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已经大批量的服役了,歼31还叫FC-31,这不就很说明问题!

歼20是空军的重点项目,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中国空军都急需要一款重型先进四代机,以对付美国的F22,而且我国现状是加油机等特种战机不足,拉出去远程体系对抗也不足,这样就需要大航程的隐身战机出去单独作战,甚至去偷袭掉敌人的预警机、加油机和大型电子战机等,从这一点来说,FC-31的航程不足,性能也不足。因此我军的需求上首先需要是一款重型五代机,而不是中轻型五代机!

歼20的设计上也完全符合中国空军的要求,WS-15不能到位的前提下,采用AL-31F发动机完成先期研发工作,而且考虑到F22虽然紧凑,但是作战半径只有740公里的缺点,歼20拉长了机身,这样就拥有更大的载油空间和内置弹仓空间,作战半径应该能够达到1500公里左右;另外拉长机身缩小了翼展比,这种布局的战机好处就是高速性能极佳,机动性有些不足。为了弥补机动性能不足问题,歼20采用鸭翼、边条翼、进气道上缘,以及机翼前缘缝翼这种相当复杂的气动布局,这些部位都可以拉出涡流来提升战机的升力,提升战机的机动能力,鸭翼更是可以在战机机动时增加一个额外的抬头力矩,以此来解决战机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且歼20的隐身设计也是相当成功的,虽然比之F22可能差了一点点,但是也达到了正面雷达反射面积仅仅只有0.01㎡的范凑,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俄罗斯的苏57正面雷达反射面积可是高达0.4~0.5㎡,但是歼20唯一的不足便是发动机尾喷口仅仅只是简单的锯齿处理,对红外隐身效果还很一般,这一方面只能等待WS-15了!

另外歼20的电子设备也是一应俱全的,歼20的机头部位面积挺大的,也就采用了更大功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样能看得更远,而且还采用了与美国F35类似的EODAS、EOTS系统,这些都是对付隐身战机和地面目标的神器,F22由于开发太早没有这套系统;而F22的最大优势是雷达发射低可探测电磁波,很多战机被锁定了也不会发觉,这一点目前是F22独有的技术!

所以说,歼20是一款相当厉害的四代机,绝对有与歼20扳手腕的实力,也不得不说年轻的成飞具有更强的创新务实的精神,当然也不仅仅是成飞的功劳,毕竟要研发歼20这样的战机那得是很多公司、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的一个体系同城,比如歼20航电系统有许多电子研究所与企业参与,他们也同贡献不小,制造歼20所用的各种材料,也需要专门的企业研发与生产。成飞将他们完美的整合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歼20!

再来说说成飞的歼31(FC31),只能说老大哥的沈飞在创新上确实要差了那么一点,在重型四代机项目打擂台失败后,沈飞只能靠自己筹集资金来研发一款低端一点的中型四代机,第一就是瞄准外贸市场;第二瞄准四代机的高低搭配低端四代机;第三瞄准海军舰载机,综合考虑后成飞选择了双发四代隐身机,个人觉得在这个选择上有些失误了!

既然第一目标是瞄准外贸,而且大多数的国家都是穷国家,双方的成本还是高了点;双发虽然飞行性能更好,但耗油量也更大,航程受到影响,这一点从米格29和F16的对比中就尤为明显,因此个人观点认为FC31应该选择单发四代机!而且中国空军的需求上恐怕对双发也不是太感兴趣,毕竟歼10单发大短腿就让空军部队相当老火了,常年挂著3个副油箱执行任务还是很影响歼10的综合战斗力的,而现在沈飞的歼31居然还采用了双发,不用说又是一个大短腿,空军恐怕很难去考虑歼31了!

另外个人觉得歼31发动机应该选择一台与歼20一样的发动机,歼20选择WS-10B,歼31也可以选择他,歼20用WS-15,歼31同样用WS-15,这样恐怕更能打动空军,毕竟维护保养上就方便更多了!

当然歼31发动机选择双发可能主要瞄准了海军的舰载机,毕竟在海上起飞降落可不比陆地上,双方会更稳定一些,即使一台发动机出了问题还有另外一台,如今美国的海军就吐槽对F35C的单发的不满,并表示未来不会与空军共同研发舰载机项目了,因为那样会牺牲妥协太多性能要求,我想这里面主要指的就是单发发动机吧!

