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灵山月·袁宏道传》的《出版说明》里,《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编委会这样写道:「中国作家协会于2012年初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文学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强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这项原创的纪实体文学工程,预计出版120部左右……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笔者想不通,这样一项严肃而宏大的国家级工程,一定有权威专家把关,叶临之的《性灵山月·袁宏道传》是如何从众多文学专家、历史学家、文史专家眼皮底下蒙混过关的呢?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一书的版权页标注32.5万字,抄袭《晚明风骨·袁宏道传》一书内容竟达几万字之多。经比对我们发现,《性灵山月·袁宏道传》对《晚明风骨·袁宏道传》的抄袭方式主要有如下四种,作者叶临之用得最多的是将四种方式杂糅在一起「混抄」,表面看不像抄袭,细读之下很容易发现其实是一回事。一是原封不动直接抄;二是增删个别字词抄;

三是将一段文字分开穿插抄;

四是改头换面抄。《性灵山水·袁宏道传》一书作者叶临之1984年出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小说家,青年历史学人」(见封底勒口《作者简介》),年轻且有才华,前途当不可限量,为何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踏实做学问上,却把脑筋用在了抄袭这种自毁前程的手段上呢?更令笔者想不通的是,作家出版社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出版社,拥有一流的编辑和严格的审稿制度,《性灵山月·袁宏道传》对国家一级作家曾纪鑫耗时十八年之久、经过详实的资料收集、田野调查之后所撰写的著作《晚明风骨·袁宏道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的抄袭之处如此之多【详见本文下述】,是如何逃过言之凿凿的丛书编委以及出版社的层层编审而顺利「问世」的呢?叶临之这种「拿来主义」的做法,不仅是对曾纪鑫先生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既是对古人袁宏道的不尊重,也是对今天读者的不尊重;既是对学术的不尊重,也是对法律的不尊重! 叶临之使用抄袭手段,窃取曾纪鑫先生的劳动成果,于情于理于法都让人难以理解,在作者采取法律维权行动之前,希望相关当事人尽快澄清事实,将真相公之于众。

曾纪鑫部分著作

曾纪鑫部分著作据我所知,作为晚明文学流派——「公安派」领袖袁宏道的第一部传记,曾纪鑫从1994年萌发创作《晚明风骨·袁宏道传》一书念头开始,到2012年8月出版,前后历经18年之久。他与四百多年前的传主袁宏道属湖北公安县同乡,曾多次实地探访相关历史遗迹,阅读、参考了数百本古藏典籍和学术著作,写出初稿后又不断修改、扩充甚至重写,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与努力。

曾纪鑫:《晚明风骨-袁宏道传》书影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曾纪鑫:《晚明风骨-袁宏道传》封面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13年1月第1版

叶临之:《性灵山月-袁宏道传》书影,作家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

在展开叙述之前,我想先请读者看以下这段文字:1、北方的秋天比江南相比,在中郎心中,自有一股更深的萧瑟和落寞。他给八舅的诗《寄散木》中写道:「只觉悲秋苦,那堪别赋工。予瞻南去雁,尔望北来风。寒日疏篱菊,清霜落井桐。江湖夕照里,登眺许谁同?」2、当时惯例,新科进士派官,依名次先后而定。一甲当即进入翰林院,二甲、三甲候选,二甲或许有机会留京任职,而三甲一般而言,只有选派「外官」的分儿了。以袁宏道名列三甲第九十二名的成绩,毫无疑问只能外放,派个知县或教官了。3、候选一般在八九月间,中郎虽然请假「歇」了两三年时间,可朝廷并未马上给他派官。他对当官本来兴趣就不大,于选派何处自然不甚特别看重,也就听天由命地静心等候。这段时间,他与汤显祖、王图、曹学佺、董其昌、王一鸣等一班朋友游京郊,过古寺,宿僧房,欢聚游宴,日子过得十分逍遥而自在。

以上文字连贯出现在曾纪鑫的长篇历史人物传记《晚明风骨·袁宏道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版)第72页,之所以要在每段之前标上序号,是因为如果将序号稍稍打乱,按照2、3、1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话,就会变成以下文字:

2、按照惯例,新科进士派官,依殿试名次而定,一甲当即进入翰林院,二甲三甲候选,二甲或许有机会留京任职,三甲一般而言,只有选派外发的事儿。袁宏道的考试成绩是壬辰科三甲第九十二名,毫无疑问只能外发,一般当个知县或者府学教谕之类。

3、候选期一般是每年的八九月,袁宏道已经请假了三年,朝廷没有有立即给他派官。袁宏道对做官的兴趣原本就不大,对于选派他,他自然不是特别重视,来京后,他平常都忙于和朋友文士们交游,一直顺其自然地等待。

1、此时已值秋天,北方的秋天相比南方来说,有一股更深的萧瑟和寂寞。袁宏道写下《登高有怀》,在寄给八舅龚惟静的诗歌《寄散木》中,他更是写道:「只觉悲秋苦,那堪别赋工。予瞻南去雁,尔望北来风。寒日疏篱菊,清霜落井桐。江湖夕照里,登眺许谁同?」显然,后面这段文字几乎出自《晚明风骨·袁宏道传》,只不过使了一个简单的连小学生也会的重新排序的小手段而已。可别小看了这个小手段,正是大量运用了这个小手段,《晚明风骨·袁宏道传》中的众多文字,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另一本名为《性灵山水·袁宏道传》(叶临之著,作家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的书中(P19、P20)。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刚出版时,笔者就慕名买了一本,读后很受启发,对袁宏道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年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另一本写袁宏道的书《性灵山水·袁宏道传》,以为又是一本关于袁宏道传记的力作,于是迅速购进,急切地阅读起来。哪知不读还好,一读之下,气竟不打一处来,里面到处是《晚明风骨·袁宏道传》的痕迹,这不是明目张胆抄袭曾纪鑫先生的作品吗?虽然《性灵山水·袁宏道传》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有所提及:「128.《晚明风骨:袁宏道传》,曾纪鑫,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但笔者不解的是,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界、学术界、出版界的抄袭之风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如果以上两段算是巧合,且看以下两处有何不同!《晚明风骨·袁宏道传》写袁宏道离京前往吴县赴任前与兄长袁宗道、弟弟袁中道话别的情形时,第73页是这么写的:

