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一个靠著民族感情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大是大非面前却选择了卖国,竟然用「科技无国界」的荒唐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这样的认知简直是弱智的表现,当外国支持人采访杨元庆时问,联想是不是中国企业?这货竟然支支吾吾,迟迟顿顿的不敢正面回答,到最后也没敢说是中国企业,一个这么大的中国企业的CEO,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竟然如此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如此的没有底气,感觉在人家面前直不起腰,抬不起头一样。一个没了良心,直不起腰,抬不起头,吃里扒外,却还打著爱国旗号利用民族感情,愚昧大众的联想真的是让人厌恶到了极点,所有关于联想的产品,我看都不会看一眼!


不看好!在与华为5G项目的争夺上,联想一屁股坐在了美国的大腿上,明摆著是美国政府在打压中国民企,爱国的企业都识大局一致站在华为一边,唯独百姓心目中的民族企业联想却以科学无国界为由站在了中国民众的对立面,在中国百姓越来越自发地抵制损害我国安全利益的国家与企业的大局下,联想只会折腾坏自己的底裤,以领导人亲自谢罪闭幕!


基于联想一贯的做法,个人是不看好的!

目前从联想官方的消息以及现有的业务来看,联想的智慧中国主要针对的领域是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与Service服务深度融合,我们大致分开来看看吧!

AI:这块领域国内参与竞争的企业很多的,很早就开始布局了,国家也非常支持。但是联想的布局和技术累积显然是不如其他国内其他企业的,比如BAT和华为,这几家都可以算是国内AI领域的领头羊,尤其是百度在人工智慧这块布局最早,投入资金巨大。而反观联想,在这块的投入在我看来是不够的,17年时杨元庆曾说将在未来3年在AI上投入12亿美元,就这么点钱相比同行来说真是少了,要知道百度每年近百亿的投入啊。布局不如对手强,投入不如人家多,这怎么能竞争得过对手。

云计算:这块倒是对联想还是有点好处吧!因为云计算需要大量伺服器,这几年全球市场下这块领域的设备需求逐年增长。而根据(DRAMeXchange)调查显示,X86架构基本上占了整个伺服器市场约96%的份额,作为X86架构中的一员,联想的PC业务体系是可以从中获益的。但是这个领域对联想来说,算不上什么智能领域,因为他只是一个设备供应商而已。和那些真正提供云服务的企业(阿里、百度、腾讯、华为等)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大数据:就国内大数据而言联想还算可以吧!2018年时曾公布过国内50强大数据企业,前5的企业为阿里、华为、腾讯、联想以及浪潮,可见联想在这块还是有点料。但是相比互联网公司以及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仍旧是有差距。

区块链:这块也是需要技术的领域,因此我们就来看看全球企业区块链专利百强,截至2018年的数据,排名靠前的国内企业有阿里、中国人民银行、腾讯、联通、国家电网等,但未看到联想的名字!

将以上内容综合起来看,在需要技术实力的地方,比如区块链、人工智慧等领域联想明显无优势,研发投入不足,布局不够早,属于典型的随大流,并未在这些领域刚起步时就做布局。而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两块更多的得益于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设备,大数据同样也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联想智慧中国本身的发展定位并无太大关系。

因此,就我的观点来看,在核心的人工智慧领域,联想并不会取得太大的成绩。就犹如当年联想进军互联网,搞产业多元化,以及做智能手机这些领域一样,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其实很简单,联想没有战略眼光,只知道随大流,什么热做什么,而不是真正预计产业的发展,提前布局。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罗氏虫社】,谢谢~~


不评论技术,只评论口号。联想发布品牌口号「联想智慧中国」,会让人进一步厌恶联想。「智慧」在汉语里面是名词,联想的这个品牌口号却使用美式英语文法,让「智慧」这个名词当做动词使用,意思就是「联想使中国智慧」。因为在这句口号里,「智慧」不当作动词使用,那这句口号就是狗屁不通。是联想不懂汉语文法,还是联想已经习惯了美语文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另外,这个品牌口号继续沿用了「联想中国」这一已被国人反感的说法,总是喜欢把联想放在中国前面,姑且不论联想有没有本事让中国智慧,这个把中国放在脑后的联想,国人也绝对不会接受


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联想"的口号已经换了三茬: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至"不忘初心,产业报国" ,到最新的"联想智慧中国",作为旁观者而言,一个知名的跨国公司,在较短的时间里连续不断地对外变化公司口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应该算得上极其罕见。换句话来说,就是"联想"在不停的改主意,这现象似乎表现出了"联想"思路的混乱、某种的无奈甚至是心虚的惊恐。

所谓的混乱,概因"联想"对外公共关系出现了危机而造成。这种公共关系危机的出现,有两种原因使然:一是,表面上看是前"联想"CEO杨元庆在任时对社会的无脑言论以及与新上任CEO之间没能完善交接;二是,更深次的原因则为"联想"至今一直没能正面清晰地回答众多国人对"联想"提出的种种疑问,而使得国人愤怒不已。这如何不让"联想"混乱?