前段时间虽然网路上传言,海军已经选择了歼31作为海四代舰载机,不过很长时间过去了,这个消息也断了,极有可能只是以讹传讹的假消息!歼31在飞行性能上有很多的不足,曾经巴基斯坦飞行员在珠海航展上参观歼31后也是直摇头,连巴铁都看不上了,看来这款战机必须大修大改才行了!


这个问题空军已经回答的很清楚了,歼-20早在两年前就进入部队开始服役,从最早的双机编队首次亮相,到去年珠海航展上的四机编队,并公开歼-20的内置弹舱;再到国庆前夕空军宣传片中的七机编队亮相,歼-20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严格意义上讲,迄今为止在任何官方说法中都没有歼-31这一编号,其实质上就是沈飞在四代机竞标中败北后自筹资金研发的一款主打外贸的中型双发隐形战机。虽然曾经也进行过飞行表演,也几乎每次都以不断优化的模型姿态出现在各大航展上;但实质上至今也没有有效证据证明其得到官方的认可。

退一步从设计上看,歼-20创新性的采用了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很好的兼顾了战机的机动性和隐身性;反过来看FC-31气动布局中规中矩,在设计也没有什么特点,美国同样采用常规布局的F-22,在具有优异的隐身特性的同时,使用的F-119大推力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15吨,而FC-31还是处于一个三代机的水准,在机动性上相差可不是一个台阶;美国的F-35基本上与FC-31的设计相同,其机动性也广受诟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歼-20所不同的是,在具备隐身特性的同时,不仅仅单纯的是气动布局的创新性,还赋予了其优异的超机动性,这一点也是空军所看中的,毕竟我们的周边安全环境并不怎么乐观,我们首要的作战目标就是被冠以世界战机之最的F-22隐形战机,F-22以超机动著称,想要压制F-22,在航电领域实现超越的同时,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机动性上实现压制。

从网路披露的数据对比来看,歼-20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6马赫,而同类机型的这一数值大多为2马赫多一些,而作为第二梯队的F-35和FC-31的这一设计数据都为1.6马赫,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歼-20对阵FC-31时的技术差距立马显现。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FC-31的设计更侧重于多用途,但是前不久歼-20一张武器挂载图片出现在网路上,从公开的武器种类来看,不仅仅有制空弹药、还有对地攻击的弹药,甚至是火箭弹发射巢,这从侧面来印证出,歼-20成体系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另外,还有消息披露歼-20已经被确认为海军下一代隐形舰载机的选型,但有关这种传言是在太多,真假难辨,尚需时间最终去验证。不过从当下看,歼-20的发展要远比FC-31顺利的多,进度也要远高于FC-31.


实用这个角度,当然是辩证的来回答,当今世界第五代隐身战机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战争开始时承当踹门一脚的作用,更偏向于空优作战。现目前只有F-35这一型号明确会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对于我国空军来说,歼-20已经是一款完全成熟的重型隐身空优战斗机,对地攻击有歼-16这样的先进战斗轰炸机,毫无疑问,对于空军来说歼-20必然更为实用,而未来的舰载机选型中,重量稍逊一筹的FC-31可能会获得海军的青睐。


在满嘴山寨模仿者的眼中,所有国家的飞机非抄即袭,话说好像看不到歼-31呀,即未入役,被国际军事媒体奉为五代机中的佼佼者。

美国《国家利益》肆意涂抹歼-20,说我们的「威龙」,形似「猛禽」,呵呵,龙是龙,禽是禽,都傻傻分不清的话,还能不能在一起玩耍了?

当美国设计的六代也长出一对小翅膀,正式打脸了山寨们的胡沁,也把山寨的帽子夺过去扣在了自己头上。

歼-20和歼-31两款飞机都设计得不错,都是正经的五代机,都是我们自主创设的结果,要问哪个更实用,只能说装备在不同军种,各有绝学,各有大用途,各有千秋。

尹卓尹老爷子,是网友们非常倚重的装备专家。他对歼-31非常看重,说其独到的设计,非常适合上舰,可作为下一代舰载机使用,但要大改以后才可以。

空军就是歼-20了,作为我国五代机主力使用。空军责任在肩,海军因下一代主力战斗机,可在海上争锋。

两大军种,两种机型,如果歼-31穿上军装,也是非常棒的一款五代机。拿中航工业前董事长林左鸣的话说,「鹘鹰」上天即能把F-35给干掉。对抗当然是有条件的,歼-31以其机头优越的空间设计,足可容纳大功率雷达,可以看得更远更清,并且不怕被干扰;其充裕的机腹空间,保证了内置弹舱的大尺寸,满足了容纳各种弹种的需要。出色的隐身设计,注定它会成为一款优秀的五代机。

