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歷史上,誰的名氣最大?當然非諸葛亮莫屬,恐怕“武聖”關羽都略遜一籌;當然,這都是小說《三國演義》的恰當藝術修飾所致,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經劉備三顧茅廬纔出山的,後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又去東吳舌戰羣儒,並搶先奪下大部分荊州,接着氣死周瑜。

諸葛亮的一生,也做過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漢的未來棟樑

在龐統死後,諸葛亮輔佐劉備奪下西川,接着全力支持劉備北上奪取漢中;在劉備死後,又南征南蠻,北伐曹魏,最終留下了一句“天不助蜀漢,而助曹魏狗賊!”後病逝於五丈原。那在正史中,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可以這麼說,沒有小說中那麼傳奇,但是卻比小說中更艱難。

諸葛亮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後諸葛亮隱居於荊州隆中,常以管仲、樂毅自比;這也可以理解,爲何劉備要三顧茅廬才能請的出諸葛亮,其實不是諸葛亮想考驗劉備的誠心,而是劉備當時太弱小……

諸葛亮的一生,也做過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漢的未來棟樑

諸葛亮在認劉備爲主後,自然要爲主公的將來做打算,故而有了《隆中對》,也就是未來的戰略;劉備和諸葛亮的運氣也是極好,正好也就是這一年,發生了三國史上最有名的赤壁之戰,這赤壁之戰對東吳幾乎沒什麼太大的好處,最多也就是避免了被曹魏吞併而已。

而對曹操和劉備的影響卻是極大,首先是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破滅;而對劉備的影響則是更大,乘勢奪取了荊州南部數郡,以此爲安身立命之所,以荊州爲基礎,接着西吞西川,北奪漢中,成就一番霸業。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這完全實現了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制定的“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

諸葛亮的一生,也做過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漢的未來棟樑

而諸葛亮一生做的不光彩的事,也就在這裏發生了;劉備佔領漢中全境後,派遣劉封、孟達乘勝攻取了東三郡(魏興、上庸、新城),這東三郡對劉備和諸葛亮接下來的計劃尤爲重要,而孟達和劉封都是劉備頗爲看重的年青一代將領,孟達很有才能,而劉封則是劉備親手培養出來的。

劉封本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郡劉姓人家的外甥。劉備投靠荊州刺史劉表後,暫時安居於荊州,因爲當時劉備未有子嗣,於是收劉封爲養子。劉備受劉璋之邀入蜀抵禦張魯。劉備北駐葭萌,後與劉璋決裂,於是召諸葛亮等入蜀。劉封當時年僅二十餘歲,但已武力過人,於是率軍隨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溯流西上進攻益州,所過之地戰無不克。

諸葛亮的一生,也做過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漢的未來棟樑

益州平定後,劉備任命劉封爲副軍中郎將;後劉封跟隨劉備北攻漢中,曹操率領大軍來援,劉備棲於山頭,派劉封向曹操挑戰,曹操大罵說:“賣鞋的小子,只會叫你的假兒子來擋你家太公麼!等我叫我家長黃鬍子的真兒子來打你。”於是派人召曹彰來與劉封對敵,但曹彰未到,曹操已經撤軍。可見劉備也是非常喜愛這個養子的,而且劉封自身也是非常有才能。

在漢中之戰後,緊接着鎮守荊州的關羽就發動了襄樊之戰,關羽圍襄樊,多次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相助,但被劉封和孟達卻以上庸三郡佔領不久,不敢輕易離開爲由拒絕。關羽戰敗後,劉備因此怪罪於劉封、孟達二人。加上當時孟達與劉封不和,劉封奪取了孟達演奏鼓樂的樂隊,孟達一方面害怕劉備治罪,另一方面又對劉封十分忿恨,於是修書一封給劉備,然後率領部曲投降曹魏。

諸葛亮的一生,也做過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漢的未來棟樑

孟達投降魏國之後,魏文帝曹丕派遣夏侯尚與徐晃助孟達襲取東三郡。孟達寫信給劉封,勸劉封投降,但被劉封拒絕。後因申耽、申儀兩兄弟背叛劉封,劉封因此被孟達徐晃等擊敗。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責備他欺凌孟達,且不救援關羽。勝敗乃兵家常事,而且劉封不去救關羽也是有原因的,最多責備一頓就行了。

但這時諸葛亮出現了,諸葛亮考慮到劉封剛烈勇猛,劉備死後最終難以制服駕馭,於是勸劉備藉此機會除掉他。於是劉備賜劉封死,讓他自盡。劉封嘆息說:“我後悔不聽孟子度的話。”劉封自裁後,劉備非常傷心,爲劉封哭泣。這就明顯有點過了,畢竟劉封罪不至死。

諸葛亮的一生,也做過一件不光彩的事,直接害死了蜀漢的未來棟樑

劉封之死,實在是可惜了,能讓曹操都忌憚的猛將,可見劉封的才能是值得認可的。而且作爲一個武將而言,難道不該剛烈勇猛嗎?在漢中之戰時,劉封才二十出頭,按照六十歲來算,劉封至少還可以給蜀漢效力近四十年,而且憑藉養子的身份,能穩壓魏延等人一籌,成爲蜀漢未來的領軍人物。

而至於諸葛亮爲何要趁機害死劉封,是真的爲了劉備身死後的難以制服駕馭嗎?還是爲自己將來獨掌大權掃除障礙;要知道曹操也收了幾個養子,尤其以曹真最爲優秀,曹真後來官至大將軍,成爲很長一段時間裏曹魏的守護神,司馬懿根本沒有任何掌權的機會;那諸葛亮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