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怀中

柯P是现今政坛麦克风最大声的人

       他一句不相信机场捷运赚钱,郑文灿宣布机捷全线降价10元的事情,立刻变热门话题,柯粉们也一涌而上。平心而论,公共建设的营运盈亏、票价跟运量的关系,这是公共议题,可以专业讨论。不过,有一个人实在没资格出来说三道四,就是国民党执政时的前交通部长叶匡时。

检视相片

▲柯文哲不信机捷可以赚钱

    2014年底,当时的马英九总统浩浩荡荡带著行政院长江宜桦、台北市长郝龙斌,还有交通部长叶匡时,到机场捷运台北站视察,当时,叶匡时跟马英九保证,2015年底机场捷运就会通车。现在,大家已经知道结果。机捷通车再度跳票,已经成立的桃园捷运公司根本没捷运可营运,相关设备跟财务规划也因延迟导致亏损。这样的前交通部长,好意思跳出来评论机场捷运吗?

    机场捷运本来就是中央出资兴建,地方营运的国家建设,所以没有叶匡时所谓「补助」的问题。决定要兴建的理由,是考虑到国家需要一条连结首都和最大国际机场的捷运快线。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机场捷运差一点就盖不成。

    当年国民党政府把机捷BOT给长生公司,几年后长生却因财务问题解约。还好后来民进党政府决定收回自建。游锡堃拍板、苏贞昌动工,在苏内阁担任新闻局长的郑文灿还一起参加了开工典礼。不过,当时还很瘦的他,大概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成为机捷通车时的市长。

 

    机捷通车时间不断跳票,造成营运端的损失,这也是后来交通部要移转资产给桃市府的原因。不过,虽然是由主责兴建的交通部,赔给负责营运的桃市府,不过,其实交通部已经因为工程延宕,把要付给承包商的款项扣下来。换句话说,最终还是扣厂商的,不是用纳税钱。

    也有些人在讲摊提成本的问题,这应该分两个部份来看。第一,捷运系统就像其他交通基础建设一样,原本就不是自偿性的公共建设。也就是说,当政府在盖捷运、铁路、高速公路的时候,并不期待他可以靠事后的营运,收回原本建设的经费,而是要思考建设的效益。否则,如果把成本算下去,硬要用很高的票价、过路费来回收成本,搞到公共建设没人想用,才是失去原本建设带动国家发展的美意。

检视相片

▲桃园机场捷运财务状况

       第二部分,则是轨道、车辆等设备折旧跟未来更新费用。依照交通部的管理条例,以及北捷高捷的经验,这部分就是第六年之后才会开始编列重置基金(就是柯文哲借去还债的那个基金)。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希望给新上路的捷运系统更大的财务空间,来创造运量,增加未来财务平衡的筹码。桃捷营运到底有没有盈余,桃园市政府已经把财报跟运量都公开上网了,也经过会计师认真,大家可以去查。柯文哲也在议会承认,他其实没有看过财报,只凭著「常识」判断。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交通专业议题,应该回归专业讨论。用柯文哲自己的话说,要尊重专业,这是科学问题,更千万不要忘记要心存善念。

《作者简介》谷怀中,智库副研究员,祖父来自安徽的外省第三代,曾在美国攻读比较政治。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学姊风暴」卷到她 一夕疯狂抢加
「学姐」常出国玩!友曝是白富美才女
柯P赞学姐漂亮 意外爆「男友行踪」
背景狂遭起底!「学姐」盼将焦点放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