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为“一同成长的粑粑”第351篇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有规律的、营养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而这些是确保孩子精力充沛、学习专注的最佳妙方,因此必须保证孩子获得足够的全面的营养。而在孩子提供营养的过程中,妈妈和家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列举一些,来说一说解决的办法。

(1)孩子不吃蔬菜怎么办?

蔬菜类食物主要供应维生素A、维生素C及矿物,像菠菜、胡萝卜等。某些蔬菜,如洋葱、豌豆等则含少许蛋白质,颜色越是绿的蔬菜,其所含的营养就越高,可惜的是大部分孩子不喜欢吃。

对于这一个问题,妈妈首先要改变烹调的方式,使烹调的蔬菜口感和颜色比较好。再者,可以让孩子帮助挑菜,洗菜,让孩子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这样孩子可能会非常高兴地品尝菜肴。

(2)糙米:当今幼儿的维生素

根据我国营养学会的报告,我国的儿童普遍存在着维生素B族和某些微量元素偏低的现象。如何获得的B族维生素呢?在50~60年代时,标准米、面,虽然不如今日的精白面包、精白大米、精白面条那样口感好,但却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国外有不少研究人员曾发现,在午餐面包里添加两茶匙麦胚粉,学生发育状况普遍良好。同时又有研究发现,麸糖中膳食纤维含量是精制米的12倍,麸糖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的正常蠕动,以利排便,能够起到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及减少直肠癌的发生和降低血管胆固醇的作用,鼓糖水还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水平。

因此,营养专家们希望,家长应该为成长中的幼儿购些标准米、麸皮面包,给小孩子吃的粮食不要过精过细。

(3)孩子“吃饭问题”的家长因素

据调查,我国多数儿童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吃饭问题”,但人们往往喜欢侧重在孩子身上找原因,殊不知儿童“吃饭问题”与家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父母不吃菠菜,或不吃辣椒等,大人不吃,就无法去说服孩子去吃,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了偏食的习惯。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吃得多,吃得好,而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强迫孩子吃这吃那。这样做,反而使孩子吃不多,食欲减退。甚至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儿童吃饭问题应负有较大的责任。要改变孩子吃饭上的毛病,首先,应该从自己做起,纠正自己的偏食。同时,也不要强迫孩子去吃各种东西。

欢迎关注:“一同成长的粑粑”,每日持续分享有价值的0-18岁育儿经验与心得,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转发,收藏,关注本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