因此,如果有朝一日,当它在天空出现之时,请不要感到更多惊讶。


就性能来说,歼20肯定更厉害,毕竟歼20是国家立项研发,国家投入了很大精力去支持,而歼31是由沈飞集团独立研发,资金和技术肯定比不上歼20。

当前,我们需要性能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快速形成战斗力,以应对周边日趋复杂的安全形势,对其他国家的低端四代机同时形成数量和性能上的优势。歼20是我们目前唯一一种现役的四代机,歼31目前还处于试飞阶段,没有获得军方订单,也就是说,军方还是更看重性能高端的歼20。

虽然说低配版的四代机价格比较人性,但我们国家现在有能力为空军海军买单,歼31能做的歼20一样能做,歼31不能做的,歼20也能做,毕竟重型机的优势摆在那里。

也不能就此认为歼31会被淘汰,沈飞还在陆续推出这型飞机的改进版,而且花大力气在国内外市场推广今后随著歼31的技术改进,有可能涅槃重生。


问歼31和歼20哪个更实用,就是问重型战斗机和中型战斗机哪个更实用。总的来说,各有优势。在作战能力上重型战斗机肯定比中型战斗机更实用。但是中型战斗机的价格就是优势,作战效能上要差一点。最为典型的就是F22和F35,F35的价格优势,让美空军可以大批量的采购,但是其作战能力要弱于F22。不过如果国家有需要,价格也不是什么问题。

引申到歼20和歼31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歼20比歼31拥有更远的航程,更大的载弹量,更为充足的火力。在执行同样的任务时,一架歼20可以完成的,就需要两架歼31。歼20内置弹舱长约4.7米,宽约4.4米,深约0.8米,在隐身战斗机中是最大的。如此大的弹舱尺寸就可以挂载激光制导炸弹,小型反辐射导弹。

目前来说,歼20的内置弹舱可以挂载4枚霹雳-15和2枚霹雳-10。歼31的内置弹舱也只能放下4枚霹雳-15了,而霹雳-10导弹是不能放在机腹弹舱的。在格斗时,弹舱盖板对战机的机动性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说,歼31战斗机基本不会考虑近距格斗的情况。如果遇到非隐身战机还行,遇到四代隐身战机,那结果可就悬了。

此外,歼31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也小的很。其实歼31的体积和米格29差不多,两者的发动机一样,而歼31还比米格29少了机腹一块设置油箱的地方。航程和作战半径难以赶上米格29。向好处说其作战半径有600公里,向坏处说也就500公里。毕竟F22在作战状态下,其作战半径也只有850公里。

反观歼20,为了减小超音速飞行阻力,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较大的机翼后掠角,长细比较大的机身等等。乐观估计歼20的作战半径为1500公里,这是歼31的两倍。受制于作战半径,歼31也只适合防卫作战,是不适合远程奔袭的。

所以说,在考虑到作战能力上,无疑歼20更具有优势。其航程和载弹量以及作战半径是歼31无法相比的。(图片来自网路)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歼-20,绰号「威龙」,是中国空军装备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战斗机,是眼下亚洲区域最先进的战机。

歼-31,绰号「鹘鹰」,是沈飞在五代机选型失败后,为了积累隐形战机设计经验,自筹资金上马的一款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

至于歼-31和歼-20哪个更实用?这个肯定是歼-20。

武器装备研制的过程中,先由军队根据自身的作战需求提出相应技术指标,然后参与竞争的军工企业会根据军方的需求来制定自己的方案。歼-20作为我军选中,并已经服役列装的第五代战斗机,其各种设计和配置都是针对我军的作战需求进行来的。

而歼-31只是沈飞自筹资金开发研制的一款战斗机,没有获得军方正式编号,只有外贸编号FC-31,歼-31的名称是网友给起的。其设计没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和指向性,各种技术和概念都可以揉入其中。这也使得这些年来围绕著,「歼-31」战斗机的性能产生了不少争论,有人认为「歼-31」性能先进可以对标F-35,也有人认为「歼-31」性能差强人意。

