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可以畫出型,比例大概正確,但是畫不出生動感,肌肉線條也畫不好,透視一團糟,素描畫過最難的就是陶瓦罐了吧


很多同學覺得人體繪畫的學習比較難,確實人體繪畫算是繪畫裡面最難的一塊了。康石石經常說繪畫主要是在畫關係,如果把畫面的關係畫好了,畫面效果自然就表現出來了。

其實大部分人畫不好人體,主要還是因為不清楚人體關係。人體關係主要包含形體關係、比例關係、結構關係、透視關係以及動態關係等。以前我們在學習人體繪畫的時候,大部分老師都會推薦我們臨摹《伯裏曼人體結構繪畫教學》。

但實際上對於人體繪畫初學者而言,這本書看起來會比較喫力,且不太能夠看明白。書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速寫草圖,如果對人體解剖不瞭解的話是很難看懂的。所以人體繪畫初學者直接上來就臨摹伯裏曼是很難有所提高的。

關於人體繪畫的學習,前期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清楚人體的形體、比例、結構、透視關係。對人體整體框架的瞭解是人體繪畫裏的一大重點,下面康石石分別講解:

1.人體形體關係

人體形體關係比較複雜,我們在理解形體關係的時候,需要將人體各部分的形態概括成幾種幾何形體,進行分解與組合,弄清他們相互組合、榫接的關係,這樣就比較易於形象的記憶和加深對人體形態特徵的理解。

2.人體比例關係

通常我們都會用頭身比例來測量人體比例,平時我們會聽到「模特是九頭身」這樣的形容,這就是用頭身比例來測量的。除了模特外,常用的正常成年人比例有七個半頭身和八個頭身,這兩種頭身比例測量法分別是保羅·理查爾博士測量法(七個半頭長)和米開朗基羅測量法(八個頭長)。而八個頭身的人物體型比較符合正常成年人理想的體型,人物的五官比例也更貼近現實中的人物。

米開朗基羅測量法(八個頭長)▼

保羅·理查爾博士測量法(七個半頭長)▼

3.人體結構關係

人體主要由骨骼結構和肌肉結構組成,每個人的骨骼大致相同,它們緊湊而巧妙地連接,支撐著人身體的重量,產生各種姿態。骨骼結構影響著人體的動態,肌肉結構影響著人體的形態。所以在畫人體之前,大家有必要了解清楚人體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及特徵,這樣才能更得心應手的刻畫出不同的人物形態和動態。

4.人體透視關係

人體繪畫需要在平面上表現空間感和立體感,其表現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客觀的透視規律。人體透視能使人體在圖面空間中「站立」起來,使人體的塑造具有深度感。對於人體透視的研究,可以通過對人體形態進行幾何形體的概括,從而快速分析和正確理解人體在空間形成中的透視關係。

在作畫時,我們應該首先確定觀察對象的視角和視距,明確人體在圖面中整體透視的關係,然後才能確定人體各個局部的透視關係。

人體的形態變化和動態變化與人體的透視關係有著密切的聯繫,人體繪畫需要在一定的透視關係中表現人體的動態和結構,如果正確表現出人體各部分形態的透視變化和結構穿插,也就具備了人體繪畫的造型能力。

5.人體動態關係

理解人體的運動規律對人體繪畫有很大的作用。人體運動主要是由脊椎和四肢運動決定的,儘管千變萬化,規律還是存在的。所以多練習人物的大動態、經常畫一些動態速寫,對於把握人體運動規律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關於動態速寫的練習,我們可以以不同長短時間來練習,比如有一分鐘的、五分鐘的、十五分鐘的、三十分鐘的等等。根據時間的不同,能夠訓練我們在有限時間裡如何快速的繪製出人物動態。

一分鐘人體速寫

五分鐘人體速寫

十五分鐘人體速寫

以上分析的內容和圖例,是我們在人體繪畫學習當中需要練習的基礎內容,除了上述的五大部分外,還有一些關於人體局部形態的刻畫,人體光影關係的表現以及人體與衣褶關係的表現也是同學們日後需要深入學習的內容。下面康石石分享一些人體繪畫教學的參考書籍:

《藝用人體結構教學》

胡國強,關係美術出版社

《藝用人體結構教學》是一部基礎的、實用的、教你如何繪製人體的參考指南。這本書包括了藝用人體解剖體系中的全部內容。有很多圖例和圖解,有特別拍攝的男女模特照片和人體骨骼、肌肉圖片,也有手繪人體各個部位的解說示例圖,還有專門針對每個部位而配給的大師人體繪畫作品,以便大家能在解剖學和繪畫上形成對比。

《伯裏曼人體結構繪畫教學》

喬治·伯裏曼(美國),廣西美術出版社

《伯裏曼人體結構繪畫教學》是一部大規模、全面的實用人體繪畫指南,內容不僅包括所有的人體結構解剖學,而且還有對人體相關服飾的完整研究,書中囊括了他畢生的素描作品,綜合了他的六部著作,涵蓋了伯裏曼結構解剖體系的全部重要內容。

《動態素描》系列五冊中文版

伯恩·霍加思,周良仁譯,廣西美術出版社

伯恩·霍加思是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創始人之一,他講授的解剖和素描課名聞遐邇,伯恩·霍加思的《動態素描》系列分為《頭部結構》、《手部結構》、《人體解剖》、《人體結構》、《著衣人體》五本。

