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是任何一方的私有财产,他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位先生身居海外,心系中华,使人萧然起敬。我就借机为大家说一说,诸葛亮躬耕地问题。


最早的正史《蜀记》中记: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命李兴撰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登隆山远望,轼诸葛之故乡″。首先说「沔之阳"。所指沔水(汉水)以北,也就是南阳卧龙岗所处之地。


接著看「登隆山远望″。襄阳的隆中山,是距刘弘一百多年后,诞生的新产品(属未来产品)。那么南阳是否有隆山呢,我国古词典《尔雅》释山篇记:「宛中→隆」。「宛中"在释丘篇为古代丘名(春秋战国之前)。随后丘名被山名所替代。被收入释山篇中叫「隆山″(卧龙岗前身)。有人疑问说,「隆″被南朝人郭扑注释为隆起高地。我道要问,「隆″在词典中本身就是「宛中″的解释结果,有必要再作解释吗?答案是显然没必要。再说南朝距词典超过600年的时间。还有,「宛中″同时在词典的「释丘"与「释山″篇两度出现,为什么?我想郭扑难以回答。他难回答,而我能回答:它就是隆山!登上隆山(卧龙岗)远望,诸葛草庐就在脚下。


由上可知,襄阳隆中不具备《蜀记》记载的条件。而南阳卧龙岗则紧扣《蜀记》所载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真正的躬耕地,就是南阳卧龙岗无疑。襄阳「隆中″在假冒卧龙岗之原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