一款技战术指标明确、已经服役列装的战斗机与一款还没定型、技战术指标还没成熟的战斗机,到底哪个更实用不言自喻。

「歼-31」最大的意义是锻炼了我国战斗机设计团队。

冷战结束,全球军费大幅降低,无数项目下马,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变得很慢。对于军工企业来说,容错率变得极低,一次设计失败,就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在美国,曾经研制了F-14「雄猫」战斗机的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由于在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战斗机订单争夺中失败,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机的研制能力;而波音战斗机业务的两大王牌F-15和F-18将会停产,波音的战斗机业务也将衰落。美国战斗机领域,洛克希德-马丁一家独大的趋势已逐渐明朗。

在俄罗斯,曾经称雄天空30载的米格已经江河日下,苏霍伊一极独大。而欧洲自二战后就日趋没落。如今欧洲各国已经没有哪一国有能力,可以单独研制先进战斗机了,只能采取联合研制的方式。不过由于参与国众多,使得在设计方案确定和研制经费分摊等问题上需要花大量时间协调,这也导致欧洲战斗机在设计研制效率低下。

世界各强国,每个国家顶多也就有一支高水平的战斗机设计研制团队。而由于歼-31的缘故,使我国拥有了两支高水平的战斗机设计团队,培养锻炼出来的人才,都能成为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大踏步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航空工业积淀了底蕴。

以上是本人个人观点,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2018年春节前夕,歼-20作为美标第4代隐形战机,开始遂行本土防空作战任务,使得我空军成了隐形战机俱乐部的成员,对空军来说意义重大,有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空中国之重器。

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4架歼-20作为航展闭幕的压轴大戏,为国内外现场观众进行了精彩绝伦的空中飞行表演,其中,2架歼-20在众目睽睽之下,瞬间打开了平常隐蔽得非常好的机腹和机翼弹仓,露出了霹雳系列空空导弹,显示了空军非凡的自信,以及对歼-20作战性能的满意。

央视在采访歼-20飞行员时,飞行员自豪地表示,一旦进入超音速状态,那就是歼-20的天下了;一改我飞行员平常的内敛与含蓄,对歼-20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为自身能有幸成为歼-20飞行员,感到由衷的自豪和荣光,从侧面也印证了歼-20战机的强大,空军上下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地提升。

歼-20的气动布局、外观形状、技术参数、配备的武器装备等,网路上的推文如过江之鲫,作为军迷就不想重复就此踩车。

至于歼-31,实话实说,就连空军或海军航空兵给的正式命名都没有,是沈飞自筹资金研发,打算出口创汇的军品,在一架歼-31都没有出口的背景下,近年来,关于歼-31被海军航空兵看中,成为海-4舰载机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

不得不佩服网路上隔三差五地对歼-31一波接一波的操作,最为著名的就是中东狗大户由于得不到F-35隐形战机,就相中了沈飞的歼-31,一口起就下了100架的军火大单,事后被证实全都是空穴来风,国内自媒体的无良操作。

关于歼-31的故事,网路上真的不胜枚举,有兴趣的读者自行不妨百度或搜狗之,作为军迷个人并不看好所谓的歼-31,对于炒作了许多年,成军仍然八字没有一撇的战机,却有如此铺天盖地的消息,不禁令人无限感慨。

为空军奉献了歼-10和歼-20,彻底摆脱了在苏俄战机后面亦步亦趋的成飞,却从来就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操作,始终默默无闻,但歼-10和歼-20的横空出世,都可谓一鸣惊人,让我空军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先进战机的俱乐部,令我等军迷对成飞军工的敬业和奉献精神肃然起敬。

对一架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成军的战机,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歼-31和歼-20哪个更实用,不是脑子进水,就是又一波歼-31莫名其妙地炒作。

近年来,关于歼-31项目的进展消息非常多,特别是就连沙特这般狗大户都看中的消息都传出来了,但最终都不了了之,让关心歼-31项目的国内军迷不免心焦。

对此,作为军迷个人以为待到歼-31正式服役之时(如果能成军的话),再来评判歼-31和歼-20哪个更实用时为时不晚;现在,显然还早著呢,就静候歼-31正式服役的消息吧!


