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农业互联网将成为促进智能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嫁接互联网,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效减少行业中间环节,升级产品经营模式。因此,互联网工具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漫谈 | “小众”电商经营+标准化生产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农业

首先,在生产环节,互联网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人羡慕不少国外农产品的高售价与高附加值。比如葡萄论个卖、草莓论颗卖,白菜半颗半颗地卖,等等。给这些高价农产品“撑腰”的正是标准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从生产环节彻底改造农业,使农业自动化、精准化、可追溯,并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比如我们的大棚可以通过各种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及农产品生长状况等信息,再将采集的参数信息汇总整合,最后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定时、定量、定位处理,及时精确地遥控指定农业设备的开启或是关闭。甚至在内蒙古记者看到,上千亩的玉米田通过这样的智能化系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日常的水肥的供给,不仅人力成本低,而且省水、省肥。

漫谈 | “小众”电商经营+标准化生产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农业

生产出的农产品,咱得让它们能卖个好价钱,我们来看看流通环节。电商已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销售方式了。但是在电商经营普及的情况下,电商经营策略的选择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前几年,抢占大电商平台的曝光率让不少经营者心力交瘁。如今,小范围电商经营变得越发吸引人。比如,做垂直领域下“小众”需求的服务定制。这种电商经营的策略就是专门针对某一个地域的某一特定群体来发力。具有区域性色彩的电商产品,在区域内电商客户中流转售卖时,因为其具有的区域性色彩,可减少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认知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因为不用过多思考如何在诸如设计、说明等地方进行诱导客户认知该商品。从而回避大平台激烈的竞争,牢牢把控稳定客户群体。

当然,新技术的运用,离不开具备新知识的人才的加入。一方面,我们可以专门招聘一批这样的专业人士加入企业、合作社;另外,现在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的网络教育平台,我们自己也可以随时学习、充电。有了人才和知识的持续更新,咱们企业也好,合作社也好,才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漫谈 | “小众”电商经营+标准化生产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农业

总之,通过互联网思维的导入,随着互联网知识技术应用到农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逐步升级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价值,克服传统农业种种弊端,最终发展成为的新型“互联网农业”。

编辑:李伟民

统稿编辑:刘璐

责任编辑:舒晶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