十二月的一天,中郎来到吏部,终于等到了谒选结果——授吴县知县。吴县属苏州管辖,「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能到「天堂」去做一名父母官,总比派到穷山恶水之地强似百倍。这样一想,中郎不觉感到了几分宽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二月六日清晨,北风凛冽,白霜覆地,寒气逼人。中郎离开京城,踏上了南下赴任的旅程。哥哥宗道、弟弟中道将他送到城外,置酒南岗,举杯话别。宗道性情温和,待人真诚,稳重老成,他以兄长身份,希望中郎就任后,做一位勤勉的好官,钱谷出入要慎重,不可挥霍浪费,更不能结党营私。中国以县治为单位进行管理,一县之长,位卑权重,事关百姓民生,责任十分重大。中道性情洒脱,人又年轻,酒量虽大,可几杯下肚,说话就有点狂放之态了。他反驳宗道说,大哥呵你不要婆婆妈妈的啰里啰嗦,人生在世,就要活得洒脱,按自己意志行事,切不可过分压抑扭曲自己,也不必为官场上一些无谓的约束所左右。坐看云卷云舒卧听潮起潮落,任凭荣枯兴衰,管它浮沉起落!

常言道,一母生九子,九子九个样。袁宏道的性情,可谓宽猛兼济,觉得兄长、小弟所言,皆有道理。他说人生在世,谨慎也罢,潇洒也罢,总之不论何时,都不能消沉颓废,而要刻意精进,砥砺前行。

而《性灵山水·袁宏道传》第21页则是这么写的:

十二月的一天,袁宏道到吏部接受谒选通知,他被予授吴县知县。赴任吴县知县,也许有袁宗道和其他贵人的作用,总之,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坏的结果。吴县自古属苏州府管辖,历来为膏腴之地,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自古吴县为天下富县,有机会到苏州去做一名知县,总比塞外、关东或是闽粤之地强出不知多少,对于袁宏道的人生来说,这算是一个不错的仕途起点。这年新年,三袁是在京城一起度过的。袁宗道恪守职位,还是像往常一样上朝,对于袁宏道来说,春节假期刚过,万历二十三年二月六日清晨,按惯例,他就要离开北京南下赴任。遮天,如袁宏道的离别诗里所言:「长安二月时,阳缓北风厉。霜刀割地皮,古木凛寒气。纷纷骡马尘,晓起如云沸。」大哥袁宗道和三弟袁中道一同送别袁宏道,一送到城外南岗,三人在该地设宴告别。举杯话别之际,袁宗道不免要规劝二弟中郎几句,他作为东宫讲官,深知官场险恶,况且出门在外,「长兄为父」,二弟初次为官,去江南赴任,袁宗道认为务必把道理讲明。袁宗道说,希望他就职后,做一位勤勉的父母官,谨言慎行,钱谷收支要倍加慎重,更不可结党营私,「上下忌同异」,正式明朝日渐之顽疾。袁宗道为人稳重,性情温和,一向话不多。险恶的宫廷斗争中,让他养成了从来不谈论政治的习惯,这正是东宫的规矩,而且,现在又是特殊时期,皇长子朱常洛地位不稳,时常有被朱常洵取代的危险,时下,因是兄弟话别,袁宗道破例不免开始长谈。听罢,袁中道倒是有话说,他几杯酒下肚,便开始朗朗大语:「哈,大哥可能是依了在朝廷的习惯,可是,人生在世,就要活得潇洒自如,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胸臆可自行,不可过分压抑扭曲自己,也不必受官场的一些约束左右。 袁宏道只好微笑道,说:「兄长、小弟均有道理,人生在世,谨慎也罢,潇洒也罢,切不可消沉颓废,自废武功,而要精进求远,砥砺前行。

细读这两部分,尽管后者的文字有751字,多于前者的496字,但毫无疑问,两者说的都是同一回事。这次,后者使用的不再是改变顺序的原封不动式照搬,而是采用改头换面的扩充式抄袭。

当然,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我还可以举出许多,只要稍作比对便可发现。如《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77—P79是这么描写袁宏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

