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 (China Interaction Design EXPERIENCE WEEK),嗯,字面意思看起来像是「这一周,我们来体验中国的交互设计」。主办单位为 IxDC (交互设计委员会),该委员会于 2011年成立广东省善易交互设计研究院,2012年成立中国用户体验俱乐部,目前已经在广州、北京、深圳、香港、上海、杭州六个城市发展地方组织。
本次于杭州举办的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主题为「体验创新价值」(Experience Innovation Value),其实这六个字(三个词)拆开来看都很好懂,放在一起却又不怎么了解,到底是「体验的创新与价值」还是「去体验创新价值这个东西」呢?在大会手册上的英文看似后者(体验当动词用),但实际活动的内容简介又再再宣布这是一个重视用户体验的大环境,本活动教导我们如何诠释用户价值、重视用户体验,甚至是投资体验设计创造新价值,言下之意又是指前者。想表达得是,基本上对我而言这是个命名与定位很模糊的委员会与活动。

IMG_0340  


本次参与人数官方宣称达2500人,这部份依我亲临所见还真的不太有灌水,在开幕当天专家演讲的大厅中,分为三层,二、三两层都有四百个以上的座位,而一楼又是二楼的两倍深,观察在下所在之二楼座无虚席,可见到场人没有官方宣称估计也有一千八百人以上。这个体验周活动大致有:专家演讲、专家论坛、工作坊、设计之旅、设计师之夜等活动。但去报到之后,比较期待的设计师之夜和设计之旅都被取消了,问起工作人员原因好像是因为人数过多无法handle (XD)。而其余三个活动通通都是收费的,且费用惊人,此次参加专家演讲与两个工作坊,费用一共是 4000 人民币(好险有同仁的折价券,打完折是 2400 人民币,约台币 12000 元)。


专家演讲
专家大部分都大有来头,包含青蛙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微软用户体验总监、联想 Design&UE 总监、腾讯设计经理及一些学界的设计学院院长或教授。由于此部份属于付费参与,可能有版权的疑虑,不便将照片与演讲详细内容公开,不过有兴趣的倒是可以去参考官方网站提供的演讲摘要(还顺便中翻英了)。

IMG_0335    

工作坊

工作坊 #1-上海青蛙设计创意总监
概念产生:
如果你已经是 IxD 或 HCI 领域的人,他们教得大概就是你知、我知、独眼龙也知道的那一些,但其实在细节、经验、流程、节奏掌握上,他们的确还是很有独到的功夫。
工作坊交流:
一共有八组,每组八人。跟中国人合作讨论的过程感受到他们的强势与冲劲,姑且不论方向对错,但他们对自己的想法那种充满信心、抱负十足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
讲师著眼点:
其实说设计在下根本是半路出家(甚至还没剃发),但其实在工作坊正式开始前,青蛙IxD所介绍的「设计要先抛开技术,目标先放在找到问题」,然而与中国人的合作中,发现几乎每组都是以技术出发,可能与工作背景有关。例如主题是设计一个家居用品,学员们大部分都会先这么介绍自己设计的商品:「我们设计的这个椅子他有传感器,他会自动量测用户的脉搏、健康状况」、「我们设计的马桶让厕所有KTV功能,还能边上洗手间时边看社群网络」。我想这和文化有关,必须先说出商品技术有多强大,你才能在广大的人民中取得先机。然而,在成功的商品中是技术带领了需求吗?还是需求带入了技术呢?我想是后者,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因为 Mp3 大多只能存放几首歌,快闪记忆体成本又高,因而产出了使用1.8" 硬碟 的 iPod; 多指触控技术已经有了许久,才因为手机比起其他scenario 更需要直觉的手指操控而被放入了 iPhone。


