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全球暖化冲击日益严重,国际上开始掀起「碳中和」的热潮。环保署今天(19日)发表2011年全台碳中和推展成效,其中,翡翠水库成为全台第一个完成碳排放盘查工作的水库。环保署表示,希望未来台湾的重大建设、都市更新等计划都能纳入碳中和机制,迈向碳中和国家。

为了减缓地球暖化,全球先进国家包括挪威、澳洲等纷纷宣示开始进行「碳中和」的工作,例如雪梨的跨年烟火晚会就标榜环保,承诺不会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

环保署署长沈世宏表示,迈向「碳中和」的工作有三部曲,第一步是单位中先进行温室气体盘查,了解究竟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第二步是针对排放过程研拟减量对策;第三步则是透过种树等方式中和剩余的排放量,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再增加。

翡翠水库管理局局长刘铭龙指出,翡翠水库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步碳盘查的工作,根据盘查的结果,翡翠水库一年约排放3,739吨的二氧化碳,不过水库下游的水力发电厂一年的发电成果可以减少12.4万吨的碳排放。刘铭龙说:『(原音)我们每一年事实上可以发电2.2亿度的电,那这个是有多大的减碳效益呢?大概是12.4万吨,如果我们把它换算一下,大概是等于408个大安森林公园的固碳量、或是4,508个家户一年的用电量,所以翡翠电厂对大台北周遭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再生能源中心。』

环保署表示,除了翡翠水库外,包括友达光电、奇美电子等公司也加入碳中和工作的行列,希望未来台湾的重大交通建设、都市更新等计划都能落实碳中和,达成低碳国家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