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正常情况(未饮酒吃药犯困)下,清醒的状态也是有程度的差别的。我就感觉自己在现实世界的清醒程度不够,对世界的真实感不强。所以想问一下人的不同清醒程度都是什么感觉?以及如何让自己更加清醒。


清醒的程度可以认为是心识的特定状态

按照心的状态来分的话

生活里常能体验到的,像是睡眠的状态,这是明觉度最低的状态,最深的睡眠叫做有分心流。

在这样的状态下,只有结生心的有分心流在持续生起。这样的状态下没有意识的集起。

为了讲法的方便,我们把两种不同的清醒叫做第一种清醒和第二种清醒。

第一种清醒也可以说是善的清醒,快乐的清醒;第二种清醒可以说是苦的清醒、让人疲惫的清醒。

第一种清醒:

那日常生活里,人的心越是轻松、安逸,集起的力量越弱,思心所的活跃性越低,这样的状态下,可以认为是容易有善心很自然地生起。

第二种清醒:

那 还有另一种清醒,这样的清醒同善心的同,并不舒适,而是努力稳定地集起心,这时候思心所很活跃,像是狙击、专注地思维都是类似这样的状态。

那更强的清醒呢,可以认为是到达了禅定。在禅定的状态下心住于一境性,非常的稳定。

这是普通人咯,如果证得了禅那,种姓心改变的话,心日常的生起也会变得具有一境性——

即,有分心的状态有了改变,即使不特意禅修,也会有更好的一境性自然生起。

那更上的心呢,是证得了涅槃,在导向完全地明觉,不依于集起而相续不断不敢停下的心。这样的心像是无法形容的流,有无法探测、无法猜想、除非亲自体验才能感受到的寂静的、超越细密的熄灭、超越善的善、超越生的生、超越死的寂。

那在这之外,应当知道

心的清醒也依于一个不同的状况:不同的结生心

有的人呢,具有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这六种心所。这样的人,有潜力体验到的明觉、清醒,有潜力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心境、清楚地辨识自己的心情。

那这样的人保持清醒的时候,可能会依照心的导向,知道怎样的心境带来怎样的事情走向,这样来做出反应,反省、省察自己的心。

那有些人呢,缺少无痴这个心所,他们一般没有,也难以培养出来反省、省察自己心的能力——而是多依于理性的分析判断、利害关系来分析自己应当怎样想怎样行。这样的人的清醒更多的是理智的清醒,难以培育起我们说的第一种善的清醒。

那还有活得更苦的一类人,这类人总是忙著自我保护,想法很单一,体验不到无贪、无嗔、无痴的心,在情感方面、理解他人方面都存在障碍。这样的人呢,只能努力地集起自己的心,来达到我们这里说到的第二种清醒——专注的清醒。

在生活里,由于众生的结生心存在著这样的差距,彼此理解常常很不容易,一些事情上,有的人呢,就是缺乏能力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样也应当体谅,应当如理做意,努力培育自己善的心、明觉、无贪、无嗔、无痴的心。

那如何培育呢?

应当坚持跟随正法的学习,如法地来了解心、培育善的心、发展明觉的心,乃至将心导向觉悟获得解脱。

即时能够体会到的还不够多,心还不够有能力,没有关系,我们从基本的无贪无嗔无痴开始学习,开始培育。只要不断坚持,就能令心不断快乐,不断解脱,不断上利。

知道是真正的利益,就应当如是努力。

那从最基本的培育善开始,以布施、服务、思维佛法、持戒、禅修、回向等等方式呢,来让心获得明觉的清醒,让心快乐,快乐之后,应当导向离苦,导向更上的修行——获得有定的心,圣者的心。

也希望大家早日融入团体,精进修行,获得令心快乐的利益,令心解脱的利益!

萨度!萨度!萨度!


其实就是心智的明朗程度,也就是智慧深度。那怎么增加智慧力呢?

