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谁的名气最大?当然非诸葛亮莫属,恐怕“武圣”关羽都略逊一筹;当然,这都是小说《三国演义》的恰当艺术修饰所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经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的,后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又去东吴舌战群儒,并抢先夺下大部分荆州,接着气死周瑜。

诸葛亮的一生,也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汉的未来栋梁

在庞统死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夺下西川,接着全力支持刘备北上夺取汉中;在刘备死后,又南征南蛮,北伐曹魏,最终留下了一句“天不助蜀汉,而助曹魏狗贼!”后病逝于五丈原。那在正史中,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可以这么说,没有小说中那么传奇,但是却比小说中更艰难。

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后诸葛亮隐居于荆州隆中,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刘备要三顾茅庐才能请的出诸葛亮,其实不是诸葛亮想考验刘备的诚心,而是刘备当时太弱小……

诸葛亮的一生,也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汉的未来栋梁

诸葛亮在认刘备为主后,自然要为主公的将来做打算,故而有了《隆中对》,也就是未来的战略;刘备和诸葛亮的运气也是极好,正好也就是这一年,发生了三国史上最有名的赤壁之战,这赤壁之战对东吴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好处,最多也就是避免了被曹魏吞并而已。

而对曹操和刘备的影响却是极大,首先是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而对刘备的影响则是更大,乘势夺取了荆州南部数郡,以此为安身立命之所,以荆州为基础,接着西吞西川,北夺汉中,成就一番霸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完全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制定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诸葛亮的一生,也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汉的未来栋梁

而诸葛亮一生做的不光彩的事,也就在这里发生了;刘备占领汉中全境后,派遣刘封、孟达乘胜攻取了东三郡(魏兴、上庸、新城),这东三郡对刘备和诸葛亮接下来的计划尤为重要,而孟达和刘封都是刘备颇为看重的年青一代将领,孟达很有才能,而刘封则是刘备亲手培养出来的。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因为当时刘备未有子嗣,于是收刘封为养子。刘备受刘璋之邀入蜀抵御张鲁。刘备北驻葭萌,后与刘璋决裂,于是召诸葛亮等入蜀。刘封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但已武力过人,于是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

诸葛亮的一生,也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汉的未来栋梁

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后刘封跟随刘备北攻汉中,曹操率领大军来援,刘备栖于山头,派刘封向曹操挑战,曹操大骂说:“卖鞋的小子,只会叫你的假儿子来挡你家太公么!等我叫我家长黄胡子的真儿子来打你。”于是派人召曹彰来与刘封对敌,但曹彰未到,曹操已经撤军。可见刘备也是非常喜爱这个养子的,而且刘封自身也是非常有才能。

在汉中之战后,紧接着镇守荆州的关羽就发动了襄樊之战,关羽围襄樊,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相助,但被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加上当时孟达与刘封不和,刘封夺取了孟达演奏鼓乐的乐队,孟达一方面害怕刘备治罪,另一方面又对刘封十分忿恨,于是修书一封给刘备,然后率领部曲投降曹魏。

诸葛亮的一生,也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汉的未来栋梁

孟达投降魏国之后,魏文帝曹丕派遣夏侯尚与徐晃助孟达袭取东三郡。孟达写信给刘封,劝刘封投降,但被刘封拒绝。后因申耽、申仪两兄弟背叛刘封,刘封因此被孟达徐晃等击败。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且不救援关羽。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刘封不去救关羽也是有原因的,最多责备一顿就行了。

但这时诸葛亮出现了,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最终难以制服驾驭,于是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他。于是刘备赐刘封死,让他自尽。刘封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刘封自裁后,刘备非常伤心,为刘封哭泣。这就明显有点过了,毕竟刘封罪不至死。

诸葛亮的一生,也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汉的未来栋梁

刘封之死,实在是可惜了,能让曹操都忌惮的猛将,可见刘封的才能是值得认可的。而且作为一个武将而言,难道不该刚烈勇猛吗?在汉中之战时,刘封才二十出头,按照六十岁来算,刘封至少还可以给蜀汉效力近四十年,而且凭借养子的身份,能稳压魏延等人一筹,成为蜀汉未来的领军人物。

而至于诸葛亮为何要趁机害死刘封,是真的为了刘备身死后的难以制服驾驭吗?还是为自己将来独掌大权扫除障碍;要知道曹操也收了几个养子,尤其以曹真最为优秀,曹真后来官至大将军,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曹魏的守护神,司马懿根本没有任何掌权的机会;那诸葛亮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