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可以画出型,比例大概正确,但是画不出生动感,肌肉线条也画不好,透视一团糟,素描画过最难的就是陶瓦罐了吧


很多同学觉得人体绘画的学习比较难,确实人体绘画算是绘画里面最难的一块了。康石石经常说绘画主要是在画关系,如果把画面的关系画好了,画面效果自然就表现出来了。

其实大部分人画不好人体,主要还是因为不清楚人体关系。人体关系主要包含形体关系、比例关系、结构关系、透视关系以及动态关系等。以前我们在学习人体绘画的时候,大部分老师都会推荐我们临摹《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

但实际上对于人体绘画初学者而言,这本书看起来会比较吃力,且不太能够看明白。书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速写草图,如果对人体解剖不了解的话是很难看懂的。所以人体绘画初学者直接上来就临摹伯里曼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关于人体绘画的学习,前期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清楚人体的形体、比例、结构、透视关系。对人体整体框架的了解是人体绘画里的一大重点,下面康石石分别讲解:

1.人体形体关系

人体形体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在理解形体关系的时候,需要将人体各部分的形态概括成几种几何形体,进行分解与组合,弄清他们相互组合、榫接的关系,这样就比较易于形象的记忆和加深对人体形态特征的理解。

2.人体比例关系

通常我们都会用头身比例来测量人体比例,平时我们会听到「模特是九头身」这样的形容,这就是用头身比例来测量的。除了模特外,常用的正常成年人比例有七个半头身和八个头身,这两种头身比例测量法分别是保罗·理查尔博士测量法(七个半头长)和米开朗基罗测量法(八个头长)。而八个头身的人物体型比较符合正常成年人理想的体型,人物的五官比例也更贴近现实中的人物。

米开朗基罗测量法(八个头长)▼

保罗·理查尔博士测量法(七个半头长)▼

3.人体结构关系

人体主要由骨骼结构和肌肉结构组成,每个人的骨骼大致相同,它们紧凑而巧妙地连接,支撑著人身体的重量,产生各种姿态。骨骼结构影响著人体的动态,肌肉结构影响著人体的形态。所以在画人体之前,大家有必要了解清楚人体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及特征,这样才能更得心应手的刻画出不同的人物形态和动态。

4.人体透视关系

人体绘画需要在平面上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其表现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人体透视能使人体在图面空间中「站立」起来,使人体的塑造具有深度感。对于人体透视的研究,可以通过对人体形态进行几何形体的概括,从而快速分析和正确理解人体在空间形成中的透视关系。

在作画时,我们应该首先确定观察对象的视角和视距,明确人体在图面中整体透视的关系,然后才能确定人体各个局部的透视关系。

人体的形态变化和动态变化与人体的透视关系有著密切的联系,人体绘画需要在一定的透视关系中表现人体的动态和结构,如果正确表现出人体各部分形态的透视变化和结构穿插,也就具备了人体绘画的造型能力。

5.人体动态关系

理解人体的运动规律对人体绘画有很大的作用。人体运动主要是由脊椎和四肢运动决定的,尽管千变万化,规律还是存在的。所以多练习人物的大动态、经常画一些动态速写,对于把握人体运动规律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关于动态速写的练习,我们可以以不同长短时间来练习,比如有一分钟的、五分钟的、十五分钟的、三十分钟的等等。根据时间的不同,能够训练我们在有限时间里如何快速的绘制出人物动态。

一分钟人体速写

五分钟人体速写

十五分钟人体速写

以上分析的内容和图例,是我们在人体绘画学习当中需要练习的基础内容,除了上述的五大部分外,还有一些关于人体局部形态的刻画,人体光影关系的表现以及人体与衣褶关系的表现也是同学们日后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下面康石石分享一些人体绘画教学的参考书籍:

《艺用人体结构教学》

胡国强,关系美术出版社

《艺用人体结构教学》是一部基础的、实用的、教你如何绘制人体的参考指南。这本书包括了艺用人体解剖体系中的全部内容。有很多图例和图解,有特别拍摄的男女模特照片和人体骨骼、肌肉图片,也有手绘人体各个部位的解说示例图,还有专门针对每个部位而配给的大师人体绘画作品,以便大家能在解剖学和绘画上形成对比。

《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

乔治·伯里曼(美国),广西美术出版社

《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是一部大规模、全面的实用人体绘画指南,内容不仅包括所有的人体结构解剖学,而且还有对人体相关服饰的完整研究,书中囊括了他毕生的素描作品,综合了他的六部著作,涵盖了伯里曼结构解剖体系的全部重要内容。

《动态素描》系列五册中文版

伯恩·霍加思,周良仁译,广西美术出版社

伯恩·霍加思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讲授的解剖和素描课名闻遐迩,伯恩·霍加思的《动态素描》系列分为《头部结构》、《手部结构》、《人体解剖》、《人体结构》、《著衣人体》五本。