所谓的无奈,概因现在国人对"联想"的认知已经发生质的改变。在国人的眼里,现在的"联想"已经没有了曾经积极进取的锐气、退化了强骨立身的精神、缺少了技术研发的实力、变成了地地道道"空壳"产品的推销者。这如何不让"联想"无奈?

所谓的惊恐,概因"联想"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已几成萎缩趋势,一个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的需求,但一旦市场需求变成了逐渐沉淀的库存,那么这个企业就离关门的日子近了。这如何不让"联想"惊恐?

作为一个大型的贸易公司,"联想"现在已经到了该反省的时刻了……


联想这样的企业,就是外国买办公司,骨子里崇洋媚外,对国人不屑于顾,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面前,勇当汉奸。即如此,还要粉饰自己,把自己刻在功劳簿上。美国如此强大,美企的开放程度比联想大的多的多,可美企在国家利益面前,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哪怕政策他们也以为是不妥的、有失公允的。人家才不会说什么「科技无国界」,这么可笑的口号。所以联想国际化这些年,西方文化的精髓没学一点,还把自己应有的民族气结给丢了,最终沦为一家没有灵魂的公司。


前天,看了联想官方发表的《看完视频才发现,原来你是这样的联想》一文(如截图所示),把全新的 「联想 智慧中国」品牌口号赫然托出,的确是瞄准了智能领域,那个视频叫做《你好 世界》。

看后,有了如下的感触,可作为对该问的回答。

1 策略改变:好

联想高层开始专注于主动作宣传。

通观近期联想高层的表现,发现其自身想变。表现在,对仍旧存在的人们广泛诟病不再立马逐一置评,而是专心于自我宣传,向著系统又全面。

这篇文章、这个视频即是,反映出了公关策略的变化,肯定是认为有利于刷新形象、改变观感,比匆忙地正面解释、澄清要好,当然比直面驳斥要好上百倍。

主动总比被动好,整体总比零散好,引导总比呛声好。

2 主攻方向:明

联想高层主导的宣传专心于回应人们一直以来的重大关注,这篇1500多字的文章就可充分说明。

(1)针对性很是强

显而易见,联想高层指挥的宣传又的的确确是针对著人们对联想的诟病,虽然不是直接怼,却也是直接辩,旨在让人们"发现""原来你是这样的联想″,进而能给好评,可谓用心良苦。

(2)技是重点之一

重点回应之一是技,"技工贸″中的或"贸工技″中的技,显然,这是人们的主要诟病之一。

这篇文章中,与技相关的词至少达45处,如"科技″、"技术″、"计算机″,当然最多的是"智慧″、"智能″,这2个词频频出现是适应突出文章主题之需。

还没算上突出显示的"初心″、"硬核实力″、"科技实力″,等等词。

(3)根是重点之二

联想根在中国,联想高层以前的发声却认成国际,虽然后来作过澄清。

这篇文章又在澄清,用词积极至极,"中国″、"国家″、"我国″以及"民族″、"人民″、"全民″至少有26个,在1500多字中也占有不小的比例,还没有算上"民族企业″、"产业报国"等。

积极至极,是指到了影响文章主题突出的程度,容易让人联想到意在洗白自己。

还有同样无助于突出文章主题——"联想 智慧中国″的用词,虽然"全球化″仅出现1次,但"世界″却现出了7次,最关键的,是主推的视频《你好 世界》不叫"你好 中国″,与那个全新品牌口号中的国名不符,这也容易引发联想,因为倒是与人们诟病的联想高层力主的无国界立场——中国为轻、力推的全球化战略——美国为重相合。

尤其,人们会对文章前端的"联想也不负众望,成为一家成立于中国、业务遍及180个市场的全球化科技公司″这个话感到别扭,要是把"成立于″写成"植根于″,会感到舒服。

3 战略实现:难

这方面,不必赘述。

瞄准智能领域,方向肯定对,但联想占据该领域,难度很大,至于"引领未来智慧发展″的愿景则几乎没有可能实现,至少说得太早、太满了,这一切,都归因于在过去的35年里,联想没有积累起、沉淀下多少技术,这个根本原因一目了然。

