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精致生活

装满肉串、香肠、酥肉的推车,围着一群“馋老呸”,这是印象里校门口的样子。学生们自觉付钱,老板忙活着炸串。

80、90后的学生时代,“左手肉串、右手香酥鸡”这是时尚标配。课间唠叨最多的就是晚上到底要吃几串里脊肉。

以前摊头都是用煤气罐烧锅炉,“哄哄声”可响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声音消失了...偶尔街角能听到些,后来彻底没了。

直到这两年又看到有人手拿熟悉的香酥鸡。

只是现在不用面粉里“找鸡”了...

老板!2串里脊肉1份香酥鸡,加辣!

“流浪20多年,重新回归”

虹口、杨浦的小吃文化很浓,一条街上能挖出两三家“宝藏店”,炸串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地址换了一个又一个,能每次准确找到他们的人,都是打小的追随者。

很多都是老爷子把手艺、家业传给下一代,继续做炸串生意。

小时候以为里脊肉都是鸡肉的,其实里脊肉可以是猪牛鸡任意一种…自从长发餐饮火了以后,很多人才知道有块状里脊肉的存在。

现在几乎每家炸串店都是现串。小肉一根签上一小片,一次能吃20来串。串起来很考验师傅眼力和手工。

酱汁千家千味,每家都能甜出不一样的感觉。不愧是镇店之宝,吃小肉、里脊肉全靠这个“续命”。

当然也有店纯靠食材手艺“买通”客人的胃,酱料什么的不需要。

得学生肚子“咕咕叫“

得孩子眼睛“冒金星”

"30年都在炸串"

孙记炸串小馆

“阿拉牙做了几十年了,老多人吃他的串长大的”

漂亮的老板娘,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说到。

在开四平路小铺之前,“孙记”一直是个移动摊头,师大一附中、继光中学的孩子们都曾包年光顾。

现在这家是去年5月新开的,地址全新,但客人们都是熟面孔,探着路摸索来,就为了吃一口无法复刻的青春味道。

店里40多款,道道都是点单热门,要比较出个排名还真是为难吃客了。而且价格也是良心,5块钱12串小肉,真替老板捏把汗。

从串肉制作、到油炉炸,都是老爷子亲自上场365天如一日,他对肉的把握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酱汁也是亲手调,微甜。

小肉和里脊肉都是用的鸡肉,里脊肉嫩而多汁,比起从前又大了一圈。

纸袋配竹签,还必须让老板撒上辣椒,鸡肉比小时候吃到的多多了,外酥里嫩。

地址

新港路235号

“店里只卖老三样”

长发餐饮

火了20多年把块状里脊肉发扬光大

延安西路上火爆程度它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路过的人总归要往那个窗户口看看名堂。

“里脊肉、鸡心、鸡肫”店里只卖这三样,大户来光顾都是10串起叫,弄得小黄瓜排在里面有些丢脸...

他家打响块状里脊肉在上海滩名声,连好多里脊肉竞争对手都慕名而来...

谁见了我,不被迷得神魂颠倒

里脊肉是用猪肉做的,到手一股热乎劲,飘着仙气。店里去年夏天还是明档,到了冬天就只开一个小窗口,兴许是太冷了,不能冻着暖呵呵的肉。

鸡心一串有4个,每个肥硕均匀,入口咬着有爆汁的快感。店里的3款串都没有酱料搭配,果然肉大任性!

地址

延安西路955号

(延安西路武夷路路口)

“22年香酥鸡,店如其名”

香酥鸡小时候的味道

爷叔口音不正,但手艺绝对正!

去年夏天来时还没什么人,锅炉在外面更加热。爷叔一个人悠哉悠哉给我弄串,整个酱料桶都被我承包了。

这次去,人气旺得不行了,爷叔手脚也加快了好多,帮他打下手的是他儿子,偶尔是他老伴。

所有串都是5块钱15串,做炸串的都这么良心吗?香酥鸡人手一份,有时候还会卖脱销。

地址

东宝兴路461号(近宝山路)

”绝版可可牛奶博物馆“

火星炸串局

地道上海三口之家经营的小店

全上海都跑来吃!!!

进门就看到一只小可爱,安静端坐在阿婆身边,看着进门的客人。阿婆不紧不慢地串着年糕,老板在另一边炸着串。

之前在菜市场附近经营,现在搬到中原路了。老板子承父业,和父母一起做炸串,看着很年轻,和来的客人都会主动聊上两句。

当天遇到开公交车的司机专程在下班后来吃,还有从松江跑来的。里脊肉有鸡肉和牛肉,和其他店有所不同。

小年糕蘸上秘制甜酱,就是当时校门口尝到的味道;相比较孙记的甜酱,火星炸串局的更甜一些。

喝牛奶也要拼牙口?用牙齿咬开袋装牛奶,是一种仪式感。可可牛奶现在难找,他家还保留着,如果想喝热的,老板还会帮你热,很贴心。

地址

中原路276号市光四村西门旁

(近8号线市光路站)

“附近看电影的下剧菜”

雅俗原味香酥鸡

生意太好了,又开了一家

生意太好了,老板在相隔几十米的地方又开了一家,依然是路过看电影的朋友们,最爱吃的街边店。

他家也是一家三口做炸串,从学校门口一路开到了现在的门店。老板人朴实,还能搭上话,香酥鸡多给你两块也是正常操作。

地址

三星路77号(近东宫)

现在终于不用偷偷摸摸、

瞒着爸妈吃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大众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