以上讲了这么多,其实提到最多也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关系」二字,有些同学,画了一百张手部动作,一千张脚步动作但是依然没有进步,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关系二字。切忌不停地只重复某方面的练习,而对其它方面视而不见。

以上望有帮助,欢迎交流

———————————————————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官方微信公众号(kang-shishi)

如有艺术留学、院校、专业、作品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康石石咨询


感觉原画类的教程比考前教学领先好多。

有个画师叫krenz,他归纳人体体块很有一套。

有个素描类画师叫迈克尔.汉普顿,他的素描人体练习稿十分棒,让人一看就知道人体素描的关键所在。

动漫类的人体教程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将复杂的结构简化为很精妙的几何形体,将人体的美妙以最容易看懂的样子呈现出来。

有本书叫《雕塑家解剖》,对了解人体结构很有帮助,巨细无遗。

迈克尔.汉普顿偏归纳,《雕塑家解剖》偏字典、检索这种感觉,可以结合著看。

临睡前刷到这里,不方便找图。有人看我就补上图。

补图:

顺便补一嘴,理解人体需要循序渐进。图片仅仅是展示一个直观印象,要配合完整教材去一步一步学习。

krenz

迈克尔·汉普顿

《艺术家雕塑》

带水印这点我也没办法,毕竟不是看电影,学惯用足够了

至于那些杂七杂八的动漫类人体归纳,一时没找到,当时只是一眼扫过。原理在以上三家中都包括了。


画人体,我个人归纳是要掌握三大部分的知识

第一部分,体块意识。

这点很多书或者画师都有提到,学习重点如下:

①懂得头胸跨三大体积以及胳膊大腿各三大肌肉群的归纳方式。

②如想作画自然,背部肌肉群的归纳方式也要了解,主要是肩胛骨附近的肌肉群和背阔肌的归纳

推荐书籍:「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和「人体绘画:设计与创造」,这两本靠谱些,整本临摹下来应该差不多了(临摹整本书的内容属于学习人体的常规操作)然后觉得不够,台湾画师k大的教程也可以做辅助练习理解,也是要临摹。

第二部分,解剖知识

如果比喻,体块意识相当于盒子,解剖知识就相当于安置于这些盒子里的物件。很多初学者一来就去研究这那的肌肉群,无异于次重点混乱,捡了这个一定会忘记那个。而很多有点体块意识基础的初学者又会轻易忽视这部分的研究学习,导致画出来的人体软塌塌结构错位的情况。研究解剖知识的重点如下:

①明确肌肉组在骨头上的生长点和结束点,这些知识是为了绘制人体速写或者素描的凹点(环境阴影闭塞)或者明确肌肉体块具体该放的位置。

②重点研究三角肌、背阔肌和锁骨、肱骨的空间关系,有助于画抬手的动作。

③重点研究背部肩胛骨、大小圆肌和三角肌的肌肉运动关系,有助于画人体侧身和四分之三背部。

③重点研究小臂肱桡骨、尺骨跟小臂肌肉群的空间关系。画人重点在头其次就是手臂了,空间中绕来绕去的手臂非常难攻克但是又是特别重要,研究的重中之重。

至于下半身其实只要了解体块就差不多了,不过为了避免出现人体结构错误也要了解。相比上半身容易很多,没有那么多空间旋转的东西。

推荐书籍:「艺用人体解剖」没别的理由就是清晰好用。

第三部分,人体的平面概括速写。

这点非常不好讲,因为题主你说的画画不生动的主要问题其实是出在这,别说你了,很多专业美院生也会忽略这块内容的学习,理由嘛很多,我也是在参与工作后才逐渐了解的。

这点你可以翻墙上pinterest素材网站,有很多画师画的人体速写,有概括夸张的,也有讲究流畅感的,以美式或者法式的最好,审美会高些。日式的就算了,如果你上面都临摹过,那临摹日式速写学习意义不大。

要知道最重视人体动作流畅度的画师其实是动画原画师,日本原画这帮人是全世界最牛的,但基本是最推崇美式速写和迪士尼人物线稿。宫崎骏也说迪士尼动画才是真正的动画,理由是迪士尼他们画的动作是最流畅最符合美学规律,你看宫崎骏动画多少能感觉到向人家虔诚的致敬。这里只是从动画技术讨论不谈论动画其他因素。

学习人体知识是件极度枯燥的活,在中国还没有什么正规科学的学习地方和方式,基本全靠自律的自学(包括所谓美院人体教学,基本是靠学生自学成才,没自学好的就转行去了,自学好的会被留校,觉得美院人体教画得好,其实是幸存者偏差)

当你临摹到一定程度你会自然去画照片甚至找模特自己研究,再然后你就会自己尝试去平面变形,开始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姿势为自己的创作做铺垫。这过程有厌倦也有开心的地方,网上看似很多人会画人体,我身边的绝大多数也是专业画画的,但最后能抗下来其实挺少的,加油。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