说起歼20很多人都是如雷贯耳的,因为这款战机真的太出名了,但是说起歼31就有很多的人不是很清楚了,歼31作为中国独立研制的一款战机,和歼20有著截然不同的命运,毕竟歼20从研制到服役都是受著外界的广泛关注的,而歼31则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了,很多人好奇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和战机的定位是有关的,因为歼20属于的是重型多用途战机,而歼31则是中型战机,目前国内对于重型多用途战机的重视程度要高很多。歼20是在成飞研制的,歼31则是在沈飞,这两者属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项目,但是同属五代机,这也让两者是存在关联的,但是当开始研制的时候就决定了歼20的研制要放在首位,因为歼20属于多用途战机,是中国战机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歼31中国则没有把它放在首位。

而且现如今歼31的处境也有些尴尬,因为在歼1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歼10C也是采用了隐身的技术材料,也是能够实现五代机隐身的,而且歼10的技术要比歼31成熟许多,歼31还没有经验累积,所以在实战中可能表现未必会有歼10出众,因此空军对于他的存在也是很怀疑的,期望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而且再拿歼31和歼15对比一下,上舰的能力也没有强很多,除了隐身功能是歼15不具备的,其他的优势也就没有很明显了。不过好在歼31还没有服役,只是试飞了几次,很多地方也还在改进,未来的命运还是很难说的,而且实在不行,歼31还可以走外贸道路的,对于很多的小规模空军国家还是有著很深的吸引的。

所以总而言之,歼31作为中型战机,它的定位并不是中国空军发展的重点项目,所以没有歼20好也是在情理之中。

相关搜索
歼-20最主要缺点恐怕就是贵了,而FC-31相比较下更偏向纯制空

如果说实用的话,FC-31这种双中推中型战斗机恐怕是最差的类型,发动机占用空间太多,油耗率太高,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是自身航程和作战半径比较紧张。欧洲台风、阵风战斗机在提升多用途性能方面,所采取的普遍方式是依赖外挂副油箱和武器,利用挂载能力去提升多用途性能。但是对于第五代战斗机来说,武器和副油箱外挂又是与隐身性能有著根本性冲突。

法国阵风战斗机需要携带3个总容量4300升的大号副油箱,才能实现1100公里作战半径,如果不携带副油箱只带4枚空空导弹进行紧急截击任务情况下,其作战半径会缩水到500公里以内。

指望FC-31学阵风台风一样以外挂为主,显然是不可能的,能够做的就是想办法把武器和燃油往机身内塞。这也是F-35变成球电的原因,美国要求必须无外挂情况下,内置2吨弹药去轰炸1000公里外目标。而FC-31腹部武器舱比较大(约4米×2米,比歼-20的4.5米×2.2米略小),相当占面积,在发动机技术没有显著提升情况下,显然其内在燃油所能占的空间相当有限,并不看好其实际作战半径。

另一方面FC-31目前以出口为主,并没有获得我国军方订单,其针对的出口对象还是面临五代机威胁,但是买不起或者买不到其他五代机的国家,帮助其对付邻国采购的第五代战斗机。最大目标还是巴基斯坦以及中东国家们,其定位还是以制空防御为主。某种程度上,其定位与FC-1枭龙战斗机相近,可以视为枭龙战斗机的升级换代型号。也可以牺牲部分航程,反正这类国家大部分国土面积较小,对于战机航程的依赖很小。歼-20的武器舱相当大,而且后部采用流线弯曲处理,利于超音速时引导气流,便于超音速时发射武器。

所以实用性角度来讲,FC-31必定是无法与重型战斗机的歼-20相比,歼-20整体机身体积相当大,机身容量在五代机中也是相当充足的,武器弹药舱要比F-22还要大,并且机内集成了类似于F-35的EOTS和EODAS光学系统,在多用途性能来看,显然要比FC-31和F-22还要好的多。F-22的武器舱长3.9米,宽1.8米(两个0.9米),比FC-31都还要略小

并且FC-31由于体型限制,跟美国F-35一样放弃了独立的格斗弹舱,在近距离格斗时只能从主武器舱弹射发射格斗弹,这种发射方式在高负载情况下是无法发射的(F-35发射格斗弹时限定最大过载不能超过4.5G),这样在空战格斗中很吃亏。F-35现在武器舱还无法发射格斗弹,他现在发射AIM-9X只能外挂方式

显然FC-31无论是空战能力、对地攻击水平、航程作战半径等方面,都无法跟歼-20相比。其更多是作为一款入门级第五代战斗机,定位上空战机动性能比F-35稍微好点,可以抵御邻国F-35的空中威胁,并能够携带少量武器弹药(例如小直径灵巧炸弹)有一定对地攻击能力就行了。相比较下歼-20则是「贵族」,同等技术水平下,贵的东西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

几种FC-31武器挂载方案图,实际上FC-31武器挂载能力在中型战斗机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接近F-35的水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