工作坊 #2-Nokia Research Center 颜其峰(现为湖南大学研究院 Media Lab 主持人)
在印度、非洲访谈的经验:由于该讲者之前为 Nokia 设计 One Pad Per Child,所以必须为印度、非洲的孩子量身打造一套low cost Pad。在工作坊开始之前,他以叙事法将访谈的过程带入,十分有趣。例如要在印度打通关,你要先找当地黑道包红包,以保护整个四处访谈的过程无碍。其实经过这个工作坊,我竟然对设计的前期访谈与沟通这件事多了点兴趣。
沟通和访谈的Practice:
此部份的practice共有三阶段。第一阶段,在所有与会学员中,各自两两找不同背景、身分、性别的人对对方做十分钟的深度访谈。第二阶段,为自己和对方下五个关键字,此阶段讲师也提到,其实一个人最不了解的可能是自己,因此无法为自己下满五个关键字也不是大问题。第三阶段,用你的关键字与一套说法,跟大家分享对方。其实这整套practice,可以验证是否你能很快切入重点,并且也能马上确认对方是否是你想像的那样。有趣的是,在这过程中,碰到两组有心理学背景的,其中一名给对方的关键字非常准确,而另一位对他伙伴的说法则不那么准确。

IMG_0347


总结
大致上对这个活动有几个观察:
1. 谈到体验:
就在我报到完成并要索取发票时,得知要到另一处领取发票,接著报到处要我找机动组,机动组要我找报到处,报到处又叫我到媒体接待区问,最后由媒体接待区带我到一个小柜台,接著我发现也有一位与会人员也碰到一样的情形。再来,眼见小柜台的所有中国人都是不排队的(地方特色),然而这个小柜台又只有单线运作(一个人员在处理发票),所以乖乖排在正被处理发票的与会人员后面的我,就不断地被左右插队,因此我只好出言请左右不断涌上的人群到后面排队(在这会场我已是第二次请大家排队),不过我以为劝导应该没用,但却出奇的有用,大家都开始耐心的排队等候,这部份我对中国印象倒还不错(因报名等费用在台币一万多以上, 可能参与的人员都是知识分子的关系)。在下能理解大部分在场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学校的学生且也十分忙碌,或许每个人不一定能了解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外的事情,但是透过大会的展场动线规划或于地板上或看板提示,其实是能大幅改善这部份问题的。

2. 职称代表一切:
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国人因为人口多,从小就必须面临各种竞争,所以他们在习惯上养成抢快、达到目的为优先,尤其北方人不喜欢拐弯抹角、豪爽的个性,更容易溢于言表。在与其他与会人员交流的同时,大家总是先看你 Badge 上的公司名、职称,接著再决定要不要多谈一些,在中国的社交场合感受更是明显。但如果他知道你是博士班学生、或是知道你有过哪些经历之后,他们会改口叫你老师。

3. 这是为了你现在工作的社交场合,也是你寻觅下个工作的场合:
在这种场合很自然的会认识不同背景、不同环境的人。当然,对方在进一步认识之后,或许会透露他们公司正在找这类人才,很自然的也会邀请你去试试。只能说,还是尽可能的结交一些不同公司不同工作项目的人,对你未来绝对没坏处。而对我而言,我则希望多认识些不同工作领域的人,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长久做同一个领域的事情(除非不断有新奇有趣的专案)。

4. 要学的是没有讲的事情:
如同「中国合伙人」电影中孟晓骏说得:「听人说话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听他没说什么」,听完了专家或资深前辈的演说,或许能得到什么共鸣或是启发,但从旁观察前辈解决问题的逻辑、设计的发想过程、问答的技巧,才是真正需要花时间学的东西,也是他没说出的东西。如果你抓紧机会从旁观察到了什么,或许你就省下不少的职涯时间。


即使抱怨了不少,但其实还是希望能有机会参与 IxDC 2014 的活动,如同 2008, 2009, 2010, 2011 逐年参加 SIGGRAPH Asia (2010 还参加了亚洲和美国两边不同的SIGGRAPH),笔者挺喜欢长期参与同一个活动,慢慢观察他的效应或变化(与环境的妥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