《大佛顶首楞严经》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就以问题描述中饮酒的例子来说,喝醉之后心智肯定变得昏暗不明,而如果不去饮酒自然不会醉酒,心智自然明朗清晰。

心如止水就是这个意思,人心如水,种种行为如同往水中投放砂石,激起水底泥沙与水混为一体自然浑浊不堪,若停止投石子,水面自静泥土自沉,水面清澈便如明镜一般,可照见万物。

故而佛法有种种戒律,都是为了静心伏惑得见净智。


谢邀。

想让自己更清醒,就得知道什么是迷糊。下面是《掌握生死》第五章明信中的部分内容,比较贴合问题,就偷懒复制过来。

迷信和正信很难分辨,在行为方式上是完全看不出区别的,只有深入起心动念的源头,才可能结合外在表现,做出适合的判断。

①不加思考的相信或否定,判断的依据片面或主观,②崇拜所谓专家或权威,轻易接受所谓成功者的言论,③对事物缺乏必要了解的情况下做评判,④对相关知识没有系统全面的学习体会并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的,都是迷信的标志。

许多人看到此处均会松一口气,还好自己没迷信。真是这样吗?⑤没能形成良好习惯,⑥形成良好习惯但缺乏时时自觉能力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回归迷信的怀抱,从此无缘永生。(想知道清醒的级别,把上两段序号中内容按相反的意思理解就可以了。)

许多人,心里明白装糊涂,装著装著就真糊涂了;许多人是真糊涂,努力想装明白,却因此造了更多更重的恶因。

相信得永生的只有少数人,努力成为少数人中的一员,保持自性不被身边人遮盖,是正信的前提条件。

2.明信要素

身处社会,各种各样的观点充斥在我们眼前,有些观点很快我们就能辨别恰当与否,而有些观点,穷尽一生的时间恐怕也难以获得答案。对我们普通人来讲,人生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赌博,筹码就是自己和有缘人众的未来。工作、爱情、婚姻、朋友,不断的押注在某些观点上,有时赢,有时输,其中一些人沉迷在赌桌前,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参赌的目的,眼中只剩下赢、赢、再赢。

想要不输,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赌,生活中很多人可以做到控制自己的欲望,但命运迫使我们坐在了赌桌前,就不是我们主观意愿控制得了的。此次我们参与其中的活动,其目的是促使我们的本性真实的展现出来。因此,佛教放下的观点,就是为了让人们在持续不断的押注选择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可惜的是,中国人太善于归纳缩略,断章取义的抓住放下的说法死死不放,却忘了佛教中精进所代表的意义。

缺乏圆融理解理论和生活中缺乏具体行动步骤的能力,造成大家普遍形成了佛教是消极避世的观点,甚至许多僧人想要辩解都不知从何说起。没有神迹的劝解只能是无力的唠叨,几大宗教创始者没有随手拈来的神力显现,早被打的满头包了。后来者均被警告不得显现科学外的能力,才造成人心越加浮躁,思想越来越肤浅的现状。

这也是现世,越努力修行,地狱门前僧道多的描述越贴切的缘由。缺乏必要的理解和相应的准备,就像套个泳圈就下海横渡太平洋一样,前途早已注定。

(让自己更清醒,需要)

①首先,需要设定一生时间来达到的不变得目标,作为自己的行动总纲,当内心真正相信此目标、行为发生偏差时才会感知得到。口是心非的人不在此列。

②其次是时时反省自身的能力培养,通过身体力行目标来促使智慧的升华,自行分辨行事恰当与否。当做不到时时反省时,可先定期反省,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不错的选择。

③积极进取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勇于放弃他人也在争执的利益,明确各人背各人的债,谁都无法替代的道理,知道什么时间用多大力量做出什么效果,这样不断的恰当行事,也就具备了明信的能力。(想更加清醒就不在话下了)

这些内容,像现在只知道像会计般计数存福报的人是无法自行领悟的,也就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成就的缘由。

3.辨的前提

现代科技研究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相应的个人对整体的了解也就越少。时间精力用来学习理论都不够,自然在行动体会上就有欠缺,这是中国存在的问题,也是世界存在的问题。

未来,整个地球人类会回归,新中国最初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会得到完整恢复,并成为整个地球社会共同遵守的准则。

明师和体悟的读者们,我们要先行,依靠自身的本性,带著现实的问题,在大量的行动感受后,再翻出放置很久的问题来寻找答案,此时往往会有出人意料、喜出望外的收获。

认知过、体会过、思考过、沉淀过,才有资格辨。

太多人,认知上一知半解,急于对事物发表评论来加强自己的存在感,除了被明眼人一眼看出其无知的本质外,也就剩下造的无名业力了。有追求的人是不能这样去做的,学会穷则独善其身就好。

