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当时的一些仁人志士,希望通过改革腐败的政治,寻求救亡图存的新途径。

康有为 (网上图片)

当时,一些知识份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鼓吹维新思想最为积极。他们屡次向光绪帝上书,请求变法;并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当时的光绪帝也想有一番作为,于是接纳他们的建议,于1898年(岁次戊戌)下诏变法维新,史称「戊戌变法」。

梁启超 (网上图片)

戊戌变法历时一百零三天,故又称「百日维新」。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方面,撤销或合并闲散、重叠的衙门,裁减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广开言路,希望能吸纳到真正的民意。

光绪帝 (网上图片)

另外,在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军兵,采取西方军制,用新法训练海、陆新军;经济方面,编制国家财政预算,公布每年收支,倡办实业;文化和教育方面,改革陋习甚多的科举制度,又设立新学堂及译书局。

变法推行后,遭到慈禧太后和一班顽固守旧的大臣坚决反对。他们先发制人,把光绪帝囚禁起来,并捕杀维新派的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变法被迫中止。

维新运动虽胎死腹中,但这段期间,西学得到进一步传播,对国人的民主自由思想,具有启迪作用,更对满清政权彻底失去信心,加速革命事业的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