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察微篇》 记载: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这就是子贡赎人的故事(子路受牛是一个对应的故事)。

(子贡和子路画像)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是个宽厚为怀、乐于助人的富商,与之相反,另一位犹太人夏洛克靠放高利贷致富。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又侮辱过他,引起了夏洛克的仇视,本剧的整个故事在这一前提下展开。

(《威尼斯商人》话剧)

子贡赎人的故事很多人不理解,这些人觉得孔子这不是鼓励做好事还要报酬吗?这不是打击子贡的高尚情操而鼓励社会的不良风气吗?

其实,正如题主所言,子贡赎人和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不收利息有共性。

在孔子看来,子贡固然道德高尚,但是子贡用自己的私德把公德的门槛提高了,反而无形中阻止了其他愿意赎人也希望得到金钱补偿的人的善心善行,对改变社会风气、教化百姓反而不利,也无助于相对而言在根本上解决鲁国人在国外为奴的困境。

正如某位以哲学思辨著称的企业家所说:

当一个人所做的事情足以影响整个群体的时候,就应该更加慎重,否则一时之善反而会带来持久的负面影响。

(孔子画像)

孔子知机见著,思虑深远,不愧是一代圣贤、万世师表。

扯开一句:由这个故事可见早期儒家也不像后世以伦理准则为解决万事的枢纽,而是比较通达的。

在莎翁笔下,安东尼奥是完全的正面人物,夏洛克是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最后以夏洛克官司失败、身败名裂告终。

但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我们先不谈歧视犹太人问题——夏洛克借出款项的利息可能确实高,但在中世纪伦理中,无论利息高低其实都是不合理不合规(这也就是只有边缘人犹太民族从事这个职业),而追根溯源,之所以威尼斯人不能借到正常利息的借款,夏洛克的贪婪绝不是主要原因,安东尼奥「宽厚仁爱」地不收利息以及其进一步强化的收利息可耻的观念才是核心所在。

假设,借款收利息并不可耻,也不违反宗教律条,那么威尼斯也许有更多的所谓「高利贷者」,渐渐地,利息也会回归一个正常的水平,这才是真正的帕累托优化(Pareto Improvement)。

在真实的历史上,在伦敦逐渐成为欧洲金融中心之前,义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共和国曾经是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这靠的其实是对安东尼奥的「善行」的扬弃。

(威尼斯共和国纹章)

子贡赎人和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不收利息也有差异。

那就是子贡只是思虑未及,本身并无矜伐自盈之意,而安东尼奥的不收利息虽然总体也是善意但是有歧视他人的潜在因素,这又是两者不尽相同的地方。


不好意思 不是很懂,但是头条推荐给我回答,我也只能这样回答了,老铁,帮不了你,sorry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