以上講了這麼多,其實提到最多也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關係」二字,有些同學,畫了一百張手部動作,一千張腳步動作但是依然沒有進步,原因就在於忽視了關係二字。切忌不停地只重複某方面的練習,而對其它方面視而不見。

以上望有幫助,歡迎交流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公眾號(kang-shishi)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感覺原畫類的教程比考前教學領先好多。

有個畫師叫krenz,他歸納人體體塊很有一套。

有個素描類畫師叫邁克爾.漢普頓,他的素描人體練習稿十分棒,讓人一看就知道人體素描的關鍵所在。

動漫類的人體教程也有許多可以借鑒的地方,將複雜的結構簡化為很精妙的幾何形體,將人體的美妙以最容易看懂的樣子呈現出來。

有本書叫《雕塑家解剖》,對瞭解人體結構很有幫助,巨細無遺。

邁克爾.漢普頓偏歸納,《雕塑家解剖》偏字典、檢索這種感覺,可以結合著看。

臨睡前刷到這裡,不方便找圖。有人看我就補上圖。

補圖:

順便補一嘴,理解人體需要循序漸進。圖片僅僅是展示一個直觀印象,要配合完整教材去一步一步學習。

krenz

邁克爾·漢普頓

《藝術家雕塑》

帶水印這點我也沒辦法,畢竟不是看電影,學慣用足夠了

至於那些雜七雜八的動漫類人體歸納,一時沒找到,當時只是一眼掃過。原理在以上三家中都包括了。


畫人體,我個人歸納是要掌握三大部分的知識

第一部分,體塊意識。

這點很多書或者畫師都有提到,學習重點如下:

①懂得頭胸跨三大體積以及胳膊大腿各三大肌肉羣的歸納方式。

②如想作畫自然,背部肌肉羣的歸納方式也要了解,主要是肩胛骨附近的肌肉羣和背闊肌的歸納

推薦書籍:「伯裏曼人體結構繪畫教學」和「人體繪畫:設計與創造」,這兩本靠譜些,整本臨摹下來應該差不多了(臨摹整本書的內容屬於學習人體的常規操作)然後覺得不夠,臺灣畫師k大的教程也可以做輔助練習理解,也是要臨摹。

第二部分,解剖知識

如果比喻,體塊意識相當於盒子,解剖知識就相當於安置於這些盒子裏的物件。很多初學者一來就去研究這那的肌肉羣,無異於次重點混亂,撿了這個一定會忘記那個。而很多有點體塊意識基礎的初學者又會輕易忽視這部分的研究學習,導致畫出來的人體軟塌塌結構錯位的情況。研究解剖知識的重點如下:

①明確肌肉組在骨頭上的生長點和結束點,這些知識是為了繪製人體速寫或者素描的凹點(環境陰影閉塞)或者明確肌肉體塊具體該放的位置。

②重點研究三角肌、背闊肌和鎖骨、肱骨的空間關係,有助於畫抬手的動作。

③重點研究背部肩胛骨、大小圓肌和三角肌的肌肉運動關係,有助於畫人體側身和四分之三背部。

③重點研究小臂肱橈骨、尺骨跟小臂肌肉羣的空間關係。畫人重點在頭其次就是手臂了,空間中繞來繞去的手臂非常難攻克但是又是特別重要,研究的重中之重。

至於下半身其實只要瞭解體塊就差不多了,不過為了避免出現人體結構錯誤也要了解。相比上半身容易很多,沒有那麼多空間旋轉的東西。

推薦書籍:「藝用人體解剖」沒別的理由就是清晰好用。

第三部分,人體的平面概括速寫。

這點非常不好講,因為題主你說的畫畫不生動的主要問題其實是出在這,別說你了,很多專業美院生也會忽略這塊內容的學習,理由嘛很多,我也是在參與工作後才逐漸瞭解的。

這點你可以翻牆上pinterest素材網站,有很多畫師畫的人體速寫,有概括誇張的,也有講究流暢感的,以美式或者法式的最好,審美會高些。日式的就算了,如果你上面都臨摹過,那臨摹日式速寫學習意義不大。

要知道最重視人體動作流暢度的畫師其實是動畫原畫師,日本原畫這幫人是全世界最牛的,但基本是最推崇美式速寫和迪士尼人物線稿。宮崎駿也說迪士尼動畫纔是真正的動畫,理由是迪士尼他們畫的動作是最流暢最符合美學規律,你看宮崎駿動畫多少能感覺到向人家虔誠的致敬。這裡只是從動畫技術討論不談論動畫其他因素。

學習人體知識是件極度枯燥的活,在中國還沒有什麼正規科學的學習地方和方式,基本全靠自律的自學(包括所謂美院人體教學,基本是靠學生自學成才,沒自學好的就轉行去了,自學好的會被留校,覺得美院人體教畫得好,其實是倖存者偏差)

當你臨摹到一定程度你會自然去畫照片甚至找模特自己研究,再然後你就會自己嘗試去平面變形,開始畫自己喜歡的人物姿勢為自己的創作做鋪墊。這過程有厭倦也有開心的地方,網上看似很多人會畫人體,我身邊的絕大多數也是專業畫畫的,但最後能抗下來其實挺少的,加油。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