有长远追求的读者,看到身边便宜占尽还洋洋自得的人,千万不要在心里产生波动,面对这种情况,要借机提醒自己不要受其影响,人家将千百世积累的福气在今生一次性花完,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啊。就像普通人用三年时间积蓄的十万元钱,一顿饭给花光一样,那场景不要太潇洒。可是要知道,这样的饭我们是不能天天吃,顿顿吃的,吃一顿耗光三年积蓄,再一顿就又吃进三年时光。便宜占尽的人就让他去占好了,不要横加指责而引起对方怨恨。不但扭转不了对方的业命,自己反倒因此背了恶缘。正常人不会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去做。

别人在我们面前做各种炫耀的时候,要借助自己的智慧看到其来源去处,当能看清的时候,不用谁提醒,就会知道,自己的危机,就在眼前。

5.摆脱逆缘

逆缘三种:本性所带的欲望、多方人众的牵绊、累生所造的恶因。

自身欲望本身不存在所谓好坏的区别,大家之所以诟病欲望,皆因许多人是把自己的快乐感受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不适上的,累生所造的恶因也是因此才得以成立。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才是此前为止欲望最大的人,其所追求的永恒安乐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甚至二般人也无法想像。

其想让许多同道人也得到永恒安乐的想法也是欲望的一种,只不过他的欲望能使别人获得人们都梦寐以求的寿命、安乐、力量,其欲望追求的目标是可以永恒不变的,所以此欲望转化成的就叫功德,能提升其超越轮回的力量,释迦牟尼的境界借此得以大幅提升。

而我们一般人的欲望,所追求的目标时会快速变化的,少女今天美改天丑,容颜更迭;财富今天多改天少因缘不定;身体今天好改天差不由自主;亲友今天聚改天散各自飘零。在种种不舍中,我们把快速变化的外在因素当成生命中的唯一抓牢不放,所以,此欲望转化成的就叫业因,提供著束缚我们心灵的力量,我们的清醒能力因此被极度限制。

明白了道理就去做,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放下本文,去刷朋友圈放松吧,不要自己找没用的罪受。

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祝好!

注:括弧里的字是应题添加的,为应题,原文内容有删减调整。


你能够返观,这一点难得。

这个问题,估计不太好理解。我们每天吃饭睡觉,学习工作。走路也没撞到别人,计算也没出错,也没把钱多找给别人,难倒还不够清楚吗?一般人一定会觉得没毛病。然而,

这个样子是清楚状态吗?答案是否的!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处于昏沉,掉举,无记(佛教用语)的状态。由于一直如此,也并不影响生活,也就习惯成自然了。比如司机开车,全身心放在驾驶上,看上去很专注,其实是一种惯性。

知乎上有人问猫知道自己是猫吗?这就有趣了,如果猫知道自己是猫,那么它的灵智必然是清楚的,它就成精了。

畜生道众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睡,然后就是吃。所以讲这个人,成天吃饱睡,睡饱了吃,跟某个动物一样。

确实如此,动物的神识昏昧,清醒时少,昏沉时多,这是动物受报的表现,只能糊里糊涂 的。

而且越低等的动物,越是糊涂,到了蚌壳一类就几乎不醒了。

人也一样,有些人一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吃喝玩乐,得过且过,及时行乐。反正高兴就OK,这一类人要小心。尤其是痴迷,痴迷到了迷失自我的程度,那就和上面讲的动物差不多了。

畜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痴,人的一生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同的是,人有觉的潜力,而动物却没有。

不要以为夸张,还有更刺激的。从一个人的面貌,就能看到他的心。心不明朗。反应到脸上都是糊的。那些犯罪份子,杀人魔王,长的反骨的脑袋,露著不善的眼神,那种又痴又执的样子,一看就是业障深重的家伙。

讲到心念,实际太过复杂。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清醒的,做的事是不对的。事实上,以圣人来观,简直不及畜生。

举例讲,就像我们心知肚明,那是个坑,是个并不高明的骗局,然而还有一群人往里跳,这个就是差距。心智清明的人和心智愚迷的,无法相提并论。

这个清醒程度,也是无法言说的。首先,我们要清晰什么?我们的心念如爆流,静下时妄想纷飞,多少妄念,无法计数。菩萨要入金刚萨埵定,才能发现行阴(佛教五蕴之一)的变化。可想而知,凡夫都是在做梦一般,没有一时清醒。