一番明察暗访,中郎发现吴县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衙役成群,人浮于事;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奸吏滑胥巧立名目,在本已沉重的赋税之上增收新的捐税牟取暴利。针对这些弊端,他以快刀斩乱麻的凌厉之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严加整顿。首先拿县衙「开刀」,裁汰冗员,肃清纪律。他对县衙所有官员进行甄别考核,分成几种类型,分别对待处理。对那些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才华出众的官员,根据他们的能力与经验,量才器使,安排在合适的岗位。而对那些不学无术的庸官冗官、办事拖沓的懒官闲官,袁宏道不得不讲究一定的艺术与策略。说到底,庸官懒政是封建专制暴政下的产物,仅靠他一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质。哪怕一定程度的改革、改进与改良,也只能在可控的范围内步步为营,慢慢推进。中郎不可能一下子将这些人全部扫地出门,矛盾一旦激化水火不容,可以预见的是,改革不仅不能成功,他本人还将招致无端的诬陷乃至不择手段的攻击。于是,他先将他们搁在一旁,薪俸照发,闲置不用。这些人平时懒散惯了,不用干活银子白拿,自然乐得如此,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饮酒作乐,或四处闲逛,优哉游哉。派了一个月的银饷,中郎就借故停发了。囊中羞涩,日子慢慢不大好过起来。可是,干活拿饷,不干扣发,此乃天经地义,不便强求,更不便闹事,他们只好无可奈何地枯坐衙门,或请求派点活儿干干。而县衙之内,一个萝卜一个坑,官位已满——那些留用的干练能吏,虽然一人干著过去几个人的事情,却也办得有条不紊、圆圆满满,根本用不著太多的人手。自知理亏,自觉没趣,自然心虚气短。日子一长,这样干耗著也不是个事儿,这伙人只好另寻出路,主动离开县衙,作鸟兽散。

……

吴县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太湖之滨,县域历代有所变化,袁宏道任职时,全县面积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适宜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吴县自古以来,经济十分繁华。于是,高额税收,也就成为官府财政的可能与「依赖」。日久生弊,长期以来形成的欺上瞒下模式,已成习见的一种「惯例」,全县乡师里胥,概莫如此。吴县面积虽不大,但若全县乡镇同时清理整顿的话,县衙人手肯定不够。于是,袁宏道决定先从其中某一乡镇入手,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然后以点带面,扩至全县。一天,他带领一行人马来到一个乡镇,名人叫来当地的几位税务官,查看他们所造税收簿册。他认真地翻著,马上就发现了其中的几处破绽,突然将脸一板,桌子一拍,厉声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造假,他们也就作了准备于对策,尽管吓得浑身发抖,还是拿出编好的一套谎言,支支吾吾地应付狡辩。袁宏道有备而来,又是一声令下,命人叫来长期遭受欺压忍无可忍的数位百姓,当堂对质。在铁的事实面前,税务官员瞒上欺下、横征暴敛的丑恶行径暴露无遗。眼见这位新来的县令虽然年轻,但明察秋毫十分了得,他们知道纸包不住火,为求宽大处理,便将过去的种种舞弊行为,一五一十地全盘招供。以此为开端,袁宏道一鼓作气,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大规模清理赋税、彻查奸吏的严厉措施。在聚光灯下,那些贪赃枉法的乡师里胥无从逃遁,个个原形毕露。袁宏道命人将他们押解至县,一一结案,然后投入大牢,绳之以法。这次整治税收的行动,共查获额外税收近十万银两。袁宏道将其暂入官库,然后贴出告示,凡被强征多收的百姓,可自报数目,只要属实,县府如数退还。吴县百姓闻讯,莫不奔走相告,举额相庆,都说上天有眼,终于给他们派来了一位清明廉洁的「父母官」,并称他为「袁青天」。

「巧」的是,《性灵山水·袁宏道传》P26—P27关于这部分的描写简直和《晚明风骨·袁宏道传》如出一辙:

袁宏道经过调查,很快查明了吴县难以治理的三个原因:一、衙役人员过多,官民比过大,人浮于事。二、乡师里胥巧立名目,这些狡猾的乡师里胥之类的下级官吏从中作弊,他们制造假名册,制造假理由,对上隐瞒户口,对下强征暴敛,任意增加额外税收。三、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袁宏道分析清楚实情,马上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首先,袁宏道对县衙部门来了一次彻底整顿和改革,以前,县衙里不少小官吏和衙役,不干县衙里的的公事,庸官懒政,专门下乡鱼肉百姓,袁宏道针对这一状况实行新法。这一时期的袁宏道简直是学起了老乡张居正的一套,对县衙里的所有官员一一进行甄别考核,视官员情况分别处理。对待克己奉公、才华出众的官员,根据能力和经历,安排在合理岗位;而对一些不学无术的庸官、冗官、闲官、懒官,袁宏道深知仅靠他一人,一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改革只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步步为营,向前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将这小小官们扫地出门。那么可以预见改革不可能成功,而且袁宏道本人也将招致诬陷和打击,但他却是一个有政治智慧的人,倒讲究起一些「斗争」艺术来了。大改革家张居正的主政或许启发了袁宏道,袁宏道只不过依样画葫芦而已。袁宏道首先处理县衙内政,他先将这批官吏晾在一边,不再给他们派发任务。这些人再无理由下乡,只能整日在县衙干坐,终日无所事事,得到的基本收入又不能糊口,日子慢慢不好过起来,但是这些人又不好无理取闹,干活儿拿薪饷,此乃天经地义,他们只好请求袁宏道,求派发事情干干。袁宏道却说,大家看看现在县衙哪里有空余位置?原来,袁宏道已经避开硬钉子,布置了众多软钉子,他早已提前有所安排,整个县衙内,都把岗位布置妥当,一些能干的官吏派发到合适的岗位上,现在一人干数人的事情,县衙事务也并没有耽误,还是办得有条不紊,办事效力也明显提高,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官吏。这些人自知理亏,心虚气短,渐渐都主动离开了县衙,袁宏道初步达到了「精兵简政」的目的。其次,对于衙役横行欺压、巧立名目征收赋税,袁宏道这样处理:采取实地调查,将一个乡镇排查清楚,然后以点带面,扩展到全县。吴县位处江南腹地,太湖之滨,在袁宏道任职的年代,全县面积大约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吴县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吴县自古以来经济繁荣,人口众多,高税收成了官府财政的依赖,久而久之,乡师里胥长期盘踞乡里敲诈勒索,由此形成了欺上瞒下的「惯性」。对于这些劣吏制造的假名册,袁宏道一目了然。有一天,袁宏道带领一路人马开到乡镇,叫来这些乡间税务官,当即查看他们的税收簿册,马上就抓住其中的一个漏洞,就假名册问题厉声质道:这是怎么回事?面对新任县官十多次的诘问,这些贪官污吏支支吾吾地辩解。袁宏道有备而来,命令好几位百姓赶来当场对质,税务官员招架不住,见事实隐瞒不住,都赶忙俯首招认。袁宏道以此为开端,从一个乡镇查到另一个乡镇,全县范围内展开清理赋税、彻查奸吏的严厉措施。由于税收公开透明,贪官污吏无处可逃,袁宏道命人将作奸犯科者押送到县衙,一一彻查。

