐越來越複雜?

這背後是運營商的人為的製造信息不對稱。

當你沒有辦法去比較一個套餐和一個套餐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的時候,你就會隨便選。

隨便選,它就可以把那些高利潤的產品捆綁的銷售給你,來坑你一把...

不信你看一下這上下兩張圖(代表兩個套餐)的區別,你看得出來嗎?

反正我是看不出來。

利用顧客的認知吝嗇原理,只賣貴的產品。

大多數像我一樣的用戶會認為營業廳是屬於直營的網點比較靠譜,不容易出現一些信息安全泄露的事件。

但實際上也正是因為營業廳的經營成本高,目標受眾的收入可能稍微高一些,他們在主推套餐的時候就不會推你任何低價的套餐,哪怕有也不會告訴你...。

但是那些街邊的電信移動的加盟店就不一樣了。

他們需要用更低廉的價格去吸引一些外來務工的人群,所以他們主打的特色就是性價比高。

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相信直營門店,卻沒想到我們思考上的偷懶讓我多花了不少冤枉錢。

用預存返還的方式鎖定客戶,避免用戶流失

運營商應該是最早搞這種充話費送手機的,我以前最早的兩個手機iPhone5和iPhone 7都是這麼來的。

差不多用5000塊錢的價格,既送了我5000塊的話費又給了我一個iphone手機。

在這裡面運營商賺的到底是什麼呢?

他提前收了你的預付款,他可以有利息和投資上的收益。

另外一方面由於它的採購量大,他可以跟蘋果這樣的廠商去談一個價格上的優惠。

不僅如此,通過充話費送手機,運營商可以鎖定一個客戶兩年以上,這個客戶只要有額外的流量消費或者語音消費一樣會給他帶來增值服務的收入。

送你流量,然後在未來收割你

很多人可能會收到運營商的簡訊,說你是他們公司的VIP,送你免費的一個月1個G流量。

但你會發現有的時候他只送你三個月或者半年,因為多送的這1個G的流量,你會覺得流量用不完你就會不用wifi而是直接用流量刷抖音打遊戲。

最後,你養成了一個月花10個G流量的習慣,這個時候就是運營商送你的一個G免費流量突然沒有了,那你不由自主的就會去消耗流量。

這背後就像是養羊一樣,運營商培養用戶的流量使用習慣。

小結

不可否認商家在經營的時候會利用人性的弱點,進行各種運營和促銷活動。

但我們這些用戶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你們這些運營商完成KPI、賺錢的工具。

但是對於中國的運營商們而言,我想送你們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參考資料:

央視曝光中移動扣費貓膩 tech.ifeng.com/a/20141209/40897419_0.shtml

PS:

送你一本99頁的《賀嘉演講指南》電子書PDF。

關注公眾號: 賀嘉老師 ( ID:kuajie123)後,回復關鍵字「演講」領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