那么,作为凡夫的我们就无法更清醒些吗?什么状态下才是真的清醒?佛讲的觉,到底觉得是什么?对照平时的我们,这种觉醒的状态又有什么不同?题主后面追加的问题,答案在下面。

来看看佛法八正道:

①正见。正确体见诸法之理性而不谬误,亦即坚持佛教四圣谛的真理;

②正思维。又称正志,思四谛理,离诸杂念。③正语。正确的话语,说话应该诚实可靠,不说谎。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④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⑤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⑥正精进。精进意味著燃烧掉烦恼习气,而非时间多少;⑦正念。觉知:学会觉知自己。

⑧正定。禅定分为两种:

第一种:心是「一」,所缘是「一」,心与所缘在一起,然后禅定次第生起。重点放在所缘。

第二种禅定:心与所缘是分离的,心执行的职责是知者、观者。(这样的禅定仅仅存在于佛教!)重点在于及时知道「心跑掉」。(漏了禅定,后补上,感谢仁者提醒)

上面这一段就是八正道的内容,我直接复制过来的图省事。这是佛教徒要做的事情,但也同样适用于普通人,只在于各人根基。

一般非佛教徒,可能看不太懂。门槛放低一点,比较直白的再讲一遍。

正见,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个人的见地,直接影响你的一生。见识与阅历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正念,按照禅讲有念即邪,念即心,心上起善恶变化。念圣人名号(定心不动,无心为恶,即是净业,圣人的果报)

正语,说该说的话,该说不说也是错。

正业,身语意业,所做所为都有因果相连,业可视为轨迹(最难解释),业因,业缘,业果,善恶无记。比如你在那里发呆,这一天什么也没做,不好不坏,这叫无记业,果报就是畜生道。

正命,反之就是邪命,比如算命打卦,杀生为糊口,统统叫邪命。

正思维,比如想谋财害命,都是邪思,忽然想自杀,都是邪思邪虑。正的就是如何为善,如何为生计(勉强),如何求解脱,这都是正思。

正精进,循序渐进的修行,不是一曝十寒。精进(佛教用语,一般指修行)

正定,不是邪定,求取神通。外道定,死坐,或者空坐。戒定慧具足,即是正,有定无慧,即非正,有慧,无定也非正。有止无观,也非正,必须是止观双运。

想要不糊涂,就要这样去做。做不到全部,起码能做一二,都做不到,起码得能分清,好坏也不知道,那就只能愚痴度日了。

佛陀讲,前念迷即凡夫,后念觉即佛陀。觉就是清醒,醒悟。

古人讲:我日三省吾身。实际,何止三省?

禅宗讲,一时不在,如同死人。

观自在菩萨,返观自性,最后破了五蕴,证得空性。念佛人,念念在兹,不能轻易放过一念,这是为了什么?唤醒自己的主人公,不要让它再睡过去,时时警醒。

这是将觉悟细化到每个起心动念中,孔子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规矩做到了极致,浑然忘我。

你说清醒有几分?看了这些,我们还能说自己很清楚的活著吗?

释迦牟尼有一位弟子,名为阿那律,这个阿那律啊,也不是不好学,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天天爱睡觉。释迦牟尼就骂他了:

「咄咄汝嗜睡,愚痴蚌壳类。

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当然口语不是这么说的,大概就是:「你这个家伙,一天到晚就知道睡睡睡!我看你就像那海里的蚌壳,一睡就是一千年,连听见佛名字的缘分都没有,这辈子你恐怕也是无缘成佛了!」

阿那律一听,惭愧不已,从此发誓不再睡觉,一心向学,位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文粘贴)

咄咄汝嗜睡,愚痴蚌壳类

蚌蠃唯贪睡,逍遥任意逐。江河腾浪起,岸畔寄身如。万化常清静,千年久抱伏。无心染尘事,老蚌自怀珠。

你能发现自己不清明,即是清明之际,从此开始吧!


当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和自己有同样的苦恼时,是幸福的。

努力让自己慢下来,让自己可以得到休息

记录自己的每一天,观察你身边的人。

以及此类,发表自己的看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