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結論,我們來重新看看大老師尋求真物的過程吧。

很久之前,比企谷八幡和普通的初中生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他在中學二年級的時候抽籤成為了男班長了,和女班長相處的很融洽, 在逐漸接觸之後誤以為對方對自己抱有好感,鼓起勇氣進行告白的八幡理所當然的被拒絕了,他才意識到女班長對所有人都很溫柔,只是自己當時並沒有注意到,或者不願意相信而已。

對八幡而言類似的事情發生不止一次,這一次是最讓他受傷的一次。在此之後八幡說了很經典的那段話「我討厭溫柔的女孩子,因為她會對所有人都溫柔」。也因此讓他對由比濱的好感視而不見, 並刻意降低雪乃對他的好感度,想要以想和雪乃以做朋友的方式表明雙方立場。

對大老師而言,他渴望的真物是「不帶虛假的感情」,不是因為溫柔這種事情而對別人好,是發自內心的行為,但是這種東西是難以區分開來的,有的時候發自溫柔的關心,也是一種真正的關心。

大老師也會因為溫柔去幫助別人,無論是相模南那次,還是一色彩羽的事情,很多時候,大老師都是選擇伸出援手的,不僅僅因為他是侍奉部的成員,更因為他內心也確實想要這樣去做。

人很難做到表裡完全一致,一旦用語言表述出來,就會自然的被潤色,不說出來也無法明白,但是即便說了,不僅可能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別人也可能無法認同,不說就能明白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大老師也清楚自己渴求真物的態度十分卑鄙,甚至讓人厭煩,但是如果彼此都有這種想法並將這種自我滿足強加給對方的話,即便難以企及,這也是大老師渴求的真物。

現實中的人是否做到要求對方一直都表裡一致呢,說實話這樣活著是會很累的吧,每個人都會不自覺的帶上一些面具,而人也無法將自己內心所想的完全展示出來。

真物在現實中真的存在么,我認為真物是肯定存在的,和很多美好的東西一樣,這種真物也並不能永遠的持續下去,不過即便是某個時間,兩個人心意相通毫不遮掩的表達內心,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吧。


這個答案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真物其實是見仁見智的。

事實上渡航並沒有明確真物的界定。陽乃對雪乃的期待是真物嗎?雪乃對葉山的感情是真物嗎?三浦對葉山的感情,戶部對海老名的感情是真物嗎?

大老師在第一卷就開始不斷diss現充組,但從後面來看,現充組之間的感情也許並不全是偽物,大老師也認為這樣的偽物也有耀眼之處。

由比濱結衣的願望就是侍奉部的存續。哪怕是以偽物的方式,這樣的她並不想要真物。

在我們看來,也許真情實意就是真物了。但比企谷很有可能追尋的是比此更深入更殘酷的東西也說不定。


在另一個提問的回答

如何理解《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中提及的真物?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其實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個人是覺得「真物」這個概念其實是分人的,比方三浦優美子,對葉山的感情何嘗不是「真物」而在初期的大老師以及葉山來看就是虛偽的。實際上糰子對於「真物」的理解也與大老師和雪乃不太一樣,所以才會有12卷糰子所說的「這樣的真物,我不想要」

實際上我個人的理解「真物」就是真情實意,還拿我很喜歡的三浦優美子舉例,初期大老師和葉山看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選擇榜上了食物鏈頂端的葉山從而讓自己也處在食物鏈頂端。實際無論傻傻的戶部還是神秘的海老名都是真心想和葉山做朋友,也很用心維護這層關係的。葉山認為大家對他有期待所以他必須回應,可是三浦優美子只是簡單的想和他一直在一起,對他並沒有什麼期待。

所以現實里我覺得還是有「真物」的,父母對你無私的付出,你最好的朋友,你的伴侶,只要是真心實意的對待一份感情我覺得就可以稱為「真物」了吧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真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說實話,蠻難嚴格下定義的。

如何理解《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中提及的真物??

www.zhihu.com圖標

簡而言之,是一種不違背自己真心的「自由」:

僅僅是出於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非為外界所迫做出的選擇。

或者說是一種純粹的唯我論。

當然樓上說的表面和情感的一致性也是真物的一部分。

再回到問題,這種真心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嗎?

答:存在,但是僅存於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之間。

首先,想要擁有真物。你必須和大老師一樣擁有追尋真物的慾望。

這種慾望從何而來?正如前面所答,來自於自己的內心。

但是能清晰地察覺到自己內心所希望的是什麼,而自己現在的現實處境又是如何,再比較兩者間的差異的這種能力,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

和這個有點類似的是

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問題:這個社會所強加給我的但是又最令我難以忍受的一點是什麼?

然而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有多少呢?

大部分人所謂的對現實不滿不過是一種模糊的,不成型的抱怨而已。他們既不能說出自己為何不滿,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放這份焦慮。

自然,這不是對真物的渴望。

說到底,連自己的真物都不知道在何方的人們絕對不可能擁有真物。

其次,就算知道該從何處尋找自己的真物的人就一定能找到真物嗎?

能夠踐行真物這種純粹唯我論的人不是沒有。

那樣的人最後都成了哲學家,藝術家或是偏執狂。

如何理解《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中提及的真物??

www.zhihu.com圖標

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吧……

但是正如春物中所說,大老師會一直,一直追尋這樣永恆的,純粹的真物。

儘管他明白這樣做的結果,他還是如此做出了選擇。

這就是一般人和大老師的差距吧……

手機碼字,詞不達意,見諒。


其實我覺得大老師追求的真物就是表面與內心感情的一致性,不因為一件事產生的感情影響到另外感情的表達。就像他希望糰子對他好不是因為他救了她的狗這種。或者說是大老師自己心中確立的,人的一種行為或表現對應的別人對這種表現的態度。然而他自己其實也做不到……但是我覺得大老師的真物是存在的,比如因為他的溫柔,必然會出現能理解他的人並依靠他或者讓他依靠。大老師嘴上說著:孤高的遊盪之魂不需要羈絆之地。其實他討厭孤獨討厭的要死。真正孤獨的人在我映像中是這樣的:他不會因為身邊多一個人而感覺到孤獨變少哪怕這個人對他而言十分重要,但是會因為身邊少一個人而覺得更加孤獨哪怕這個人並不重要。


大老師追求的真物是說白了就是友情中的坦誠相待,心照不宣。但是,現實中就算是最好的朋友也會有隱瞞,在一些利益的取捨中如果你不是朋友最優先的話也會感到失望。大老師需要的是猶如自身半身一般的存在。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大老師的改變與成長於是體現在的對友情的偏執的追求,稍微有了對這些「不完美」的友情的包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