最后,对于这些多出来的征收项目,袁宏道将银两暂时充入官库,这次吴县清理税收的行动,一共查获额外税收银两好几万。然后,县衙贴出告示,明告百姓,凡是被强征的项目,老百姓可以自报数目,情况属实者,县衙如数退还多征额数。

袁宏道在吴县赋税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广大吴县老百姓,收到百姓的热烈支持。得知这是新任年轻知县所为,大家额手称庆。

如果说一处是巧合,两处也是巧合,那么三处四处五处十多处甚至更多处就不是巧合那么简单的事了。经过粗略比对,叶临之的《性灵山水·袁宏道传》与曾纪鑫的《晚明风骨·袁宏道传》雷同或相似的地方多达上百处,按内容可分为十一个部分。

这十一个部分如下:一、《性灵山水·袁宏道传》)P19—P29,抄袭自《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72—P82,如以上对比文字。二、《性灵山水·袁宏道传》P35—P39抄袭自《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07—P114。详细对比如下。《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08—P110:

闻听詹氏病危,中郎心如刀绞。当年形影相依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不禁浮现眼前。袁宏道小时体弱多病,每一发病,詹氏就伤心得无法控制,生怕有个三长两短,总是紧紧地将他搂在怀中,一边失声痛哭,一边祈求上天保佑……如今,年迈的詹氏身染重疾,他却身在吴县,远隔千里,不能报答养育之恩。于是,他一个劲地询问詹氏染病的详情…………

辞职未成,这消息不知怎么传播出去,被吴县百姓知道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全县。真挚淳朴的百姓记住了这位县官的仁慈练达,忘不了他整顿吏治给吴县带来的恩惠,舍不得他就此离去。为了挽留袁宏道,心地善良的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出资捐款,设置道场在吴县境内的所有寺庙挂上旗幡,点上神灯,供上佛香。他们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县太爷的庶祖母詹氏转危为安,早日康复,愿以吴县民众平均每人少活时日的代价,以延长詹氏十年寿命,从而留住这位仁明的父母官。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35:

听到詹氏的消息,袁宏道心如刀绞。他小时候,多亏詹氏带大,如今,詹氏身患重病,远隔千里,却不能报答养育之恩,袁宏道只能不断地询问袁东有关詹氏染病的详情。同时,吴县的老百姓也从小道消息知道新县令袁宏道祖母病重一事,便开始隐隐有了预感,新县令这一年多来卓有成效,很可能为这一事离职。于是,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家家户户悬幡点灯打醮,都祈求詹氏能够延寿安好,以求能安定袁宏道的心思。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07:

花山,又名天池山。花山公案中,案件的诉讼一方是名冠吴中的名士赵宦光,他虽一生不仕,但作为宋王室后裔,活动能力相当之大,「虽号隐居,而声气交通,实奔走天下。」另一方既然与他抗争,在当地自然也颇有几分势力。双方诉讼的焦点,为争夺花山的一块宝地而起。袁宏道接手案子后,便积极介入其中,深入多方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其实,「花山公案」的案情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诉讼双方那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随著掌握的材料、知晓的内情越来越多,中郎很快就理清了案子的来龙去脉。一番梳理,几经分析,综合判断,胆识过人的他秉持公道,并未偏袒同为士人的赵宦光,而是将宝地判给了对方。也是合当有事,一向支持他的苏州知府孙成泰此时突然离职。袁宏道的意见一经出台,马上遭到同事、上司的极力反对。如果换上别人,也就委曲求全,隐忍作罢。可中郎不愿就此低头,明明是自己正确,为何要屈服于人?而意见相左的一方——他的同事与上司手握实权,势力强大,互通声气,作为刚来不久、立足未稳的「外来户」,中郎自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怎么办?既然不能主持公道,又不愿扭曲自己,那么,最好的选择,便是暂避锋芒。于是,积愤郁闷的他,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闭门谢客,不理政事。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36—P37:

其实,「花山公案」本是一件很普通的土地官司审判案。花山,又名天池山。公案一方为当时名冠吴中的士绅赵宦光,赵宦光虽说没有做官,但活动能力非常巨大:「虽号隐居,而声气交通,实奔走天下。」另一方与他抗争的人虽不见记录,但在当地势力非常强大,背景深厚,也是一位权贵。双方旗鼓相当,决意争个鱼死网破。袁宏道接手案子,经多方调查后,他了解了「花山公案」的来龙去脉。其实,案子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其中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后来,袁宏道很快就处理完了案子,他并没有偏袒同为读书人的赵宦光,而是将花山判给了那位神秘的权贵人士。……对于袁宏道来说,他本来是秉公执法,没想到却捅了娄子。恰好敏感时期,一贯支持他的上司孙成泰突然离职而去,没有孙氏的支持,袁宏道顿时觉得没有了依靠。对于「花山公案」的审判,袁宏道的意见一经出台,就遭到上司和同事们的集体反对,而与他意见不同的上司和同事手握实权,势力强大,袁宏道无可奈何,只能叹息嗟气。袁宏道本来心情郁闷,这下眼不见心不烦,一段时间内,他干脆闭门谢客,不再理睬政事。

