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說伴君如伴虎,對於臣子來說,侍奉好一個皇帝並不容易,畢竟身家性命都捏在人家手中。更不容易的就是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這時候又得打點精神伺候下一個,這爺倆性格脾氣要是不同,多少年的老臉都得舍了不要,新上任的皇帝野心勃勃,也未必能夠看得上年老體衰的自己,說不定早還嫌自己這個老東西礙事呢。

  我們經常說“兩朝老臣”、“三朝元老”,皇帝們更多的是把他們當做擺設,當做是穩壓器,時不時還得敲打敲打他們,這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最出名的就是清代的張廷玉,這位侍奉了康熙、雍正數十年的老臣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結果到了弘曆即位,乾隆皇帝對這個三朝老臣極爲看不慣,最後乾脆還把張廷玉給抄家了事了,真不知道最看重張廷玉的雍正地下有知會有何感覺。

  皇帝們脾氣各有不同,一般來說能夠侍奉個兩三位全身而退已經算是鳳毛麟角了。但今天介紹的這位老先生可是個千古奇人,你別說什麼兩朝、三朝元老,人家這個牛逼,人家是十朝元老!他一生一共侍奉了十一個皇帝(好傢伙,這皇帝們都能夠組成一支足球隊了!),更爲難得的是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屹立不倒,越是皇位更迭動盪,皇帝們反而更看重他,這真是奇哉怪也!

  這位位大爺叫馮道,是五代十國的宰相,這位老先生最初在燕王劉守光手底下當差,他當官的朝代超過四個:分別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他侍奉的皇帝足足有十一個: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另外還向遼太宗耶律德光稱臣,在這些皇帝手下,他不是擔任宰相就是擔任三公、太師這些極度尊貴的職位,最後還平平安安的死去,真是被廣大的同僚羨慕不已呀!

  馮道還是一個奇人,奇就奇在對於他的評價是褒貶不一,崇拜他的人稱讚他是真正的儒者,能夠忍辱負重,一心一意的保護中原文化。而貶低他的人則對他這種牆頭草、不倒翁的兩面派精神鄙夷不已。這兩種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真正的體現了“譽滿天下、謗滿天下”。

  不過當時的人們對於馮道卻推崇備至,爲啥?這也是馮道這幾十年在政壇屹立不倒的原因。

  首先,馮道爲官清廉,他自幼貧寒,當上了官之後卻並沒有貪污腐化,而是仍然保持着艱苦樸素的作風,吃住所用都十分清貧,有將士劫掠來女子送給他,馮道也差人找到她們的親人送走。遇上了饑荒,馮道還自己掏腰包去賑濟災民,在契丹血洗中原時,馮道更是拼了死命的勸諫耶律德光,遇上了契丹士兵販賣中原人口時,馮道也是悲傷落淚,自己出錢贖了他們並送他們還鄉,百姓們敬重,愛戴馮道,稱他爲聖人。

  其次,馮道雖然一直是高官得坐,但他並不是一個庸庸碌碌得過且過混日子的主兒。對於君主,他盡心盡力,懇切勸諫,希望君主能夠勵精圖治,勤政愛民,遇上那些個昏庸殘暴的君主他也不惜犯言直諫,他始終在提醒着皇帝百姓們的生活很苦,要好好地體恤他們,勸諫他們要剋制自己的慾望不要大肆享樂。

  最後,馮道學識淵博,他著書立說,當上了宰相之後更是大力的提拔貧寒士子,鼓勵百姓們讀書識字,更難爲可貴的是馮道派遣官員們將原本雕刻在石頭上的儒家經典印刷出來,在這樣兵荒馬亂的年代,馮道用了自己的力量保護了中華文化的火種,這樣的行爲更是值得我們敬佩。

  皇帝們對於馮道是看重看重再看重,他們是武人,你讓他們殺人放火攻城略地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一旦拿下了天下,讓他們治理,那就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了。馮道有着豐富的從政治理經驗,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們安居,政治清明,他還精通朝廷的典籍制度,這樣的“活字典”到哪找!所以從李存勖開始,這些個不識字的大頭兵們當上了皇帝之後奏摺還得馮道念給他們聽,還得馮道叫他們怎麼當皇帝,這也就難怪馮道被當時的人們所尊敬崇拜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馮道的所作所爲可以說是“牆頭草”了。

  這也就是咱們思想文化體系中的“忠君”思想所決定的了,對於馮道這種不倒翁行徑,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則痛斥說馮道僞裝的極好,但實際上是“奸臣之尤”!(也就是奸到不能再奸了),明末的思想家王夫之等人對馮道也頗爲看不起。

  爲什麼?因爲禮義廉恥是咱們國家的根本,五代十國爲什麼更迭如此頻繁,動亂不斷呢?人們心中沒有了忠義之心,只是爲了自己而活,爲了私慾,爲了利益不惜背叛自己的國家,也沒有效忠君主的概念,而馮道正是這種“多姓家奴”的代表,史學家們斥責馮道的做法只不過是明哲保身,想要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已,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中,把馮道罵了個狗血噴頭,稱呼馮道是“奴才中的奴才”,把讀書人的氣節都喪盡了。

  馮道曾這麼評價自己: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天。並稱讚自己:蓋自國恩,盡從家法,承訓誨之旨,關教化之源,在孝於家,在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他真的做到了這幾點麼?我突然滿腹感慨,但是又說不出來,在這樣的亂世,馮道傾盡他自己所能爲國家和人民做了一些事情,保留了文化的火種。但同時這個人又極善於審時度勢,明哲保身,朝代和國家的更換與他無關,他彷彿只是忠於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夢想,也可能是榮華富貴吧,在保住自身的同時儘可能的多做一點事。

  馮道這個人,很複雜,我才疏學淺,也不知道要怎麼評價,他的個人品德,政治能力,一心爲了百姓勸諫的行爲讓我們敬佩,但是這個人的價值觀卻不怎麼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中華民族的英雄,是“還我河山”的岳飛,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更是死守揚州的史可法,我們國家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