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上周的家长V课堂中,英国邓迪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马紫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一堂课——《孩子考试明明会做却“马虎”丢分?》教你轻松让孩子捡回几十分,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回归课堂,回顾一下上周的精彩内容吧。

//

孩子做题马虎时,家长怎么做?

//

据统计,90%以上的孩子会在考试时因为做题马虎而丢掉分数。当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时,家长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生气,会因为孩子明明会做的题却没有拿到分数而感到愤怒。另一种是释怀,这种表现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的孩子会做,只是马虎了而已,下次认真一点就好。家长这样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他也会把问题归结于马虎,对出现这样的结果毫不在意。这样下去时间一长,马虎粗心,不仅会成为孩子身上一个粘性很大的标签,还会变成孩子考试失分时最有力的挡箭牌。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在考试过程中,所谓的马虎粗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绝不是让孩子只要认真一些就可以解决的。

//

“马虎”是导致孩子做错题的真正原因吗?

//

父母们经常认为马虎是孩子做题出错的原因!事实恰好相反,马虎只是这种原因所导致的其中的一个结果。真正的原因涉及到孩子的学习情绪、注意力习惯、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手眼脑协调等多方面因素。家长要根据以上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进行练习,才能帮助孩子慢慢纠正马虎的问题。

马虎”的类型及解决方法

1、知识掌握型马虎

因为知识掌握不熟练,概念不清,孩子做错了本应该会做的题或者拼写错了会写的词语。

解决方法:

第一步:分析错题,检测知识漏洞

家长帮助孩子分析错题,让孩子详细的讲出解答这道题所用到的概念及方法,以此来检验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否熟练、是否和其他概念相混淆、是否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孩子熟练掌握知识点的标准:关于数学、几何以及英语、语文语法类的知识,习题能做对,讲题表达清晰,题目变式后仍能熟练解决。

英语和语文的单词、词组、成语等,可以快速做到:会读,会拼、会释义,会运用。

第二步:强化知识点

在考试前,让孩子对不熟悉的知识点勤加练习,这样容易取得进步。

2、注意习惯型马虎

类型一:选择性注意:只重视某些条件,而忽视另外一些重要的条件和关键词。

类型二:主观臆断:容易被自己平时的思考习惯、看似熟悉的强刺激以及主观感受所影响。

类型三:注意转移导致的感知错误:在读题和抄写过程中,出现串行、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混淆相近或相似的数字或符号等问题。

解决方法

第一步:准备错题本,记录孩子最常出现的错误类型

将孩子不同的错题类型进行分类,让孩子清晰的看到自己最容易在什么方面出错,还需要列出正确答案详解,要让孩子知道这个知识点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完成该题时,需要注重的知识点有哪些?从而帮助孩子加深对这道题的印象。

第二步:通过刻意练习,培养孩子的读题习惯

每天找出5道孩子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应用题类型,让他练习读题,引导孩子在题干中寻找并划出关键词。

第三步:快速口算训练、学会识别题目中的陷阱

让孩子平时多看最常出现错误的题型,快速去除劣势。

第四步:培养孩子的检查习惯

1.检查整张卷子是否有漏做的题;2.检查考试过程当中拿不准答案的题;3.检查平时最容易出现的题型。

3、思维跳跃型马虎

这一类型是指因做题时省略步骤造成的记忆性疏漏。孩子一旦跳步就意味着无形当中给自己增加了短时记忆容量的负载。同时需要记忆的东西越多,出现漏洞的可能性就越大。

解决方法:

第一:按步骤做题,减少短时记忆负荷

在小学阶段,家长就应要求孩子把做题每一步都写清楚。这样到了中学以后,他就会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同时他的短时注意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第二:规范草稿,方便检验

每个草稿都要标清楚题号,方便以后检查。

4、情绪性格型马虎

贪玩,性格大大咧咧,心思不在学习上;生活事件造成的情绪激动或焦虑、引起注意力分散;青春期内分泌失调造成的暂时性注意力下降等情况都可归结于情绪性格型马虎。

解决方法:

第一: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培养学习兴趣

第二:做题和考试前,要保证孩子的情绪平静、精神饱满

第三:找专业人士咨询,调整孩子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增强体育锻炼

5、视动失调型马虎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少,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在做题时频繁出现失误,比如:抄错数,抄课文的时候经常跳字,甚至有的字只写到一半就急着去写别的字了。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孩子可能出现了暂时性的整合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就是手眼脑不协调。

解决方法:

这种整合能力失调,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发育当中受到了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这时家长可以去给孩子做一段专门的训练,逐渐纠正问题,慢慢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