三、《性灵山水·袁宏道传》P52—P55抄袭自《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2—P15,详细对比如下: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2:

袁宏道故乡长安里长安村离县城斗湖堤镇约三十公里,位于公安县最南端,属江汉平原之余绪,下承洞庭湖平原。长安里平畴万顷,大小丘陵点缀其间。祖父袁大化在村中择了一处岗地,筑了一个高台作为屋场,台边栽一棵桂花树,名桂花台。袁家房舍就建在桂花台上,三袁兄弟全都出生于此。台右有一口堰塘,名叫「摆脚堰」。(摆脚,公安方言,即洗脚,脚在水中左右摆动之意。)据说袁宏道母亲龚氏十分勤劳,像男人一样经常到田间务农,她手持镰刀收割稻谷,一干就是一整天。傍晚回家,就在屋旁的堰塘清洗一番,而「摆脚」之时,手中的镰刀便顺手搁在一旁的小土台上。这个土台,后来被人称作「放镰台」。桂花台东南约一百米处,有一座不高的山丘,名叫「荷叶山」,山上「乔木千章」,建有荷叶山房,哥哥伯修曾在这里读书习字。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52:

袁宏道故里长安里,距离县城斗湖堤镇约三十余公里,位处公安县的最南端,下承洞庭湖平原,上衔江汉平原,属于江汉平原的边缘地带。长安里全村地势平坦,丘陵连绵,袁宏道祖父于村中选择一个岗地,筑了一个高台作为屋场,台边栽种桂花树,故名「桂花台」。台右有一口修坝筑成的堰塘,按公安县当地方言,名叫「摆脚堰」,为洗脚之意。袁家场屋就建在桂花台上面,袁宏道三兄弟都出生在桂花台。据说袁宏道母亲龚氏在生病前,非常勤奋,经常像男人一样在田间务农,手持镰刀收割稻谷,傍晚回家,就在屋旁边的堰塘洗脚,手中的镰刀顺手搁在一旁的小土台上,土台后来被人叫作「放镰台」。而在桂花台东南方向约一百米处,有一座不高的山丘,名叫「荷叶山」,山上乔木深深,明代的时候,袁家在此建造荷叶山房,三兄弟在此读书。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4-P5:

袁家世代皆为武弁、戍卒,辗转徙居公安后,屯田长安里,以勇武闻名四乡。曾祖袁暎侠肝义胆,「出入必带剑,驰怒马。」明正德(1506—1521年)中期,社会纷乱,一时盗贼遍野,袁暎组织乡村子弟自卫,擒获不少贼寇。一日,几百名盗贼纠集在一起,气势汹汹地出现在长安里,他们是前来报仇雪恨的。袁暎临危不惧,率众奋起抵抗,终于击溃群贼,又乘胜追至双田,将入侵之贼全部歼灭,鲜血染红了河水。……仓廪富足,生活优裕,袁大化一改袁氏先祖尚武之风,属意于识文断字,成了一名文质彬彬的「退让君子」。尽管外表温文儒雅,但内心深处,袁大化仍沿袭了袁氏家族一以贯之的「家风」,他为人率直朴实,好打抱不平,常周人之急,且出手大方,十分慷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长安里发生了一场严重饥荒,田地收成无几,乡民食不果腹,不少乡民流离失所,沦为乞丐。袁大化不禁忧心如焚,拿出「粟两千石,金千两」,借与相邻度日,然后当众烧毁所有借据。袁大化倾其大半家财赈灾,挽救当地数千饥民,袁家因此元气大伤,家道中落。……袁士瑜刚一出生,一名老家丁因目睹其父袁大化散财破家的情景,不禁暗中叹道:「哎,袁家又多了一个活宝。」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52:

袁家富裕之后,一直很体恤穷人,在当地名声很好。自从袁氏祖先迁徙公安后,乡间偶有盗贼光临,相传,袁宏道的曾祖袁暎天生侠肝义胆,「出入必带剑,驰怒马,著靺鞈衣」。袁暎所在的明正德(1506—1521)中期,社会管理失效,一时盗贼遍野,在长江流域长久出入,袁暎作为一名乡试武弁,组织长安里子弟自卫,擒获过贼寇。最有名的是一次反击战,当时数百名盗贼纠集一起,气势汹汹地出现在长安里,为的是报仇雪恨,袁暎临危不惧,率众奋起抵抗,击溃了群贼,又乘胜追击,令盗贼不敢再犯。袁暎儿子袁大化性情温和有礼,最爱周济他人之难,在公安本地,享有退让君子的美誉,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公安里外一度发生过饥荒,袁大化一次拿出两千石稻谷、两千两银子周济给灾民,之后,却烧掉了这些借据。这次倾家没有补偿的周济,使得袁家相比鼎盛时期的袁暎,已经稍有些衰落。三袁父亲袁士瑜刚出生的时候,袁家一名老家丁回想起当年袁大化大举散财的情况,还不禁暗自感慨:「袁家又多出来一个活宝。」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2: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男人一妻(正室、正房)多妾(偏室、偏房),妻妾一般不会留下名字,只在姓后加一「氏」字而已。袁宏道祖父袁大化一妻三妾,妻邱氏,妾按迎娶先后顺序,依次为余氏、詹氏、舒氏。而对袁宏道而言,就有一个祖母,三个庶祖母。父亲袁士瑜由袁大化大妾余氏所生,故此,余氏才是他的真正祖母,其他三位,只是名义上的。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55: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男人一妻多室的现象非常常见,袁宏道祖父袁大化就有一妻三妾,正妻邱氏,妾按迎娶先后顺序排下去,依次是余氏、詹氏、舒氏。名义上来说,袁宏道有一个祖母和三个庶祖母。父亲袁士瑜由袁大化大妾余氏所生,故此,余氏才是他真正的祖母,因袁大化的正妻邱氏早逝,因此后续袁氏家族就都由大妾余氏主持。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8-P9:

