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成立一个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督导委员会,审视风后有否出现「极端情况」。

政府表示,将成立一个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督导委员会,负责监督、应变及善后的工作,并审视风后有否出现「极端情况」。

超强台风山竹去年袭港,导致全港交通大瘫痪。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讨论政府就应对超强台风工作的检讨。政府表示,将成立一个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督导委员会,负责监督、应变及善后的工作,并审视风后有否出现「极端情况」。劳工处助理处长陆慧玲表示,难以就雇员风后复工的安排,制订规管所有行业的划一条例,不可以「铁板一块」处理,否则可能影响善后工作进度。

陆慧玲举例指,有安老院舍在风暴期间仍然运作,如所有员工停工,将影响长者安全,另外风暴期间不少保安及清洁工,亦要协助屋苑处理问题。她说,不少雇主和雇员已经「约定俗成」,自动自觉安排员工放工,她承认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矛盾,处方在这情况下愿意协调。

超强台风山竹去年袭港,几乎瘫痪全港。(资料图片)

政府又提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雇员于8号信号取消后,在他们所在地方多留2小时,并非立即上班或外出,当局会评估及审视情况,并在天文台改发3号信号前,向市民公布「极端情况」是否适用,是否需要延迟复工时间。

工联会郭伟强关注,如再遇极端天气,在缺乏善后人手时,政府会否有后备方案,如邀请驻港解放军协助。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回应指,台风山竹去年袭港,政府出动不同部门的员工应对,其中紧急部队每日动员1.6万至1.7万人,相信未来加强应对措施,加上部门的专业,有信心应对到未来的天气灾害。

保安局副秘书长廖李可期回应塌树问题,指台风山竹吹袭后,政府部门需要清理的塌树数目,超越部门的处理能力,原因是清理前的要视察及分工,加上部分塌树位于难以前往的山坡,增加了清理难度。

相关文章