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仁天皇,日本天皇,美智子皇后,日本皇室,雅子妃,德仁。(图/路透社)

▲日本明仁天皇及美智子皇后。(图/路透社,下同)

记者林莹真/编译

日本4月1日公布新年号「令和」,而所谓年号,是一种用来纪年的方法,最初从中国大陆学习而来,后来日本改成「一个天皇使用一个年号」的「一世一元」制度,现今仍是世界上少数使用年号的国家。不过年号、庙号跟谥号看起来相似,实际上却大不相同,用错了可会让人贻笑大方。

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权贵去世后,依生平功过或品德修养来为其取谥号因此谥号具有批判性质,也是对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继位帝王认可宣布;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后期则改为皇帝包揽,取决于「圣裁」。

庙号则是皇帝去世后,被供奉于庙中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虽然也具有批判性,但跟谥号不同的是,庙号仅限于「君王」,如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庙号是「太祖」;刘彻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

年号起源于最晚,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首创年号「建元」,用来记录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过去帝王遇到吉事、人祸都会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以只用一个年号,也可以改过多个年号,历史上用过最多年号的人就是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曾经用过18个年号。

▲▼ 明仁天皇,日本天皇,美智子皇后,日本皇室,雅子妃,德仁。(图/路透社)

日本直到7世纪后期被影响后,开始使用年号,最初,日本换天皇不一定会换年号,换年号的权力一度在幕府手上,后来,明治天皇才将制度改为一个天皇使用一个年号,称为「一世一元」,现今则是天灾人祸或人事异动才会更改年号。

一般而言,日本天皇上位就会决定年号,之后则以年号作为谥号,因此日本天皇在位时,不可用年号称呼,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天皇没有庙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