这篇文章中所载的放在最显眼处的技术和产品,不过仍旧是汉卡、PC、一键上网而已,而在文章中、视频里所呈现的在教育、医疗、交通、制造、能源等领域已有智慧化探索和已具硬核实力,对全新的战略实现而言,也尚不很给力,口号全新却还不过是个口号,尚属未来时,后续变成现实明显缺乏现实的基础支持。

联想的过去、现在,科技上乏善可陈,没有那么多可宣传的,即便是与世界级专业名导演合作拍摄的视频。

其实,口号也并不全新,仅仅主要是"3S战略″的另一种表述,当然,要比"3S战略″更能达意。

最后,希望联想高层以这篇还算诚恳的文章为开头,改变倪光南离开后联想所走的路线,今后真的能如文中所写,在科技的路上坚持探索、坚守初心,真心"通过科技的力量探索未来中国的更多可能,助力`智慧中国′的建设″,而当务之急,则是联想高层要首先回归倪光南在时的联想初衷,带头坚定地从梦开始的地方——中国走下去,这具有决定性意义、逆转性作用。


对联想发布全新品牌口号「联想智慧中国」瞄准智能领域不看好

智能领域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联想不具备进军智能领域的条件

技术条件

联想从创立以来到现在一直是作为买办公室存在的,也就是主要做电子产品的贸易,一直以来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当年联想内部,柳传志和倪光南走在到了历史的分岔口,联想已经做大了,到了一个需要抉择的时刻。

柳传志想要做大贸易大公司,而倪光南想要研发技术研究晶元, 内部形成了极大的纷争,最终以柳传志为代表的资本获得了胜利。

1995年6月30日,倪光南被免去总工程师的职位,这就预示著联想从此走上了大贸易公司的道路,意味著他从此与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南辕北辙。

智能领域属于高科技领域,需要很雄厚的技术基础,从来没有技术基因的联想要转而做智能领域,希望渺茫。

品牌口碑

联想近些年来做的一系列事情,让中国人民大失所望现在在民众中的形象,口碑都不是很好。

同样的产品在国外卖低价,在国内卖高价。 赚钱的时候说是国际公司, 有事的时候打民族牌。形象差到极点,这样的公司能做好智慧领域实在贻笑大方。


当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时,有新闻说联想超过了自己曾经的老师IBM,我的天呀,这也太会吹捧了吧。如果说联想PC业务牛过了老师IBM,也说不太通,因为IBM是主动转型,觉得那块业务前景不太妙,赚的钱太少。

稍微懂点的人,就知道我们还缺技术,却全球渠道,我们中国企业比较可怜,只好从垃圾里捡点宝。并购IBM PC业务,就是希望利用我们中国人的勤劳简朴的精神,到垃圾里掏点宝。

联想还是值得肯定的,也算真的做了不少变废为宝的事。

这次全新品牌口号"联想 智慧中国」的提出,我第一反应就是IBM,卖掉PC业务时,好多年前IBM就提出「智慧地球」的新口号,新追求了,怎么联想十多年后又追在IBM屁股后面呢,听起来真的有点辛酸。

不过我也会安慰自己,词语嘛想要新意真比较难,现在都在说智慧、智能,而联想就因为好像离中国比较远了,遭来有史以来的品牌危机,这次联想把重点放在「智慧」业务,放在「中国」市场,终究给人很踏实,很温暖的感觉。

企业品牌的问题,我认为多数都是业务的问题,只要业务做出来了,就能消除绝大多数的争议,联想这些年争议大呀,其实就是业务相比较而言不是那么出色。

不过这个「智慧」领域的争夺,太激烈了,传统硬体厂商是几乎没有优势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类互联网公司都在落地做「智慧」,还有滴滴、美团这些后起之秀。

联想,就是一个老品牌了,需要挖骨疗伤,需要文化起底式大变革才行呀,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


其实不是联想咋的,大众的思维还是在爱国情怀上,民从恨的不是产品,恨的是那些吃里扒外的人,如移民国外却赖在中国国内,再多的解释都是多余的,比如你把老婆钱都放在邻居而身在家里,能安心吗?有啥还得为邻居想想,因为钱和老婆孩子都在人家屋里,那有敢与邻居撕破脸皮的胆量,老农劣酒中随意随心感言,没有水平可是真实感觉,欢迎同感点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