詹氏是一名裹了脚的普通农妇,既要操持家务,还要带好孙子,一天到晚忙得像个陀螺(一种儿童玩具)似的转个不休。她对小宏道无微不至地关爱呵护,有时差不多到了溺爱的程度。父母与子女之间,爱护常常伴著严厉与督责;而祖孙之间,更多的则是慈爱之情,因此,他对庶祖母詹氏的感情,也就格外深沉。詹氏不识诗书,没有文化。当然,这里的文化仅指书本知识而言。在她身上,其实有著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知识,凝聚著古代妇女勤奋节俭、任劳任怨、自然淳朴、智慧勇敢等传统美德,对袁宏道的性格塑造、人生发展乃至未来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詹氏脱口而出的民谚俗语,被他记得滚瓜烂熟;那些娓娓道来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引人入胜,小宏道听得津津有味,一任想像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翱翔。应该说,他此后对民间文学、通俗文学情有独钟,开辟出一条雅俗共赏的文学新路,与婆婆(公安方言,祖母、奶奶之谓)詹氏的这种滋养密不可分。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60-61:

袁宏道虽然失去了母亲,但庶祖母詹氏对他百般疼爱,也算是弥补了袁宏道年幼时缺失的母爱。当时,詹氏不仅要像袁宏道的亲祖母余氏一样,为家务操劳,还要带好孙子,每天都很忙,但她对袁宏道关爱至极,甚至有时候到了溺爱的地步。正是詹氏对袁宏道无微不至的呵护,让袁宏道后来对庶祖母詹氏的感情格外深沉,因此在吴县县令任上,听闻詹氏病重,他才格外悲伤。 詹氏虽然不识字,没有文化,但她像广大的乡间妇女一样,有著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而且有传统妇女勤奋节俭、自然纯朴、智慧勇敢等美德。詹氏对袁宏道的性格塑造、人生发展乃至未来走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比如,袁宏道小时候,詹氏对民谚俗语脱口而出,对于那些娓娓道来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袁宏道听得饶有兴趣,时间一长,背得滚瓜烂熟。后来,袁宏道对民间文学、通俗文学情有独钟,开辟出一条雅俗共赏的文学新路,可以说和詹氏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9-P10:

教过袁宏道、袁中道两兄弟的塾师,留下姓名的有万莹、李钟衡、王辂等人,其中尤以万莹印象最为深刻,袁中道还为他写过一篇流传至今的文章《万莹传》。由此,我们得以知道这位塾师的有关情状。万莹字时彻,号二酉,学问深厚,于书无所不读,「历代史自首至尾,皆能成诵」。他精通儒学,熟背《四书》、《五经》,授课时,「《五经》中有缺三四页者,一写无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阴阳、堪舆、农圃、医术、命禄、数学,对卜筮之术尤其精通;并吟诗作赋,写得一手漂亮的好文章,算得上是一位全才。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乡村学问家,除当塾师谋得一些少量的钱财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家中赤贫如洗,妻子蓬头垢面,子女又多,皆打著赤脚,衣不蔽体。所住房舍,歪歪斜斜连垣壁都没有,天亮时,外面如有人从岭上走来,卧室内看得一清二楚。若遇大雨,屋漏不已,全家只好连夜迁往别处。万二酉活了七十多岁,风烛残年,更是贫穷,死后好不容易才弄了一口薄棺草草安葬。他的悲惨遭遇,是中国古代底层文人的真实写照。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63:

当时,教过袁宏道、袁中道两兄弟的塾师很多,留下姓名的有万莹、李钟衡、王辂等人,其中万先生在杜园教袁宏道读书,这位先生让袁宏道和袁中道记忆非常深刻,是三袁都很尊敬的结业蒙师。……袁中道还为贫穷的启蒙老师专门写过人物传记《万莹传》。万莹,字史彻,号二酉,公安县人。万莹无书不读,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精通地理、农圃、医术、易学、数学,而且擅长作文作诗。万莹先生记忆力惊人,「历代史自首至尾,皆能成诵」,能把很多史书从头到尾背诵下来,儒家经典更不用说。像学生读的《易》《书》《诗》《礼》《春秋》这些课文,如果撕掉三两页,他能凭记忆力补写出来,而且一字不差。万莹是当时长安里的一位大知识分子,这位先生如袁宏道诗里所说,非常清苦。他活到七十多岁,除当私塾先生谋得少量钱财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家中赤贫如洗,妻子蓬头垢面,子女非常多,都打赤脚,衣不蔽体,所住屋舍,歪歪斜斜,破烂不堪。天亮时,若有人从岭外往屋内张望家里一览全无,若遇大雨,屋漏不已,全家只好暂时迁到它处。万莹死后,好不容易才弄到一口薄棺草草安葬。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3:

传说南宋初期,岳飞受命镇压洞庭湖杨么农民起义,获胜归返途中,曾在长安里停留,在义堂寺悼念过阵亡将士,寺庙因此而得名。寺前巍然耸立一棵高大茂盛的银杏树,村里老者说,当年,岳飞当年还在这棵树上系过战马呢。他们绘声绘色地叙述著,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由人不信。兄弟俩不像那些神情严肃而虔诚的香客,他们进入庙内,只管由著自然的天性,尽量玩得痛快一些,这里跑跑,那里瞧瞧。不过呢,袁宏道有时也会停下脚步,好奇地望著寺内供奉的那些神像,以及当地善男信女打躬作揖、跪地朝拜的样子,费力地思索著其中的奥秘和含义。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63:

