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刘心武和于丹的了解不深,「知识层」为什么不喜欢他们我也不知道。所以,不能作全面深入的评论。单从知道多少说多少的角度来说,我试著说一点我的感受,供大家参考。

我可以负责地讲,我绝不凭空乱说。

先说刘心武。在我的应象中,刘心武是一个写小说的作家。早年读过他的短篇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他以素描的手法写北京公交司乘人员与乘客之间心灵的躁动和撞击,表现了人们的职业操守和互相理解。文章的主题虽然积极但并不新颖。亮点是它的表现形式,有别于时文。

还读过一些小说和散文。但已经记不清了。因为我有二十多年未读了。当然,这不能怪他,怪我,我为了养家,没有闲暇读书。

后来听说他在研究《红楼梦》,是「红学家」。这个我没有见过文章,不能妄谈。

致于于丹。我看过央视两集专家讲谈。我觉得,作为一个谈话节目,为了有「表演」的元素增添可视性,把论语与现实生活情节揉合起来,未尚不可。重点落在现实上。可以欣赏她对现实生活的演绎。

但是,如果是一档普及论语知识的节目,有些对现实的揉合过于牵强(这是当时的感觉)。重点应落在论语的疑难解说上。相当于电视大学。

我说的很肤浅,意在抛砖引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