传说南宋初年,岳飞受命镇压洞庭湖杨么的农民起义,获胜归返途中,曾在长安里短暂停留,在义堂寺悼念阵亡将士,寺庙因此而得名。寺庙前,巍然耸立一棵高大茂盛的银杏树,村里老者说,当年,岳飞曾在这棵树上拴过战马。说得有鼻子有眼,绘声绘色。至今无从可考。在义堂寺,袁宏道并不像那些严肃的香客,而是好奇地盯著寺内供奉的佛像,以及善男信女打躬作揖、跪地朝拜的样子,认真地思索著佛教的奥秘和神秘。可以说,在长安里义堂寺一带游玩是袁宏道最早的佛教经历。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3-P14:

一次,哥哥袁宗道不知打哪弄来一本华山游记的读物,袁宏道捧卷阅读,不禁被华山壮丽险峻的山色风光深深吸引,对那鼎峙的华山三峰,更是向往不已。在他心中,从此埋下了一颗走出书斋、游历锦绣河山的种子。家乡陆路不畅,幸有河流四通八达。荷叶山后,有一条名叫孟家溪的小河,袁氏兄弟正是在此上船,南经沅江、澧水,或是北经虎渡河,进入长江,与外面广阔的世界紧密相连。……他不声不响地走出讲堂,跑到宿舍找了条绣花被子,装模作样地披在身上,乍看上去,酷似一只吊晴白额花斑虎。然后,他又偷偷摸摸地跑了回来,模仿老虎的声音发出一声怒吼,纵身一跃,跳进讲堂。昏暗的灯光下,虎啸伴著一个花花绿绿的怪物猛然出现,大家以为真有老虎跑了进来,不禁发出声声尖叫,有的赶紧钻入桌底躲了起来,有的全身发抖下意识地往后退缩,有的则嚎啕大哭不知所措……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65:

一天晚上,袁宏道和袁中道等人在杜园灯下伏案作功课,龚散木偷偷把一床花被单披在身上,突然像老虎一样大吼一声,连蹦带跳出现在他们面前,大家被吼声一惊,以为真是老虎蹿了出来,个个受了一场大惊吓。袁宏道像哥哥袁宗道一样,平常除了读书非常用功,他还特别爱动脑筋,喜欢喝同学在一起相互讨论和磋商,常提及一些不一般的问题。他们不只光听塾师传授,还常找来一些课外读物相互传阅。有一次,兄长袁宗道找来一本华山游记,三兄弟共同阅读,读后,都被书中描写的华山奇艺山色鼓动,特别是对那高耸入云的三峰大赞为惊奇。袁宏道从小对「奇」兴趣甚大,在袁宏道的心里,华山之奇,为他埋下了一颗走出书斋、游历山水的种子。老家公安县长安里陆路不通,水路发达,荷叶山后,有一条名叫孟家溪的小河,当年,「三袁」正是从这里上船,南经湖南的沅江、澧水,或是北经公安县的大河——虎渡河,进入长江。

简单比对这两处,笔者不得不说,两者在十分相似的基础上,曾纪鑫关于龚散木装虎的故事要比叶临之生动形象许多。不仅如此,叶临之「个个受了一场大惊吓」的说法似乎也太过夸张,经不起推敲。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9:

不久,舅舅龚氏也搬至县城,袁、龚两家在石浦河边比邻而居,来往比过去更为密切了。……那时候,公安人烟稀少,全县人口只有三万多。今日全县人口一百多万,仅县城斗湖堤镇就十万左右。当年的县城人口,具体数目不详,估计也多不到哪里去,大不了三五千吧,但与偏远僻静的长安村相比,就属熙来攘往、人声鼎沸、热闹喧嚣了。袁宏道所接触的任务,也由过去的农民变为市民。县城的生活学习,无疑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但他毕竟在学校念书,与外界联系较少,交往最多的,便是老师、同学、舅舅,再就是哥哥宗道的一群学友。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66:

这时,袁家一家搬至县城,袁士瑜的丈人龚大器闻讯,也全家搬入县城斗湖堤镇。现在,龚、袁两家在石浦河边比邻而居,来往比在乡下公安里更为密切。公安县历代水灾患难,县城经过多次改迁,明朝的时候,治所从别处搬来斗湖堤镇,至今不变,而在万历时代,当时公安县城已经非常繁荣,据考据,公安县全县人口十余万,县城人口大约有五万之多。与偏远安静的长安里相比较,县城变得更为热闹熙攘了,父亲袁士瑜的决定,无疑开阔了袁宏道的眼界,让他涨了知识。

叶临之为了怕人看出其对曾纪鑫的抄袭,故意将当年公安县城人口从「三五千」改为「五万」,殊不知,这样一改,不仅间接暴露了其抄袭的行为,而且也不符合史实——要知道,20世纪80年代,公安县城斗湖堤镇的人口仅四五万人,明万历年间不可能有「五万之多」!四、《性灵山水·袁宏道传》P87、P93、P94、P98、P99、P100、P105等抄袭自《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17—P121,详细比对如下: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20-121: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月十日,袁宏道携方子公从无锡出发,前往杭州,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愉快、最自由、最洒脱的一次山水之游。袁宏道一生游历颇多,但多为谋官求职,或肩负重任之余暇,奔走匆匆,难有悠游之心境与充裕之闲暇。唯有这次,不为公干,不抱目的,不受约束,称得上一次纯粹而本真的旅游,可以任意、任性、任情地融入山水。在杭州待了一月,他与陶望龄、陶奭龄兄弟观赏满城春花,游览西湖美景,「不忍极言其乐」。然后,与早就约好的陶氏兄弟、虞长孺、僧孺、王静虚等禅友,以及汪仲嘉、梅季豹、潘景升、方子公等诗友,一班人南下萧山、绍兴、诸暨,西游天目山,进入歙县、休宁之境,再沿新安江而下,由越返吴,兜了一个大圈。此次游历吴越,中郎一行耗时三月有余,行程两千多里。沿途见到了不少名山、秀水、怪洞、奇貌,在给友人吴敦之的信中,中郎叙写所游风景道: 山则飞来南屏、五云、南北高峰、会稽、禹穴、青口、天目、黄山、白岳。水则西湖、湘湖、鉴湖、钱塘江、新安江;而五泄为最胜,在诸暨县百里外,百幅鲛绡,自天而挂。洞则玉京、烟霞、水乐、呼猿之属,玉京其甚。泉则龙井、虎跑、珍珠之属。其他不记名者尚多。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98-P99:

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农历二月十日开始,春光乍好,袁宏道离开了无锡的暂居地,开始前去江南各地游玩,开始他一生中最为闲适、最为愉快的山水之行。……现在,解脱的日子终于到来,他携同方子公,首先前往钱塘杭州,遍游东南名胜,徜徉于无锡、杭州、绍兴、桐庐、歙县,佳山秀水间,与前后结识的朋友,诸如陶望龄兄弟、虞长孺、虞僧孺、王静虚、潘景升、汪仲嘉、梅季豹、方子公等人一起,诗酒酬答,奇文共赏。游玩吴越之地,历时三个月有余,行程两千公里,沿途见惯了奇山、秀水、怪洞、奇貌。此次出游,没有繁琐的俗务、卑劣的欲念、利益的计较,有的是率性相投的文人交游、禅友聚会、吟诗唱和,一班人南下萧山、绍兴、诸暨,西游天目、余杭,进入歙县、休宁一带,再沿新安江而下,囊括整个江南地带,直到袁宏道由浙江返回吴地。其间,整天面对秀丽的山水,文人们「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无一刻不谭,无一谭不畅」。在给朋友吴敦之的信中,袁宏道历数三个月的游玩时间所游的吴越风景:「自春徂夏,游殆三月,由越返吴,山行殆二千余里。山则飞来、南屏、五云、南北高峰、会稽、禹穴、青口、天目、黄山、白岳。水则西湖、湘湖、鉴湖、钱塘江、新安江,而五泄为最胜,在诸暨县百里外,百幅鲛绡,自天而挂。洞则玉京、烟霞、水乐、呼猿之属,玉京其甚。泉则龙井、虎跑、珍珠之属。其他不记名者尚多。」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21:

袁宏道生于荆楚大地江汉平原之南绪,故乡多丘陵,但不甚巍峨。离他的出生地长安村不远,有一座与安徽黄山同名的山峰,尽管公安黄山是县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峰,但海拔高度仅三百六十四米。故此,中郎在给哥哥宗道的信中道:「平生未尝看山,看山始于此」。又在写在给吴敦之的信中说:「东南山川,秀媚不可言,如少女时花,婉弱可爱。楚中非无名山大川,然终是大汉、将军、盐商妇耳。」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105-P106:

对于袁宏道这个楚人来说,往常走过的山只有老家公安县那座黄山,因与安徽黄山同名具有别样意义,但它未免是小的,不足为道,就如他在给兄长袁宗道的信里说,「平生未尝看山,看山始于此」。看山从吴越之行开始,而杭州山水总是艳丽多姿、妩媚多情的,如他在给朋友吴敦之的信里说:「东南山川,秀媚不可言,如少女时花,婉弱可爱。楚中非无名山大川,然终是大汉、将军、盐商妇耳。」

《晚明风骨·袁宏道传》P119:

袁宏道等人上船稍作安顿,艄公便将竹篙一点。小船离岸,船桨摇动,一行人向无锡东郊的惠山进发。惠山位处太湖之滨,山间泉水叮咚,僧院耸立,宁静幽远。袁宏道一入山中,便被眼前秀美的湖光山色所吸引,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顿觉心旷神怡。「湖水可以当药,青山可以健脾。逍遥林莽,欹枕当壑,便不知当却多少参苓丸子矣。」他认为山水疗疾,胜于草药,可以治疗顽疾。事实也是如此,他在惠山僧房住了两晚,只觉眼目之昏聩与心脾之郁结一扫而空。满眼所触,一片清明淡雅,置身其中,「色色可怡神」,心境一片宁静,体力、精神似乎得到恢复。

《性灵山月·袁宏道传》P193-P94:

袁宏道等人上船后,小船离岸,去往游玩地——无锡东郊的惠山。惠山位处太湖之滨,僧院耸立,泉涧繁多,宁静幽远。船一靠近山,袁宏道等人便进入山林,马上被眼前的湖光山色吸引,顿时觉得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因为身处多病之秋,游玩惠山,他想到的也是医病。在给汤郧陆的信中,他说:「湖水可以当药,青山可以健脾。逍遥林莽,欹枕岩壑,便不知省却多少参苓丸子矣。他还和朋友在惠山的僧房连住两宿,只觉得神清气爽,心脾之间的郁结顿时烟消云散,满目都是一片绿色的清雅,似乎,身体状况往好的方面又前进了一点。

(未完待续。欢迎转发、转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